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黑臭水体治理剂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1-1 14:08:1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4.15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101/30;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包括沉降吸附剂部分和生物改良剂部分,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和生物改良剂部分分别包装;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包括絮凝剂330‑500份、吸附剂110‑174份、助沉剂170‑225份、软水剂140‑190份、氧化剂160‑210份、净水剂140‑165份、离子交换剂170‑240份、螯合剂90‑160份;所述生物改良剂部分包括:酵母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6%;乳酸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4%;纳豆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10%;多孔质粉状载体,按重量比占80%;本发明能够提升原位治理与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减少改善水质时间,修复后的水体适合生态环保要求,大大降低底泥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的二次污染风险,且修复时间短,修复后水体水质维护成本降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吸附剂部分和生物改良剂部分,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和生物改良剂部分分别包装;

  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包括絮凝剂330-500份、吸附剂110-174份、助沉剂170-225份、软水剂140-190份、氧化剂160-210份、净水剂140-165份、离子交换剂170-240份、螯合剂90-160份;

  所述生物改良剂部分包括:酵母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6%; 乳酸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4%;纳豆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10%;多孔质粉状载体,按重量比占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中絮凝剂由质量份30-50份的聚合硫酸铁、250-350份的硫酸铝、50-100份的聚铝组成;吸附剂由质量份10-30份的聚合氯化铝铁、10-15份的高铁酸钾、90-129份的聚合硫酸铝组成;助沉剂由质量份150-180份的硫酸铝钾、10-15份的铝酸钠、10-30份的氢氧化铁组成;软化剂由质量份10-30份的磷酸铵、130-160份的氢氧化钙组成;氧化剂由质量份150-180份的过氧化镁、10-30份的高锰酸钠组成;净水剂由质量份10-15份的亚氯酸钠、130-150份的三氯化铁组成;离子交换剂由质量份10-30份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30份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50-180份的膨润土组成;螯合剂由质量份10-40份的聚丙烯酸钠、80-120份的结晶焦磷酸钠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改良剂部分按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制备酵母菌混合体

  1、准备以下物质:

  酵母菌种(重量比为0.1%-1%,最佳为0.1%)、

  沸腾后放凉到35℃左右的水(重量比为50%-70%,最佳为60%)、

  加热后的淀粉(重量比为7%-15%,最佳为10%),

  面粉(重量比为8%-12%,最佳为10%)、葡萄糖(重量比为8%-12%,最佳为10%)、蛋白胨(重量比为7%-11%,最佳为9%)、盐(重量比为0.5%-1.5%,最佳为1%);

  2、将上述物质按总体重量比例和为100%混合后,保温35℃到40℃,发酵时间一星期;干燥后使用;

  步骤二、制备乳酸菌混合体

  以乳酸菌种替代酵母菌种,按步骤一相同的方式制备乳酸菌;

  步骤三、制备纳豆菌混合体

  1、准备以下物质:

  纳豆菌种(重量比为0.1%-1%,最佳0.1%)、

  泡软煮熟凉到40℃左右的大豆(重量比为70%-88%,最佳为84%)、

  葡萄糖(重量比为10%-20%,最佳为15%)、盐(重量比为1%-3%,最佳为1%)、

  2、将上述物质混合后保温40℃到45℃,发酵时间一星期,干燥粉碎后使用;

  步骤四、制备微生物待用体

  将步骤一制备的酵母菌混合体(重量比为15%)、步骤二制备的乳酸菌混合体(重量比为10%)、步骤三制备的纳豆菌混合体(重量比为25%)干燥粉碎后,加入熟豆粉(重量比为50%)拌匀成微生物待用体;

  步骤五、成品制作

  将步骤四制作的微生物待用体按重量比为1.5比8.5的比例,与多孔质粉状载体(活性炭,高温加工的贝壳和植物化石)混合均匀成生物改良剂。

  说明书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困扰居民的生活。受污染河道水体发黑主要与吸附了FeS的带负电荷胶体悬浮颗粒有关,且腐殖质是吸附构成络合物的主要组成。含硫、氮等有机物降解时逸出的NH3、H2S等能使水体发黑变臭。而硫化物的产生主要源于硫酸盐。硫酸盐在水中含量较大,尤其是水体受到工业污染之后。缺氧环境下,底泥微生物利用硫酸根离子作为电子受体,产生H2S,最终散发到大气中。

  近年来,国家对部分河道严重黑臭水体外源减排工作的实施使得外源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内源底泥因长期累积在黑臭水体中带有负电荷的胶体悬浮颗粒、腐殖质等相互吸附构成络合物导致了河床底泥厚度增高,如果采用清水补给稀释和综合水质的方法,底泥中的污染物仍然会向新水体释放污染物破坏水质,因此,治理河道黑臭水体常规倡导的工艺是“治水先治泥”。但如果采用治水先治泥河道清淤淤泥异地处理工艺,那则是一项运输难、用时长、投资大、用地面积大,且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漏将会导致底泥中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采用先进的黑臭水体原位治理与修复工艺技术是河道水体治理改善水环境的一种有效措施,原位治理与修复不但大幅度降低黑臭水体治理和修复成本,减少改善水质时间,更有效地控制底泥异位处理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可以提升原位治理与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减少改善水质时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包括沉降吸附剂部分和生物改良剂部分,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和生物改良剂部分分别包装;

  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包括絮凝剂330-500份、吸附剂110-174份、助沉剂170-225份、软水剂140-190份、氧化剂160-210份、净水剂140-165份、离子交换剂170-240份、螯合剂90-160份;

  所述生物改良剂部分包括:酵母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6%;乳酸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4%;纳豆菌混合体,按重量比占10%;多孔质粉状载体,按重量比占80%;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吸附剂部分中絮凝剂由质量份30-50份的聚合硫酸铁、250-350份的硫酸铝、50-100份的聚铝组成;吸附剂由质量份10-30份的聚合氯化铝铁、10-15份的高铁酸钾、90-129份的聚合硫酸铝组成;助沉剂由质量份150-180份的硫酸铝钾、10-15份的铝酸钠、10-30份的氢氧化铁组成;软化剂由质量份10-30份的磷酸铵、130-160份的氢氧化钙组成;氧化剂由质量份150-180份的过氧化镁、10-30份的高锰酸钠组成;净水剂由质量份10-15份的亚氯酸钠、130-150份的三氯化铁组成;离子交换剂由质量份10-30份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0-30份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150-180份的膨润土组成;螯合剂由质量份10-40份的聚丙烯酸钠、80-120份的结晶焦磷酸钠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改良剂部分按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制备酵母菌混合体

  1、准备以下物质:

  酵母菌种(重量比为0.1%-1%,最佳为0.1%)、

  沸腾后放凉到35℃左右的水(重量比为50%-70%,最佳为60%)、

  加热后的淀粉(重量比为7%-15%,最佳为10%),

  面粉(重量比为8%-12%,最佳为10%)、葡萄糖(重量比为8%-12%,最佳为10%)、蛋白胨(重量比为7%-11%,最佳为9%)、盐(重量比为0.5%-1.5%,最佳为1%);

  2、将上述物质按总体重量比例和为100%混合后,保温35℃到40℃,发酵时间一星期;干燥后使用。

  步骤二、制备乳酸菌混合体

  以乳酸菌种替代酵母菌种,按步骤一相同的方式制备乳酸菌;

  步骤三、制备纳豆菌混合体

  1、准备以下物质:

  纳豆菌种(重量比为0.1%-1%,最佳0.1%)、

  泡软煮熟凉到40℃左右的大豆(重量比为70%-88%,最佳为84%)、

  葡萄糖(重量比为10%-20%,最佳为15%)、盐(重量比为1%-3%,最佳为1%)、

  2、将上述物质混合后保温40℃到45℃,发酵时间一星期,干燥粉碎后使用。

  步骤四、制备微生物待用体

  将步骤一制备的酵母菌混合体(重量比为15%)、步骤二制备的乳酸菌混合体(重量比为10%)、步骤三制备的纳豆菌混合体(重量比为25%)干燥粉碎后,加入熟豆粉(重量比为50%)拌匀成微生物待用体。

  步骤五、成品制作

  将步骤四制作的微生物待用体按重量比为1.5比8.5的比例,与多孔质粉状载体(活性炭,高温加工的贝壳和植物化石)混合均匀成生物改良剂。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如下:

  本发明处理剂通过加入吸附剂、絮凝剂、助沉剂使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沉降到底泥中,加入氧化剂和净水剂使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沉淀到河底,加入离子交换剂和螯合剂使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液相和固相的分离;

  在通过上述反应的水体内,再加入生物改良剂,能有效去除水中COD、BOD、硫化物、氮、磷等污染物质,有效去除水体异味,改善水体水质,消减底泥;有效抑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维持水生态环境自净能力,且修复后的水体适合生态环保要求。本发明处理剂可在短时间内改变黑臭水体中的水质量,使其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能够提升原位治理与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减少改善水质时间,修复后的水体适合生态环保要求,大大降低底泥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的二次污染风险,且修复时间短,修复后水体水质维护成本降低。(发明人龚年华;方俊杰;钟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