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粗格栅沉井

发布时间:2019-3-4 8:52: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16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IPC分类号E03F5/02; E03F5/14; E03F5/22; E02D2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涉及污水处理的过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圆形沉井、阀门井,阀门井设置在圆形沉井外部,圆形沉井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上方搭建提升泵房,提升泵房内安装粗格栅传动装置,粗格栅传动装置通过耙链连接圆形沉井内的粗格栅,粗格栅安装在粗格栅渠内,粗格栅渠设置在圆形沉井内部,顶部至圆形沉井顶板,底部与圆形沉井底板具有一定距离,连通集水井,集水井邻近粗格栅渠后侧设置在圆形沉井内,粗格栅渠左右两侧,一侧设置进水井,另一侧设置出水井,邻近粗格栅渠前侧底部还设有配水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其特征是包括圆形沉井、阀门井,阀门井设置在圆形沉井外部,圆形沉井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上方搭建提升泵房,提升泵房内安装粗格栅传动装置,粗格栅传动装置通过耙链连接圆形沉井内的粗格栅,粗格栅安装在粗格栅渠内,粗格栅渠设置在圆形沉井内部,顶部至圆形沉井顶板,底部与圆形沉井底板具有一定距离,连通集水井,集水井邻近粗格栅渠后侧并设置在圆形沉井内,粗格栅渠左右两侧,一侧设置进水井,另一侧设置出水井,邻近粗格栅渠前侧底部还设有配水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格栅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粗格栅渠左右两侧设有闸门,控制进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格栅沉井,其特征是所述提升泵房内安装电动葫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粗格栅沉井,其特征是所述圆形沉井采取排水封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粗格栅沉井,其特征是所述阀门井为长方形混凝土结构。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粗格栅沉井,涉及污水处理的过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

  背景技术

  粗格栅是污水 处理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各个环节的处理效果与运行能耗。粗格栅池一般都埋置较深,施工时需要大开挖建设,放坡较远,占地较大,有地下水时施工难度更大。若采用深基坑支护,不仅施工繁琐,施工成本又很高。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结构简单、牢固,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无需大开挖,无需基坑支护,节约投资的同时,又提高功效,且质量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粗格栅沉井,包括圆形沉井、阀门井,阀门井设置在圆形沉井外部,圆形沉井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上方搭建提升泵房,提升泵房内安装粗格栅传动装置,粗格栅传动装置通过耙链连接圆形沉井内的粗格栅,粗格栅安装在粗格栅渠内,粗格栅渠设置在圆形沉井内部,顶部至圆形沉井顶板,底部与圆形沉井底板具有一定距离,连通集水井,集水井邻近粗格栅渠后侧并设置在圆形沉井内,粗格栅渠左右两侧,一侧设置进水井,另一侧设置出水井,邻近粗格栅渠前侧底部还设有配水渠。

  所述粗格栅渠左右两侧设有闸门,控制进出水。

  所述提升泵房内安装电动葫芦。为圆形沉井内提升泵的检修与更换提供方便。

  所述圆形沉井采取排水封底。

  所述阀门井为长方形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圆形沉井,不用再考虑深基坑支护,不用再采用大开挖施工,不用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减小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减小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在用地面积紧张时,此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的益处更加得以体现。

  并且圆形沉井的整体受力形态较好。圆形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及下沉到位后,圆形沉井受到周围外侧土压力及水压力作用,呈整体受压状态,充分利用了结构受压承载力好的优点,使结构更容易下沉,并能提高结构本身的自防水性能。

  将粗格栅设置在圆形沉井内部,能有效节约有地,使施工难度降低。

  并且提升泵房及粗格栅的传动装置设置在圆形沉井上部的空余空间,有效的利用了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工艺流程更加简便。并且方便粗格栅的安装与检修,方便捞出杂物的外运。

  粗格栅渠的池壁能作为圆形沉井的内部支撑,使圆形沉井的结构整体性更加稳固。

  粗格栅的自重能成为圆形沉井抗浮的有力措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