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厌氧处理技术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5-16 8:51:3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厌氧生物反应腔、进水流道、出水流道;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均连通至厌氧生物反应腔;厌氧生物反应腔内设有至少两个含厌氧菌的第一填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快速降解长链有机物,能够为后续污水处理提供有利的水质条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生物反应腔、进水流道、出水流道;

  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均连通至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

  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内设有至少两个含厌氧菌的第一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流道采用进水管,并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内的底部;

  所述出水流道为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的侧壁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采用蜂窝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流管;

  所述溢流管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内的顶部,所述第二管口设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外的底部。

  5.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缺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沉淀处理装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除磷处理装置;

  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所述厌氧处理装置;

  厌氧处理装置与缺氧处理装置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纵向隔板和至少两个横向隔板;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

  并且,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由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在所述壳体内分隔空间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缺氧处理装置分隔为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分隔为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一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二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三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四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纵向隔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五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五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内的底部设有沉淀腔管;

  所述沉淀腔管连通至所述沉淀处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另一侧。

  说明书

  一种厌氧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数量的增加和活动的频繁,其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总量越来越大,已经超出自然水体的容受能力,如直接排放将对水体造成污染。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明显,大部分农村目前均没有对污水进行处理,而是采取就近水体排放的方式,已经造成农村大量水体污染,对农村环境、居民健康产生风险。如果采取现有城镇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农村污水,由于污染源分布广且分散,单点污水量少等原因,造成管网投资巨大,从可行性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而处理的目的就是降低污水中对自然水体产生污染的物质浓度。其中,有机物、氮和磷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现有技术中,采用厌氧菌可有效降解长链有机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快速降解长链有机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厌氧生物反应腔、进水流道、出水流道;

  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均连通至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

  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内设有至少两个含厌氧菌的第一填料。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厌氧处理装置,所述进水流道采用进水管,并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内的底部;

  所述出水流道为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的侧壁顶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填料采用蜂窝状结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厌氧处理装置,还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流管;

  所述溢流管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设于所述厌氧生物反应腔内的顶部,所述第二管口设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外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缺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沉淀处理装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除磷处理装置;

  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厌氧处理装置;

  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与所述缺氧处理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壳体、纵向隔板和至少两个横向隔板;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

  并且,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好氧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处理装置、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和所述除磷处理装置由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在所述壳体内分隔空间构成。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缺氧处理装置分隔为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分隔为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和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厌氧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一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二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三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四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纵向隔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与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通过第五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五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之间的横向隔板的顶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内的底部设有沉淀腔管;

  所述沉淀腔管连通至所述沉淀处理装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缺氧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好氧生物反应腔和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所述除磷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第三好氧生物反应腔、所述沉淀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纵向隔板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系统,第一填料富含有厌氧菌,能够快速降解长链有机物,可通过设置蜂窝状机构,使生物密度大大提高,容积负荷(单位体积单位时间降解的有机物量)大大提高,同时将大量的难以生物降解的长链有机物转化为短链有机物,为后续污水处理提供有利的水质条件。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