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1993.04.19
公开(公告)日1994.03.09
IPC分类号A47J3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它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5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6等组成,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以及套叠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4组成,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漏斗状,所说的水处理室4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1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8,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4出水端的支承块7。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水处理室又可以足够大,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権利要求書
1、饮用水处理壶,具有待处理水进入部1,装有水处理介质3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2的水处理室4以及处理水蓄积部5,其特征在于,
(1.1)所说的饮用水处理壶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5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6等组成,
(1.2)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以及套迭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4组成,
(1.2.1)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漏斗状,
(1.2.2)所说的水处理室4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1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8,(1.3)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4后出水端的支承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待征在于,
(2.1)所说的水处理室4和待处理水进入部1外观呈均圆锥形,
(2.2)所说的壶身和壶盖外观均呈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承块7至少3个,并沿壶身开口端内腔圆周方向等高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水处理室4出水端外径1小于壶身开口端内径并且二者之间可以以间隙配合方式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水处理介质3是一种活性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用水处理壶,其待征在于。
(6.1)所说的水处理室4由两段筒体通过螺旋结构旋接面成,
(6.2)所说的水处理室4内壁支承有一种将水处理室4内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等空腔的分割板9,
(6.3)分割板9上安放有一种滤网2,在该滤网2上安放有一张活性碳纤维毡11,
(6.4)与进水端直接连通的水处理室4内腔中的较大空腔所装的水处理介质3是一种活性碳,
(6.5)与出水端直接连通的水处理室4内腔中的较小空腔所装的水处理2介质3是一种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饮用水处理壶。其内含一种装有饮用水处理介质的水处理室。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饮用水处理壶如附图1所示,它由待处理水进入部1,装有饮用水处理介质3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2的水处理室4和处理水蓄积部3组成,上述三个部分固接成一体,所说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活性碳,这种现有技术存在有外形形体较大,不便于携带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外形形体较小,便于携带的饮用水处理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饮用水处理壶,具有待处理水进入部,装有水处理介质的,并且进、出水端封接有滤网的水处理室以及处理水蓄积部,所说的饮用水处理壶由可以充当处理水蓄积部的壶身,可以安放在壶身中的内胆以及可以与壶身盖接的壶盖等组成,所说的内胆由待处理水进入部以及套迭在其内腔中的水处理室组成,待处理水进入部外观呈漏斗状,所说的水处理室进水端制造有一种可以与待处理水进入部一端部套接的内止口,所说的壶身开口端制造有可以支承住水处理室出水端的支承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所说的水处理室和待处理水进入部外观均呈圆锥形,所说的壶身和壶盖外观均呈圆柱形。
所说的支承块至少3个,并沿壶身开口端内腔圆周方向等高均布。
所说的水处理室出水端外径小于壶身开口端内径并且二者之间可以间隙配合方式套接。
所说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活性碳。
所说的水处理室由两段简体通过螺旋结构旋接而成,所说的水处理室内壁支承有一种可以将水处理室内腔分割成两个大、小不等空腔的分割板, 分割板上安放有一种滤网,在该滤网上安放有一张活性碳纤维毡,与进水端直接连通的水处理室内腔中的较大的空腔所装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活性碳,与出水端直接连通的水处理室内腔中的较小空腔所装的水处理介质是一种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
所说的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是一种现有技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水处理室内腔又足够的大,可以放置足够多的水处理介质,由于水处理介质中既有活性碳过滤水质,又有荷电式三碘树脂杀菌剂用以杀死水中细菌,故使其尤其便利于野外工作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