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18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IPC分类号E03C1/122; E03C1/126; F03B13/00
摘要
一种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包括安装在楼房每层下水道排水管处的发电装置和与发电装置连接的循环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进水管、叶轮、发电机和蓄电器,所述进水管与楼房每层的排水管相连通,所述叶轮安装在进水管的出水口下方,叶轮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蓄电器相连接;所述循环装置与蓄电器连接,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泵、吸热器、换热器、热泵、原水槽、净化塔和放流水槽;所述吸热器与换热器之间通过循环管相互连通,循环管处安装有热泵;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换热器、原水槽、净化塔和放流水槽,所述放流水槽延伸通过水泵连接到楼房的进水管处。通过利用楼房污水发电,为楼房其他设备提供能源之余还提高污水的重复使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楼房每层下水道排水管处的发电装置和与发电装置连接的循环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进水管、叶轮、发电机和蓄电器,所述进水管与楼房每层下水道的排水管相连通,所述叶轮安装在进水管的出水口下方,叶轮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蓄电器相连接;所述循环装置与蓄电器连接,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泵、吸热器、换热器、热泵、原水槽、净化塔和放流水槽;所述吸热器与换热器之间通过循环管相互连通,循环管处安装有热泵;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换热器、原水槽、净化塔和放流水槽,所述放流水槽延伸通过水泵连接到楼房的进水管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器与楼层空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内设置有活性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槽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
说明书
一种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楼房内每户用户都是需要用水的,而楼房排出的污水量大,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污水都直接排到下水道中流走,浪费了污水存在的隐藏的能源。由于楼房较高,从楼房高处流下的污水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如何充分利用楼房下水道中的污水冲击力来为楼房的其他设备提供能源,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通过利用楼房污水发电,为楼房其他设备提供能源之余还提高污水的重复使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水道污水循环系统,包括安装在楼房每层下水道排水管处的发电装置和与发电装置连接的循环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进水管、叶轮、发电机和蓄电器,所述进水管与楼房每层下水道的排水管相连通,所述叶轮安装在进水管的出水口下方,叶轮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蓄电器相连接;所述循环装置与蓄电器连接,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泵、吸热器、换热器、热泵、原水槽、净化塔和放流水槽;所述吸热器与换热器之间通过循环管相互连通,循环管处安装有热泵;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换热器、原水槽、净化塔和放流水槽,所述放流水槽延伸通过水泵连接到楼房的进水管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吸热器与楼层空调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净化塔内设置有活性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原水槽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发电装置安装在楼房每层排水管处,利用排水管中污水下落的冲击力发电,发电为循环装置提供电能,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楼房污水送入热泵,用于冷却空调空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净化塔将楼房污水进行净化后再投入楼房的进水管中,提高了污水的重复使用率,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