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6-19 8:32: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9.02.23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IPC分类号C02F11/04; C02F9/14

  摘要

  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在化糞池旁,地面下设用防腐材料作的厌氧输送箱体和生化箱体,前者内用隔板分开成含厌氧填充物的厌氧箱和含压力泵的输送箱;后者内为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填充物和通风系统的生化箱。在三箱内装水位、PH值、DO等传感器;排水口处装流量、COD和氨氮检测仪,同时设云端服务器及控制器,可成为无人值守的地下污水处理场。若在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旁,则增设一个含预处理箱体、隔栅及自控清洗装置的预处理箱。采用箱体结构可在工厂内预制好,现场只需装进出水管等,大大减少现场工程量、劳动强度、施工难度和周期。上马1个月可建成日处理1000m3污水装置,能解决当前严重污染的急需问题。出水水质好,清澈透明。无臭气,可回用作冲洗水、浇灌水和喷泉水。

 


  权利要求书

  1.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化糞池,或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旁,其内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含填充物的厌氧处理部分、含压力泵的输送部分和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填充物和人工通风系统的综合生化处理部分;其特征是:

  1)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如下两个箱体:厌氧输送箱体(1A)和生化箱体(1B);厌氧输送箱体内中间设隔板(1.3),将箱体分开为厌氧箱(1)和输送箱(2)两部分,隔板上开隔板通水口(1.4)和装内导水管(1.5);厌氧输送箱体顶盖上对应厌氧箱和输送箱两位置分别至少设一个厌氧观察井(1.6)和输送观察井(2.3);生化箱体内设综合生化处理部分,形成生化箱(3);输送箱和生化箱内设从上方将两个箱压力水路连通的输水管(2.2);生化箱下方为排水口(1.3);

  2)两个箱体均为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密封箱体;观察井均带密封盖;

  3)设置自控系统(9),包括:①在厌氧箱、输送箱和生化箱内,分别配置至少如下三个一组的传感器:水位传感器(9a)、PH值传感器(9b)、DO传感器(9c);在生化箱排水口处,至少配置如下三个检测仪:流量监测仪(9d)、COD检测仪(9e)、氨氮检测仪(9f);②设云端服务器:至少有数据接口、处理器CPU、内存、显示器、WEB网页端、APP端;③设采集传感器数据、向工艺设备传送执行信号及向云端服务器收发信号的控制器;工艺设备至少有输送箱内的压力泵(2.1)、人工通风系统用外部风机(3.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 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与厌氧箱之间增设预处理箱(8);预处理箱包括:预处理箱体(8A)、其内的隔栅(7)、自控隔栅清洗装置(7.2)、隔栅传感器(7a)、预处理水出口(8.1)和预处理出水管(8.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腐材料为金属、玻璃钢、或集装箱所用材料。

  4.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厌氧箱内填充物包含悬挂式填充物。

  5.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厌氧箱内布置为活塞流流态结构。

  6.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输送箱内有输水管的满流输送装置。

  7.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生化箱内设有催化填充物和固定填充物。

  8.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人工通风系统包括:上下通气管道和外部风机,气流方向是自上而下。

  9.按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排水口带不通风的水封。

  说明书

  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的配置、结构、维护及遥控等。属污水处理类(C02F)、控制调节类(G05B)。

  (二)背景技术

  最早国内用于生活污水地下就地处理技术,主要有一体化氧化沟和其它埋地处理设施,这些设施需要曝气机构和污泥处理,但曝气机构运行成本高,大量的污泥处理昜导致二次污染。且从原理上,只考虑了厌氧和好氧微生物作用,而忽视了兼氧微生物的特殊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提供的生活污水地下就地处理系统,采用按污水流向顺次设置连通的高效厌氧池、输送装置池、综合生化处理池。所述综合生化处理池内放有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的填充物。实现运行中不需曝气、加药、加温,运行费用低,且出水水质好。

  但上述这种污水地下就地处理系统仍存在如下问题:1)因采用三个连通的污水池,则池子从开挖、修建、装修和最后安装等所有工程工作量必须在现场进行,施工操作者工作量大,条件差,难度大,工期较长。2)由于没有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监控措施,在进水水质水量发生异动时,需要高级工艺技术人员对系统运行进行调整,对人员要求高、难度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就是解决现有的结构,现场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以及维护要求高,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方案:

  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化糞池,或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旁,其内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含填充物的厌氧处理部分、含压力泵的输送部分和含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填充物和人工通风系统的综合生化处理部分;其特征是:

  1)沿污水流向顺次设置如下两个箱体:厌氧输送箱体1A和生化箱体1B;厌氧输送箱体内中间设隔板1.3,将箱体分开为厌氧箱1和输送箱2两部分,隔板上开隔板通水口1.4和装内导水管1.5;厌氧输送箱体顶盖上对应厌氧箱和输送箱两位置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厌氧观察井1.6和输送观察井2.3;生化箱体1B内设综合生化处理部分,形成生化箱3;输送箱和生化箱内设从上方将两个箱压力水路连通的输水管2.2;生化箱下方为排水口1.3。2)两个箱体均为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密封箱体;观察井均带密封盖。3)设置自控系统9,包括:①在厌氧箱、输送箱和生化箱内,分别配置至少如下三个一组的传感器:水位传感器9a、PH值传感器9b、DO传感器9c;在生化箱排水口1.3处,至少配置如下三个检测仪:流量监测仪9d、COD检测仪9e、氨氮检测仪9f;②设云端服务器:至少有数据接口、处理器CPU、内存、显示器、WEB网页端、APP端;③设采集传感器数据、向工艺设备传送执行信号及向云端服务器收发信号的控制器;工艺设备至少有输送箱内的压力泵、人工通风系统用外部风机。

  上述智能装备化地埋污水处理装置,若设置在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或污水沟旁,则建筑物、住宅污水排口与厌氧箱之间增设预处理箱8;预处理箱包括:预处理箱体8A、其内的隔栅7、自控隔栅清洗装置7.2、隔栅传感器7a、预处理水出口8.1和预处理出水管8.2(见实施例2)。上述防腐材料可为金属、玻璃钢或集装箱所用材料。上述厌氧箱内填充物可包含悬挂式填充物。上述厌氧箱内可布置为活塞流流态结构。上述输送箱内可有输水管的满流输送装置。上述生化箱内可设有催化填充物和固定填充物。上述人工通风系统包括:上下通气管道和外部风机,气流方向是自上而下。上述排水口带不通风的水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两个箱体或增加预处理箱体的装备,则可用耐腐材料在工厂内预制好,然后在现场安装,现场只需安装污水进水管、处理水排水管、连通两箱体的输水管等即可。大大减少现场工程量、施工难度和周期。一般上马1个月可建成日处理1000m3污水装置,能解决当前严重污染的急需问题。2)由于设置智能化自控系统,可在远处用智能手机通过云端服务器遥控,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污水处理场,并能自动智能应对进水水质水量的异常变化。3)出水水质好,清澈透明。出水CODcr值可在20mg/L以下,NH3-N值可在3mg/L以下,且无臭气,可回用作冲洗水、浇灌水和喷泉水。使用范围宽,处理污水量1--500000m3/日,进水CODcr值范围可为0—1000mg/L。本发明的处理技术简称PASG技术。4)由于没有曝气机构,运行费用低;因不加药、不加温、不曝气,能耗在0.1-0.25度电/m3,直接运行费小于0.15元/m3。5)由于污泥处理量少,节省人力财力,且有利于保持现场优美环境,调试正常后无噪声臭气等二次污染。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