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4-11 9:36:5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2.26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IPC分类号C02F11/04; C02F11/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在污泥中先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Ⅰ,再加入黄腐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Ⅱ,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蛋白胨,再在污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Ⅲ、嗜酸乳杆菌,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海泡石粉,在污泥表面铺撒活性炭,静置数小时,滤去液体,即完成对污泥的处理。本发明特殊限定了各组分的加入时机,并严格限定了各阶段的处理时间,含水率能降至28%以下,且对环境无污染,无臭气释放,填埋50天后,农田干物料已腐熟,提高了处理后污泥的利用价值。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操作易控制、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以100份污泥为基础,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备料:

  羧甲基纤维素钠Ⅰ 8~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Ⅱ 3~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Ⅲ 1~3份、黄腐酸3.5~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7~10份、嗜酸乳杆菌2~6份、蛋白胨1.5~3份、海泡石粉8~13份、活性炭10~15份;

  (2)在100份污泥中加入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Ⅰ,持续搅拌30~50分钟,再依次加入黄腐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Ⅱ,持续搅拌30~50分钟,然后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蛋白胨,持续通风供氧12~30小时,期间不时搅拌,之后静置过滤,弃液体,再在污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Ⅲ,持续搅拌30~50分钟,之后加入嗜酸乳杆菌,持续通风供氧12~30小时,期间不时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弃液体,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海泡石粉,待混合均匀后,在污泥表面铺撒活性炭,静置10~20小时,滤去液体,得到脱水污泥;

  (3)将脱水污泥与常规农田干物料按质量比(3~5):1混合后,进行填埋,即完成对污泥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海泡石粉是粒度为100~200目的海泡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活性炭是粒度为300~350目的活性炭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均为市购菌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黄腐酸为市购腐殖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通风供氧是通入28~35℃的热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常规农田干物料为秸秆、木屑、树皮等。

  说明书

  一种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及其处置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近年来,虽然说我国在污泥的处理处置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经济技术原因,我国污泥处理能力还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1、污泥处理率极低;2、重水轻泥、污泥处理发展滞后;3、技术路线生搬硬套;4、监管有难度;5、投资少、政策不健全。

  污水处理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使得大量城市污泥只能临时堆放,致使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并已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大量积累的污泥,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而且其中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病原菌、寄生虫、有机污染物及臭气等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一大公害,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阶段,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包括浓缩、调理、脱水、稳定、干化等。但是这些方法都要求把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40%~60%甚至更低,而一般城市污水厂经过污泥浓缩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都在80%左右,这就要求在污泥处置之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进一步的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物耗和投资,而且一般的强化脱水技术会对污泥中的有机质成分造成一定的损害,不利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因此必须对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降低含水率效率不高、填埋后难以资源化利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以提高污泥处理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固化污泥作为填埋垃圾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以100份污泥为基础,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备料:

  羧甲基纤维素钠Ⅰ 8~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Ⅱ 3~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Ⅲ 1~3份、黄腐酸3.5~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7~10份、嗜酸乳杆菌2~6份、蛋白胨1.5~3份、海泡石粉8~13份、活性炭10~15份;

  (2)在100份污泥中加入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Ⅰ,持续搅拌30~50分钟,再依次加入黄腐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Ⅱ,持续搅拌30~50分钟,然后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蛋白胨,持续通风供氧12~30小时,期间不时搅拌,之后静置过滤,弃液体,再在污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Ⅲ,持续搅拌30~50分钟,之后加入嗜酸乳杆菌,持续通风供氧12~30小时,期间不时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弃液体,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海泡石粉,待混合均匀后,在污泥表面铺撒活性炭,静置10~20小时,滤去液体,得到脱水污泥;

  (3)将脱水污泥与常规农田干物料按质量比(3~5):1混合后,进行填埋,即完成对污泥的处理。

  所述步骤(1)的海泡石粉是粒度为100~200目的海泡石粉。

  所述步骤(1)的活性炭是粒度为300~350目的活性炭粉。

  所述步骤(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均为市购菌种。

  所述步骤(1)的黄腐酸为市购腐殖酸。

  所述步骤(2)的通风供氧是通入28~35℃的热风。

  所述步骤(3)的常规农田干物料为秸秆、木屑、树皮等。

  本发明具备的优点及效果:本发明优化了处理物料的组分配比,特殊限定了各组分的加入时机,并严格限定了各阶段的处理时间,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处理污泥效率不高的问题。添加微生物菌剂堆酵后的污泥含水率比未添加菌剂的更低,含水率能降至28%以下,且对环境无污染,无臭气释放,填埋50天后,农田干物料已腐熟,提高了处理后污泥的利用价值。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操作易控制、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以100份污泥为基础,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备料:

  羧甲基纤维素钠Ⅰ 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Ⅱ 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Ⅲ 2份、黄腐酸4份、解淀粉芽孢杆菌8份、嗜酸乳杆菌4份、蛋白胨2份、粒度为150目的海泡石粉10份、粒度为320目的活性炭12份;

  (2)在100份污泥中加入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Ⅰ,持续搅拌40分钟,再依次加入黄腐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Ⅱ,持续搅拌40分钟,然后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蛋白胨,持续通入30℃的热风并供氧24小时,期间不时搅拌,之后静置过滤,弃液体,再在污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Ⅲ,持续搅拌40分钟,之后加入嗜酸乳杆菌,持续通入30℃的热风并供氧24小时,期间不时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弃液体,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海泡石粉,待混合均匀后,在污泥表面铺撒活性炭,静置15小时,滤去液体,得到脱水污泥;

  (3)将脱水污泥与常规农田干物料(如秸秆、木屑、树皮等)按质量比4:1混合后,进行填埋,即完成对污泥的处理。

  实施例2

  (1)以100份污泥为基础,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备料:

  羧甲基纤维素钠Ⅰ 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Ⅱ 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Ⅲ 1份、黄腐酸3.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7份、嗜酸乳杆菌2份、蛋白胨1.5份、粒度为100目的海泡石粉8份、粒度为300目的活性炭10份;

  (2)在100份污泥中加入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Ⅰ,持续搅拌30分钟,再依次加入黄腐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Ⅱ,持续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蛋白胨,持续通入28℃的热风并供氧30小时,期间不时搅拌,之后静置过滤,弃液体,再在污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Ⅲ,持续搅拌30分钟,之后加入嗜酸乳杆菌,持续通入28℃的热风并供氧30小时,期间不时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弃液体,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海泡石粉,待混合均匀后,在污泥表面铺撒活性炭,静置10小时,滤去液体,得到脱水污泥;

  (3)将脱水污泥与常规农田干物料(如秸秆、木屑、树皮等)按质量比3:1混合后,进行填埋,即完成对污泥的处理。

  实施例3

  (1)以100份污泥为基础,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备料:

  羧甲基纤维素钠Ⅰ 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Ⅱ 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Ⅲ 3份、黄腐酸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10份、嗜酸乳杆菌6份、蛋白胨3份、粒度为200目的海泡石粉13份、粒度为350目的活性炭15份;

  (2)在100份污泥中加入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Ⅰ,持续搅拌50分钟,再依次加入黄腐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Ⅱ,持续搅拌50分钟,然后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蛋白胨,持续通入35℃的热风并供氧12小时,期间不时搅拌,之后静置过滤,弃液体,再在污泥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Ⅲ,持续搅拌50分钟,之后加入嗜酸乳杆菌,持续通入35℃的热风并供氧12小时,期间不时搅拌,然后静置过滤,弃液体,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海泡石粉,待混合均匀后,在污泥表面铺撒活性炭,静置20小时,滤去液体,得到脱水污泥;

  (3)将脱水污泥与常规农田干物料(如秸秆、木屑、树皮等)按质量比5:1混合后,进行填埋,即完成对污泥的处理。

  对比例1:同实施例1,仅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全部在羧甲基纤维素钠Ⅰ加入时一次性加入。

  对比例2:同实施例1,仅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解淀粉芽孢杆菌加入时一次性加入。

  对比例3:同实施例1,仅将活性炭与海泡石粉一起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污泥中混合均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