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

发布时间:2019-3-15 9:26: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1992.11.03

  公开(公告)日1993.08.04

  IPC分类号E03F3/04

  摘要

  一种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它包括容室主体,容室主体的顶端面以及最底端处分别设有主进水管及出水管,容室主体的外侧设有次进水管;容室主体位于次进水管管口下方处形成收敛部,容室主体内部相对于主进水管的下方设有透气管,在透气管底端衔接有挡水板,挡水板下方的区域与透气管相连通,挡水板位于收敛部的上方,同时次进水管管口位于挡水板下方的区域内;它可有效地减缓排水系统中的污水流速。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它包括容室主体,在容室主体的顶端面以及最底端处分别设有主进水管及出水管,以及在容室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次进水管;

  其特征在于:容室主体位于次进水管管口下方处形成呈漏斗状的收敛部,收敛部的底端连接在出水管上;容室主体内部相对于主进水管的下方垂直设有透气管,在透气管底端衔接有放射状的挡水板,挡水板下方的区域与透气管相连通,挡水板位于收敛部的上方,同时次进水管管口位于挡水板下方的区域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透气管的直径小于主进水管的直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挡水板的板面积大于主进水管的管面积。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容室主体还设有次通气管。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容室主体还设有清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次进水管的管体以呈上仰的角度装在容室主体的外侧面。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制造以及施工安装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

  众所周知,每栋房屋各有其排水系统,而排水系统的结构基本上是供水流动的管路,在房屋楼层不多、高度不高时,管路的安装施工可直接将管体衔接而构成排水系统,但是现今的建筑物结构趋于超高层设计,所以在多层楼共用一个排水系统的情况下,排水管路必须在适当处设置缓冲器,以减缓较高楼层的污水往下排放的流速,以减轻对底层排水管路所造成的冲力(因楼层高度差所必然具有的重力加速度),以避免污水的排放流速过高而造成底层排水管路(尤其是底层弯曲处)的损坏。

  图1是一般大楼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般楼层数较多的大楼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有由顶楼贯穿到底楼的主排水管1,多个衔接于各楼层与主排水管1之间的副排水管10,由顶楼贯穿到底楼的空气管2,多个连通于空气管2与主排水管1之间的透气管20,主排水管1与外界的地下水道相连,且在主排水管1的管路上另设有多个缓冲器3,图2是现有技术的缓冲器的剖视图,缓冲器3具有主容室30,主容室30的底部是倾斜面,在底部的最低处设有出水管32,在主容室30的上方设有弯曲状的进水管31,使进水管31具有多 段式弯折(在图2中有三段弯曲),且利用进、出水管31、32与主排水管1相连接可使缓冲器3安装在主排水管1的管路上,另外,在主容室30的侧面开设有孔洞33以供副排水管10的连接安装,并使主排水管1可与各楼层的副排水管10相连通,在主容室30的上方开设有透气口34,借助于将透气管20安装在透气口34上,可达到主排水管1与空气管2相连通的目的。

  图1、图2所示,当主排水管1中有污水由上往下排放时,它将经过进水管31流入缓冲器3的主容室30内,而后再经过出水管32流出缓冲器3的主容室30外,在污水流进至流出缓冲器3的过程中,如图2箭头所示,污水将沿着进水管31管壁流入,因为进水管31的第一、二段弯曲,使污水首先冲击到进水管31管壁的70点处,并且因70点管壁的阻挡而第一次降低污水的流速,接着污水沿着进水管31的斜向管壁流动,由于第二、三段的弯曲将使沿直线方向流动的污水受71点管壁的阻挡而产生第二次的减速,因为主容室30倾斜底面的阻挡将使污水的流动在倾斜底面的72点处作第三次的减速,最后,在污水流出出水管32之前,它将受到73点壁面的阻挡而作第四次的减速,在污水由进水管31流向出水管32的过程中,同时有某一楼层的污水经过孔洞34流入缓冲器3内,并与较高楼层的污水相混合继续向下流动排放;所以从上述的说明可知,污水在流入缓冲器3后将作四次减速,从而使 得从缓冲器3流出的污水的流速明显下降,因此位于较底处的主排水管1不因高处排放的污水,而承受太大的冲力,因而可有效地避免底层排水管路的受损;同时利用空气管2与主排水管1相连通,可使主排水管1内因污水的流动而被挤压的空气经由空气管2排放到外面,从而使污水顺利地在主排水管1中流动而达到排放污水的目的。

  以往的缓冲器虽可达到减缓污水流速的目的,但是从前述的说明可知,缓冲器3为了达到降低污水流速的目的,在主容室30的上方必定设有多段式弯折的进水管31,如此使缓冲器3的体积过于庞大,不仅使得缓冲器3不易制造成型,同时安装作业也颇为麻烦;另外,如前所述,以往排水系统除了在主排水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器3,以使污水能在主排水管1中顺畅地排放之外,还必须设置空气管2,利用透气管20与缓冲器3的透气口34相连接,使主排水管1与空气管2相连通,但是设置空气管2、透气管20不仅增加排水系统的结构复杂性,而且增加排水系统的安装作业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它具有便于制造、易于安装施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它包括容室主体,在容室主体的顶端面以及最底端处分别设有主进水管及出水管,以及在容室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次进水管;

  其特征在于:容室主体位于次进水管管口下方处形 成呈漏斗状的收敛部,收敛部的底端连接在出水管上;容室主体内部相对于主进水管的下方垂直设有透气管,在透气管底端衔接有放射状的挡水板,挡水板下方的区域与透气管相连通,挡水板位于收敛部的上方,同时次进水管管口位于挡水板下方的区域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

  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的透气管的直径可小于主进水管的直径。

  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的挡水板的板面积可大于主进水管的管面积。

  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的容室主体还设有次通气管。

  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的容室主体还设有清洁管。

  所述的污水与空气混合的缓冲器的次进水管的管体可以呈上仰的角度装在容室主体的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一)易于制造成型。本实用新型因将挡水板设置在容室主体的内部,所以整体外观结构很简洁,并且因为每一构件无复杂的形状变化,所以本实用新型和以往的产品相比,具有易于成型制造的优点,因而可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二)便于安装施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观造型很简洁,且无复杂的体积形状,所以无论在搬运或安装使用4时,均很方便,具有便于安装施工的优点。

  (三)可减少设备的复杂性。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当污水排放量不大时,可在排水管路中同时进行污水的排放以及空气的流通,从而使得排水系统中不必再装设空气管,因而可减少设备的复杂性以降低设备费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