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生活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流口导流管

发布时间:2019-4-15 13:02: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26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E03F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环保设施领域的一种生活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流口导流管,本导流管主体的一端与渗沥液导排孔相连;导流管主体的下方设有导排短管。导流管主体和渗沥液导排孔中间垫有预制软垫。导流管主体的另一端顺序与法兰盘和盲板相连。导排短管依次与软管和渗沥液导排总管相连。本构件通过对渗沥液沟道间内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排孔进行密封,将渗沥液经由构件上预留的渗沥液导排短管排至渗沥液收集总管,最后送至沟道间内的渗沥液暂存池,再由泵送至渗沥液处理区调节池。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垃圾储坑渗滤液导流口导流管,渗沥液导排孔(1)位于生活垃圾储坑(7)的坑壁底部,其特征在于,导流管主体(3)的一端与渗沥液导排孔(1)相连;导流管主体(3)的下方设有导排短管(4);

  所述导流管主体(3)和所述渗沥液导排孔(1)中间垫有预制软垫(2);

  所述导流管主体(3)的另一端顺序与法兰盘(5)和盲板(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流口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排短管(4)依次与软管和渗沥液导排总管相连。

  说明书

  一种生活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流口导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流口导流管。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领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集中填埋处理方法,此法需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填埋处理后的土地仅可作为园林景观,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对于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当代中国,这种处理方法越来越不被接受。现今取而代之是第二种处理方法垃圾焚烧处理方法,此种处理方法,将收集后的生活垃圾统一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焚烧厂、水泥窑协同处理厂等),经短暂存放后,利用厂内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进行焚烧处理。

  在储坑内现有的主要渗沥液收集方式中,生活垃圾在放入厂内生活垃圾储坑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通过重力及生物作用产生大量生活垃圾渗沥液,储坑内渗沥液通过储坑侧壁的渗沥液导排孔暴露流至渗沥液沟道间地面上预设的渗沥液导排沟,导排沟上布置格栅走到板,防止人员误入渗沥液导排沟,导排沟通过重力流至沟道间内渗沥液暂存池。整个过程渗沥液直接暴露于渗沥液沟道间内,不利于臭气和甲烷气体的控制。整个渗沥液导排过程渗沥液均暴露于环境当中,不利于渗沥液产生臭气及甲烷气体的有效控制,增加对巡检及维修人员健康的威胁和甲烷气体爆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储坑渗沥液导流口导流管构件,渗沥液导排孔位于生活垃圾储坑的坑壁底部,其特征在于,导流管主体的一端与渗沥液导排孔相连;导流管主体的下方设有导排短管。

  所述导流管主体和所述渗沥液导排孔中间垫有预制软垫。

  所述导流管主体的另一端顺序与法兰盘和盲板相连。

  所述导排短管依次与软管和渗沥液导排总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实现储坑渗沥液的无暴露导排;

  其次,可实现对渗沥液沟道间内渗沥液产生臭气和甲烷的无组织排放的控制;

  最后,改善了沟道间内环境,降低了人员巡检及爆炸风险。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