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2-5 14:06:0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8.28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分流井,污水分流井包括分流区和第一集水区,分流区的底部与第一集水区相连通,第一集水区的底部低于分流区的底部;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与污水分流井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区、沉淀区和第二集水区,混合区的底部与沉淀区的底部相连通,沉淀区的上部与第二集水区的上部相连通;及塘床深度净化区,塘床深度净化区与污水处理池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塘床深度净化区包括单级或多级净化结构,每级净化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塘床深度净化区内种植有植物。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广泛适用于不便进行截污的管道治理,为河道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分流井,所述污水分流井包括分流区和第一集水区,所述分流区的底部与第一集水区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区的底部低于所述分流区的底部;

  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与所述污水分流井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区、沉淀区和第二集水区,所述混合区的底部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沉淀区的上部与所述第二集水区的上部相连通;及

  塘床深度净化区,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与所述污水处理池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与所述污水分流井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包括单级或多级净化结构,每级净化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内种植有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流井与污水处理池的连通处设置有栅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区和第二集水区内均设置有水泵和浮球开关,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接,所述浮球开关与所述水泵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的混合区与混凝剂加药机相连接,所述混凝剂加药机与混合区之间设置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的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平行并排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材质为PV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级净化结构自下而上包括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和种植层;所述第一砾石层和第二砾石层的填料为砾石,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填料粒径大于第二砾石层的填料粒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砾石层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的填料为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湿生植物。

  说明书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排放污水及农用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河流水质的严重污染,局部地区形成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

  2015年,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编制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目标、原则、工作流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城市黑臭水体的识别、分级、整治方案编制方法以及整治技术的选择和效果评估、政策机制保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了具体治理黑臭水体的技术,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和其它治理措施,其中控源截污是河道治理的重点。然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个别管道不能实现截污,雨污合流现象较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能够适用于不便进行截污的管道治理,为河道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

  污水分流井,所述污水分流井包括分流区和第一集水区,所述分流区的底部与第一集水区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水区的底部低于所述分流区的底部;

  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与所述污水分流井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区、沉淀区和第二集水区,所述混合区的底部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沉淀区的上部与所述第二集水区的上部相连通;及

  塘床深度净化区,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与所述污水处理池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与所述污水分流井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包括单级或多级净化结构,每级净化结构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塘床深度净化区内种植有植物。

  优选的,所述污水分流井与污水处理池的连通处设置有栅栏。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区和第二集水区内均设置有水泵和浮球开关,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接,所述浮球开关与所述水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的混合区与混凝剂加药机相连接,所述混凝剂加药机与混合区之间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的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平行并排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斜板的材质为PVC。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

  优选的,每级净化结构自下而上包括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和种植层;所述第一砾石层和第二砾石层的填料为砾石,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填料粒径大于第二砾石层的填料粒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砾石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种植层的填料为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湿生植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雨污合流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装置,通过雨污水的自动分流,提高了污水净化效果,降低系统处理雨水的压力;试用范围广,可广泛适用于不便进行截污的管道治理,为河道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发明人高文卉;高彦波;张雨娜;姜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