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17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IPC分类号C02F11/14; C02F11/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其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除砂除渣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壳体靠近第二端处具有出料口和溢流口;振动筛机构,振动筛机构具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料口,其能够将自进料口输入的河道污泥进行筛分,将河道污泥中的垃圾栅渣从出渣口排出,其余部分从出料口排入壳体内;插入在壳体容腔中的至少一个搅拌装置;安装在容腔底部的输送螺杆;至少部分安装在容腔内的提砂螺杆装置;第一泵装置、絮凝剂制备装置、第二泵装置、脱水机,第一泵装置和第二泵装置相连后再与脱水机相连接。本申请能够在集成化的除砂除渣装置中对污泥进行各种处理,同时保证污泥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包括:
除砂除渣装置,所述除砂除渣装置包括:
具有容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形成的直线方向延伸,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端处具有出料口和溢流口;
安装在壳体上的振动筛机构,所述振动筛机构具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料口,其能够将自所述进料口输入的河道污泥进行筛分,将河道污泥中的垃圾栅渣从所述出渣口排出,其余部分从出料口排入所述壳体内;
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方向排布的插入在所述壳体容腔中的至少一个搅拌装置;
安装在所述容腔底部的输送螺杆,所述输送螺杆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形成的直线延伸;
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容腔内的提砂螺杆装置,所述提砂螺杆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底部;
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一泵装置、絮凝剂制备装置、与所述絮凝剂制备装置相连通的第二泵装置、脱水机,所述第一泵装置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泵装置的出口通过管线相连后再与所述脱水机的进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机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容纳空间中的振动筛网;设置在所述振动筛网下方的漏斗;驱动所述振动筛网振动的振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网能够将河道污泥中粒径大于4mm的垃圾栅渣筛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端的基座;安装所述振动筛网四周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振动筛网上方的分料盘;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减震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下端为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料口,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砂螺杆装置用于排出所述壳体的容腔底部粒径在0.2mm至4mm的可沉砂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和溢流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溢流口高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提砂螺杆装置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容腔中,所述提砂螺杆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依次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方向排布,所述搅拌装置为两个,一个所述搅拌装置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容腔中,另一个所述搅拌装置自所述第二开口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容腔中,所述搅拌装置的起搅拌作用的搅拌件位于容腔的中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当所述搅拌装置为多个时,所述搅拌装置的倾斜趋势相同,以能驱使所述壳体内的河道底泥浆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流动。
11.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的河道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河道污泥排入至所述振动筛机构中进料口,通过所述振动筛机构将所述河道污泥中粒径大于4mm的垃圾栅渣筛出,并从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渣口排出垃圾栅渣,其余河道污泥从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料口排放入所述壳体的容腔中;
通过所述搅拌装置将所述壳体中的河道污泥进行搅拌以实现分层,将可沉砂砾沉至所述容腔底部;
通过所述输送螺杆将所述容腔底部的可沉砂砾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方向运送,再通过所述提砂螺杆装置将所述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端底部的粒径在0.2mm至4mm的可沉砂砾提升排出;
通过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将所述容腔中分层后的底泥浆液排出;
将排出的所述底泥浆液与所述絮凝剂制备装置产生的絮凝剂混合以发生絮凝反应,之后输入至所述脱水机进行脱水以形成泥饼。
说明书
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工业企业的迅猛发展,水体遭到污染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许多地方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和湖泊已经成为一片黑臭。城市河道内黑臭水体的产生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其中,黑臭水体主要是水体缺氧所造成的,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城镇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会导致河道中水生植物/藻类过量繁殖,这些植物/藻类在生长初期会给水体补充氧气,但在死亡后会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氨氮及残渣腐败物,这会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
消除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所形成的腐败物及沉积淤泥是消除水体黑臭的主要有效举措。从河道中打捞上来的腐败物及沉积污泥往往通过堆场处理方式进行处置,污泥中水与泥的体积比在5倍以上,而污泥本身黏粒含量很高,透水性差,固结过程缓慢,需要大容量的堆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堆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方式以对上述污泥进行处理,同时能够对污泥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其能够在集成化的除砂除渣装置中对污泥进行各种处理,同时保证污泥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河道污泥处理系统包括:
除砂除渣装置,所述除砂除渣装置包括:具有容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形成的直线方向延伸,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端处具有出料口和溢流口;安装在壳体上的振动筛机构,所述振动筛机构具有进料口、出渣口和出料口,其能够将自所述进料口输入的河道污泥进行筛分,将河道污泥中的垃圾栅渣从所述出渣口排出,其余部分从出料口排入所述壳体内;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方向排布的插入在所述壳体容腔中的至少一个搅拌装置;安装在所述容腔底部的输送螺杆,所述输送螺杆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形成的直线延伸;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容腔内的提砂螺杆装置,所述提砂螺杆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底部;
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一泵装置、絮凝剂制备装置、与所述絮凝剂制备装置相连通的第二泵装置、脱水机,所述第一泵装置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泵装置的出口通过管线相连后再与所述脱水机的进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振动筛机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容纳空间中的振动筛网;设置在所述振动筛网下方的漏斗;驱动所述振动筛网振动的振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振动筛网能够将河道污泥中粒径大于4mm的垃圾栅渣筛出。
优选地,所述振动筛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端的基座;安装所述振动筛网四周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振动筛网上方的分料盘;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减震弹簧。
优选地,所述漏斗的下端为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料口,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提砂螺杆装置用于排出所述壳体的容腔底部粒径在0.2mm至4mm的可沉砂砾。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和溢流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溢流口高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提砂螺杆装置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容腔中,所述提砂螺杆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依次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方向排布,所述搅拌装置为两个,一个所述搅拌装置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容腔中,另一个所述搅拌装置自所述第二开口伸入至所述壳体的容腔中,所述搅拌装置的起搅拌作用的搅拌件位于容腔的中层。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当所述搅拌装置为多个时,所述搅拌装置的倾斜趋势相同,以能驱使所述壳体内的河道底泥浆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流动。
一种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河道污泥处理系统的河道污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河道污泥排入至所述振动筛机构中进料口,通过所述振动筛机构将所述河道污泥中粒径大于4mm的垃圾栅渣筛出,并从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渣口排出垃圾栅渣,其余河道污泥从所述振动筛机构的出料口排放入所述壳体的容腔中;
通过所述搅拌装置将所述壳体中的河道污泥进行搅拌以实现分层,将可沉砂砾沉至所述容腔底部;
通过所述输送螺杆将所述容腔底部的可沉砂砾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方向运送,再通过所述提砂螺杆装置将所述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端底部的粒径在 0.2mm至4mm的可沉砂砾提升排出;
通过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将所述容腔中分层后的底泥浆液排出;
将排出的所述底泥浆液与所述絮凝剂制备装置产生的絮凝剂混合以发生絮凝反应,之后输入至所述脱水机进行脱水以形成泥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河道污泥处理系统中的除砂除渣装置通过振动筛机构先将垃圾栅渣从河道污泥中筛分出来,然后再输入到壳体中,通过搅拌装置将河道污泥进行分层,从而得到可沉砂砾层、底泥浆液层和位于上层的污水。可沉砂砾层则通过输送螺杆携带至提砂螺杆装置的进料口处,由提砂螺杆装置从壳体中上提出从而进行分离;位于上层的污水可以直接流出或提取得到;底泥浆液层则通过壳体的出料口排出从而得到分离。排出的底泥浆液与所述絮凝剂制备装置产生的絮凝剂混合以发生絮凝反应,之后输入至所述脱水机进行脱水以形成泥饼。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