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12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9/04; C02F10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外壳,且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动力输出端向上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外壳的下底面,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筒,且转筒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动力输出端向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空腔立柱,所述空腔立柱的内部固定有上下贯通的滚珠丝杠,且滚珠丝杠的下端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筒,转筒转动,能够使得絮凝剂和白水充分结合,从而使得絮凝更加彻底,设置了提升杆,提升杆能够将絮凝块提升起来,避免了絮凝块与白水二次接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方固定有外壳(2),且底座(6)的内部固定有动力输出端向上的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外壳(2)的下底面,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筒(3),且转筒(3)位于外壳(2)的内部,所述底座(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底座(8),所述第二底座(8)的内部固定有动力输出端向上的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底座(8)的上方固定有空腔立柱(11),所述空腔立柱(11)的内部固定有上下贯通的滚珠丝杠(9),且滚珠丝杠(9)的下端与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9)的圆周上固定有行程螺母(10),所述行程螺母(10)靠近外壳(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远离行程螺母(10)的一端固定有提升杆(13),且提升杆(13)的下端插入转筒(3)的内部,所述提升杆(13)的下端固定有滤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4)上设置有密集的网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的上方固定连通有白水进口(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9)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空腔立柱(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9)与行程螺母(10)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说明书
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造纸工业废水可分为硫酸盐纸浆废水和亚硫酸盐纸浆废水两种。其中纸浆过程排出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洗浆时排出黑褐色废水,称为黑液;漂白工序排出的废水含酸、碱和BOD(100~300mg/L)等物质;抄纸工艺中,由抄纸机前排出的废水称为白水。白水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使用粗格栅过滤后的白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沉淀后进入集水池,再进行絮凝块的回收,回收絮凝块后进入调节池,再经过絮凝池絮凝,再进入过滤池过滤,最后进入消毒池消毒后达标排放,其中絮凝一般使用过絮凝剂的方法,但是由于由于絮凝剂与白水不能够充分结合而导致徐宁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造纸的高效白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外壳,且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动力输出端向上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外壳的下底面,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筒,且转筒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动力输出端向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空腔立柱,所述空腔立柱的内部固定有上下贯通的滚珠丝杠,且滚珠丝杠的下端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的圆周上固定有行程螺母,所述行程螺母靠近外壳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行程螺母的一端固定有提升杆,且提升杆的下端插入转筒的内部,所述提升杆的下端固定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滤网上设置有密集的网孔。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上方固定连通有白水进口。
优选的,所述滚珠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空腔立柱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丝杠与行程螺母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筒,转筒转动,能够使得絮凝剂和白水充分结合,从而使得絮凝更加彻底,设置了提升杆,提升杆能够将絮凝块提升起来,避免了絮凝块与白水二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