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9-4-16 9:12: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2.08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属于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池、空气管、加药管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处理池交错设置有搅拌区和曝气区,搅拌区溶氧量在0.5mg/L以下,曝气区溶氧量在2‑4mg/L,进水管设置于处理池端部,用于供入待处理水;加药管一位于处理池侧边,为曝气区增补反硝化营养药剂;空气管设置于处理池尾端,并为处理池的曝气区提供曝气源;待处理水经进水管进入后,加入醋酸钠并经推进器驱动,依次经过交错设置的搅拌区搅拌、曝气区反硝化处理的待处理水后,经出水管排出处理池。将本申请应用于污水处理,具有脱氮效率高、周期短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空气管、加药管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处理池交错设置有搅拌区和曝气区,搅拌区溶氧量在0.5mg/L以下,曝气区溶氧量在2-4mg/L,进水管设置于处理池端部,用于供入待处理水;加药管一位于处理池侧边,为曝气区增补反硝化营养药剂;空气管设置于处理池尾端,并为处理池的曝气区提供曝气源;待处理水经进水管进入后,加入醋酸钠并经推进器驱动,依次经过交错设置的搅拌区搅拌、曝气区反硝化处理的待处理水后,经出水管排出处理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池分割为平行的两个区域,并在两个区域中,分别设置池一与池二、池三与池四,池一、池四分别设置搅拌装置并形成搅拌区,池二、池三分别设置曝气装置并形成曝气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一与池二交界处、池三与池四交界处分别设置回旋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池外周设置裙板,处理池通过该裙板与选菌池走道板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管包括有若干个空气支管,分别为不同的曝气区提供曝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管一侧边还平行设置有冲洗管,该冲洗管末端设置若干个添加头一,添加头一位于搅拌区中,用于为搅拌区的不同部位分别提供冲洗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管一末端设置若干个添加头二,添加头二位于曝气区,用于为曝气区的不同部位提供反硝化药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有两组,一组位于处理池一端,并与选菌池连通,该组进水管与搅拌区的数量一致;另一组位于处理池的另一端,与污水提升泵房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池中设置有若干组推进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处设置有加药管二,加药管二一端与加药间连通,另一端与处理池出水区域连通。

  说明书

  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属于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其中,污水中氮素的去除主要是利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先将污水中的氮素转变为硝酸盐氮,再通过缺氧反硝化将其转化为氮气排出,另外,还有部分氮素随剩余污泥而排出,并进入污泥处理系统。为了最大限度的对污水进行脱氮,一般需要延长污水停留时间,这样就造成占地面积大。因此,现在常用的是直接向污水处理池中投加一定量的脱氮专用载体,再配以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安装曝气装置,通过曝气作用,使脱氮专用载体处于流化状态。然而常规的处理池只能进行一道反应,并借助于多次内回流来实现脱氮工作,脱氮效果并不理想,且周期长,效率低。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污水处理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脱氮效率快、无需回流、处理周期短的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脱氮水处理工艺,包括处理池、空气管、加药管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处理池交错设置有搅拌区和曝气区,搅拌区溶氧量在0.5mg/L以下(优选0.3mg/L以下),曝气区溶氧量在2-4mg/L,进水管设置于处理池端部,用于供入待处理水;加药管一位于处理池侧边,为曝气区增补反硝化营养药剂;空气管设置于处理池尾端,并为处理池的曝气区提供曝气源;待处理水经进水管进入后,加入醋酸钠并经推进器驱动,依次经过交错设置的搅拌区搅拌、曝气区反硝化处理的待处理水后,经出水管排出处理池。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处理池分割为平行的两个区域,并在两个区域中,分别设置池一与池二、池三与池四,池一、池四分别设置搅拌装置并形成搅拌区,池二、池三分别设置曝气装置并形成曝气区,更优选的,所述的池一与池二交界处、池三与池四交界处分别设置回旋板。回旋板是搅拌区与曝气区的交界处,待处理水进入处理池后,与加药管添加的反硝化营养液/反硝化药剂先经过搅拌区,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药剂与待处理水迅速混合均匀并扩散开,待处理水得以充分、快速的与药剂作用,因此,处理池搅拌区与曝气区以及回旋板的上述设置,不仅强化了处理水的回返效果,确保待处理水回返迅速,使之可以快速从搅拌区进入曝气区,在增强水流紊流、提高水流波动性、增强脱氮效率的同时,还可以缩短脱氮周期。

  所述的空气管包括有若干个空气支管,分别为不同的曝气区提供曝气。

  所述的加药管一侧边还平行设置有冲洗管,该冲洗管末端设置若干个添加头一,添加头一位于搅拌区中,用于为搅拌区的不同部位分别提供冲洗剂。

  所述的加药管一末端设置若干个添加头二,添加头二位于曝气区,用于为曝气区的不同部位提供反硝化药剂。

  所述的处理池外周设置裙板,处理池通过该裙板与选菌池走道板接,以方便处理池与其他池的配合。

  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有两组,一组位于处理池同端,并与选菌池连通,该组进水管与搅拌区的数量一致,用于将选菌池水接入到该处理池中;另一组位于处理池的另一端,与污水提升泵房连通,以供入生活污水等。

  所述的处理池中设置有若干组推进器,以推动待处理水按照设定方向运行。

  所述的出水管处设置有加药管二,加药管二一端与加药间连通,另一端与处理池出水区域连通,将加药间的药剂补入到该区域,对出水进行最后一道药剂反应。

  待处理水经进水管进入处理池,其中,与选菌池板接的一端设置一组进水管,该进水管将选菌池与处理池连通,将选菌池处理后的水引入到该处理池中,添加醋酸钠作为处理药剂,经第一组推进器推动,进入搅拌区,并在搅拌区搅拌装置的作用下,药剂迅速与待处理水混合、反应,经搅拌区末端回旋板以及曝气区第二组推进器的作用下,进入曝气区,空气管经该曝气区所对应的空气支管供入空气并完成曝气后,经出水管供出到沉淀池完成下一道工序。

  其中,加药管一和加药管二分别对不同反应区域进行药剂增补,加药管一末端设置多个添加头二,可对曝气区的不同位置进行分别增补,既能及时满足不同部位的药剂需求,确保药剂与待处理水的充分反应,又可以均匀的添加,避免了因药剂集中所引起的局部处理效果的不均匀,因此,待处理水只需要在处理池中走一个搅拌区+曝气区,即可完成脱氮处理,脱氮周期短,反应效率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