申请日2017.08.25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池,进水装置,用于将光伏废水注入水解池中;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和射流布水器,射流布水器安装于进水管道的末端,射流布水器位于水解池的下部,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朝向水解池的底壁以将光伏废水与活性淤泥搅动混合以使光伏废水降解;以及泥水分离装置,位于水解池的上部,以分离出净水。上述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可将活性淤泥与光伏废水充分混合,以使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与光伏废水中待降解物质充分接触,提高降解效率,提升了水体净化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解池;
进水装置,用于将光伏废水注入所述水解池中;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和射流布水器,所述射流布水器安装于所述进水管道的末端,所述射流布水器位于所述水解池的下部,所述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朝向所述水解池的底壁以将光伏废水与活性淤泥搅动混合使光伏废水降解;
以及泥水分离装置,位于所述水解池的上部,以分离出降解后的净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废水 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水解池的底部的活性淤泥导入到所述进水管道中的抽泥管道;所述抽泥管道的首端位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下方,所述抽泥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抽泥管道上设有抽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水解池的上部的光伏废水导入到所述进水管道中的抽水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管道以及所述抽水管道均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于同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布水器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位于所述水解池内远离所述进水管道的首端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射流布水器之间距离为4-5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为多个,每个所述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为大于零度且小于九十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布水器与所述水解池的底壁距离为20cm-30cm。
说明书
光伏废水水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废水水解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入自然水体中。在光伏废水处理过程中,经絮凝、初步沉降后,还会含有聚醚类等难降解物质,致使处理难度大。传统的水解池对光伏废水中难降解物质处理能力有限,主要是因为在传统水解池中,通常是布设填料以使携带微生物的活性淤泥附着,通过光伏废水的流动与活性淤泥接触,利用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光伏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达到净化效果。但是随着微生物本身的生长及降解污染物质产生的附加产物的积累,会堵塞填料表面上的网孔,造成光伏废水与微生物接触不充分,水体净化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光伏废水水解池中光伏废水与微生物接触不充分、水体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废水水解系统。
一种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包括:
水解池;
进水装置,用于将光伏废水注入所述水解池中;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和射流布水器,所述射流布水器安装于所述进水管道的末端,所述射流布水器位于所述水解池的下部,所述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朝向所述水解池的底壁以将光伏废水与活性淤泥搅动混合使光伏废水降解;
以及泥水分离装置,位于所述水解池的上部,以分离出降解后的净水。
上述光伏废水水解系统可将活性淤泥与光伏废水充分混合,以使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与光伏废水中待降解物质充分接触,提高降解效率,提升了水体净化效果。具体而言,光伏废水通过设置于进水管道上的射流布水器喷出,搅动水解池底部的活性淤泥并与喷出的光伏废水充分混合,以使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与光伏废水中待降解物质充分接触,提高降解效率。
再者,光伏废水水解系统中的泥水分离装置可以分离出净水。与传统的水解池直接利用抽水泵抽出净水相比,在传统方式抽水过程中,会携带一部分填料,造成填料上微生物也随净水一并排出,造成微生物的流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水解池的底部的活性淤泥导入到所述进水管道中的抽泥管道;所述抽泥管道的首端位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下方,所述抽泥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抽泥管道上设有抽泥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水解池的上部的光伏废水导入到所述进水管道中的抽水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泥管道以及所述抽水管道均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于同一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布水器为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泥水分离装置位于所述水解池内远离所述进水管道的首端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射流布水器之间距离为4-5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为多个,每个所述射流布水器的射水喷头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为大于零度且小于九十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布水器与所述水解池的底壁距离为20cm-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