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

发布时间:2019-4-17 8:58: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1.08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C02F11/121; C02F11/127; C02F11/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为了解决现有脱水设备容易腐蚀以及固相含水率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机架,机架上经轴承安装有转鼓,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转鼓转动的驱动电机,转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转鼓包括直线段和锥形段,直线段和锥形段的外围均设置有螺旋叶片,锥形段配设有进料口,转鼓的外围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罩壳,直线段侧的罩壳上设置有液相出口,锥形段侧的罩壳上设置有固相出口,直线段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转鼓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围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转动轴延伸出锥形段并配设有进料口,转动轴上靠近锥形段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端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经轴承安装有转鼓,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转鼓转动的驱动电机,转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转鼓包括直线段和锥形段,直线段和锥形段的外围均设置有螺旋叶片,锥形段配设有进料口,转鼓的外围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罩壳,直线段侧的罩壳上设置有液相出口,锥形段侧的罩壳上设置有固相出口,直线段上开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围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转动轴延伸出锥形段并配设有进料口,转动轴上靠近锥形段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端口,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转动轴在转鼓内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第二螺旋叶片的尾部,并且出料口靠近液相出口,靠近转鼓直线段端部的转鼓的外围套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与罩壳之间具有用于水流通过的间隙,环形挡板的位置位于液相出口与出料口之间的转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多个,并且各个出料口均匀的开设在转鼓的圆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包括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经连接套连接在一起,第一环形挡板靠近液相出口侧设置有球形或者半球形凹槽,第二环形挡板靠近出料口侧设置有球形或者半球形凹槽,第一环形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挡板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挡板的球形或者半球形凹槽内开设有贯通第一环形挡板的第一通孔,并且通孔位于连接套之外的第一环形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形挡板靠近第一环形挡板侧设置有弧形的凸起,位于凸起之外的第二环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二环形挡板的螺旋叶片的外径小于直线段上其余螺旋叶片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说明书

  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装置中重要的装置就是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的工作过程是:来自污泥浓缩池的沉淀污泥,经污泥切割机破碎后,由污泥进料泵输送,与絮凝剂投配系统送入的配制好的药液合并一起,混合进入离心脱水机,污泥经脱水机分离后成固/液两相,液相(澄清液或分离液)直接排放或送至沉淀池,固相(脱水污泥)则由螺旋输送机排出。

  现有技术中关于污泥脱水机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220390358.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干度污泥脱水卧螺离心机,由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离心机旋转体和液压马达差速器和液压站装置构成的液压系统组成,所述离心机旋转体包括转鼓,安装在转鼓内的螺旋,位于转鼓大端上的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的进料管延伸进螺旋内,转鼓设有直段和锥段,直段大端设有液相出口,锥段末端设有排渣口,离心机的转鼓邮箱工作长度与直径之比设计在4-4.3范围内。

  例如申请号为201420434158.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用卧螺离心机,包括机架、罩壳、转鼓、转子和絮凝装置,罩壳安装在机架上,罩壳上设有液相出口和固相出口,转子安装于转鼓内,转子表面设有推料螺旋和分料口,絮凝装置安装于转子内,絮凝装置包括搅拌转杆,搅拌转杆上安装有螺旋叶片和桨板,搅拌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搅拌电机,转子一端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连接有第一传动电机,第一轴承上设有进料口,转子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通过差速器与第二传动电机相连接,转子与第二轴承之间安装有挡液板,挡液板上开设有溢水口,机架两侧均安装有成轴承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和搅拌电机均安装于机架上,第一传动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轴承相连接,第二传动电机通过皮带与差速器相连接。

  正如上面讲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转鼓的进料仅仅依靠进料口进入的污泥本身的喷射作用来进行进料,并且转鼓的出料口一般都设置在靠近固相出口端的转鼓上,由于转鼓内部为封闭结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污泥粘附在转鼓端部,使用后非常难以清洗,严重腐蚀转鼓。

  为了降低进入的物料对液相的冲击,转鼓的出料口(分料口)大都设置在靠近固相出口,由于出料口远离液相出口,因此对液相的冲击较小,但是由于出料口靠近固相出口,导致转鼓上的螺旋叶片对污泥的挤压时间不够,导致排出的固相含水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脱水设备容易腐蚀以及固相含水率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能够快速的排出掉污泥,防止污泥长期粘附在转鼓的内部而发生腐蚀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污泥在挤压分离时间,提高污泥固液分离的效果。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经轴承安装有转鼓,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转鼓转动的驱动电机,转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转鼓包括直线段和锥形段,直线段和锥形段的外围均设置有螺旋叶片,锥形段配设有进料口,转鼓的外围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罩壳,直线段侧的罩壳上设置有液相出口,锥形段侧的罩壳上设置有固相出口,直线段上开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围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转动轴延伸出锥形段并配设有进料口,转动轴上靠近锥形段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端口,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转动轴在转鼓内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第二螺旋叶片的尾部,并且出料口靠近液相出口,靠近转鼓直线段端部的转鼓的外围套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与罩壳之间具有用于水流通过的间隙,环形挡板的位置位于液相出口与出料口之间的转鼓上。

  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多个,并且各个出料口均匀的开设在转鼓的圆周方向。

  所述环形挡板包括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经连接套连接在一起,第一环形挡板靠近液相出口侧设置有球形或者半球形凹槽,第二环形挡板靠近出料口侧设置有球形或者半球形凹槽,第一环形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挡板的外径。

  第一环形挡板的球形或者半球形凹槽内开设有贯通第一环形挡板的第一通孔,并且通孔位于连接套之外的第一环形挡板上。

  第二环形挡板靠近第一环形挡板侧设置有弧形的凸起,位于凸起之外的第二环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靠近第二环形挡板的螺旋叶片的外径小于直线段上其余螺旋叶片的外径。

  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加入有絮凝剂的污泥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转动轴上,并且在靠近锥形段端部的出料端口中喷出,污泥在转动轴外围的第二螺旋叶片的挤压推动作用下,污泥实现第一次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和固相分别通过出料口分别进入到转鼓与罩壳之间,通过出料口喷出(初速度较大),在第二环形挡板凹槽的作用下,能够对喷出的污泥进行第一次阻挡反射作用,因此,喷出的污泥会快速的分布的从中心甩向外侧,使得大部分污泥朝向螺旋叶片的方向进行输送,少量的污泥以及在离心力作用分离出来的液相通过第二环形挡板与罩壳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污泥在第一环形挡板的阻挡以及第二环形挡板凸起的导流作用下,污泥通过第二通孔再次穿过第二环形挡板通过螺旋叶片进行挤压,而液相由于离心力相对较小,因此液相经第一通孔流出,最后从液相出口排出,而固相随着螺旋叶片的挤压和输送作用,从固相出口中排出,从而完成固液分离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入有絮凝剂的污泥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转动轴上,并且在靠近锥形段端部的出料端口中喷出,污泥在转动轴外围的第二螺旋叶片的挤压推动作用下,污泥实现第一次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和固相分别通过液相出料口和固相出料口分别进入到转鼓与罩壳之间,通过出料口喷出(初速度较大),在第二环形挡板凹槽的作用下,能够对喷出的污泥进行第一次阻挡反射作用,因此,喷出的污泥会快速的分布的从中心甩向外侧,使得大部分污泥朝向螺旋叶片的方向进行输送,少量的污泥以及在离心力作用分离出来的液相通过第二环形挡板与罩壳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污泥在第一环形挡板的阻挡以及第二环形挡板凸起的导流作用下,污泥通过第二通孔再次穿过第二环形挡板通过螺旋叶片进行挤压,而液相由于离心力相对较小,因此液相经第一通孔流出,最后从液相出口排出,而固相随着螺旋叶片的挤压和输送作用,从固相出口中排出,从而完成固液分离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进入的污泥能够在转鼓的内部首先进行预分离,然后再通过螺旋叶片进行深度分离,在相同设备体积小,能够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第二螺旋叶片能够使得污泥顺利完全排除,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防止污泥在转鼓内出现死角而腐蚀的问题,提高转鼓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出料口位置的改进,以及环形挡板的结构设计,既能够防止出料口喷出的污泥对液相造成冲击作用,保证分离的效果,同时在改变螺旋叶片长度和驱动电机功率的情况下,能够延长污泥的挤压时间,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污泥在转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固相含水率。

  本发明通过在转鼓上设置多个出料口,使得从转鼓出来的物料能够均匀的进行分散,便于提高转鼓运转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环形挡板上设置凹槽,便于液相在凹槽内处于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降低转鼓对液相的冲刷作用,使得分离的液相更加清澈,同时本发明通过在第二环形挡板上设置凹槽,能够对喷出的污泥进行阻挡和反射。并且第一环形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挡板的外径,便于分离出来的液相和少部分固相从第二环形挡板与罩壳之间的间隙中及时排出,使得固液及时分离,便于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环形挡板上设置第一通孔,便于将分离出来的液相从第一通孔中排出,并且在第二环形挡板上设置凸起和第二通孔,便于即是将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之间的固相通过第二通孔再次进入到螺旋叶片中进行挤压,相比于现有技术直接仅仅采用溢流口的方式,能够提高大大减少液相中的固相含量。

  本发明通过将靠近第二环形挡板的螺旋叶片的外径小于其余直线段上的螺旋叶片的外径,便于喷出的污泥快速的射流至螺旋叶片上进行挤压,防止污泥在第二环形挡板处堆积而出现卡滞的情况,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本发明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使得从转鼓出来的固相和液相受到的冲击力更加强大,便于对固相和液相再次实现分离,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