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10.12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IPC分类号F23G5/04; F23G5/16; F23G5/44; F23G5/46; F23G7/00; F23J15/02; C02F11/13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包括干燥燃烧装置,干燥燃烧装置内自上而下设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一级燃烧室用于污泥的干燥和初步燃烧,二级燃烧室用于初步燃烧后的污泥的完全燃烧,一级燃烧室与二级燃烧室连通,二级燃烧室内的烟气能够到达一级燃烧室内。利用二级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干燥一级燃烧室内的污泥,充分利用了热量资源,节能环保。二级燃烧室在完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上升至一级燃烧室内,湿污泥进入一级燃烧室内后,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加热干燥,同时,一级燃烧室内部分已干燥的污泥发生初步燃烧,可以加快湿污泥的干燥;初步燃烧的污泥在二级燃烧室内完全燃烧,燃烧更充分,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燃烧装置,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内自上而下设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所述一级燃烧室用于污泥的干燥和初步燃烧,所述二级燃烧室用于初步燃烧后的污泥的完全燃烧,所述一级燃烧室与所述二级燃烧室连通,所述二级燃烧室内的烟气能够到达所述一级燃烧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包括主体、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主体内自上而下分布,将所述主体分隔成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废渣池,所述二级燃烧室与所述废渣池连通;所述主体上设有入料口、排烟口和排渣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排烟口均位于所述主体的一级燃烧室处,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主体的废渣池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主体内错位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最高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最高端均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最低端与所述主体的之间设有供污泥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供污泥通过的通孔;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最高端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料装置、烟气处理装置以及排烟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干燥燃烧装置、烟气处理装置和排烟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给料装置用于向所述干燥燃烧装置供给污泥,所述烟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干燥燃烧装置燃烧污泥产生的烟气,所述排烟装置用于排出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烟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设于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和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之间;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为表面式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结水回收装置,所述凝结水回收装置设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和所述排烟装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装置包括储料缸、挤压机构、过滤机构以及控制阀门,所述储料缸的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挤压机构部分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储料缸内,以对所述储料缸内的物料进行挤压;所述储料缸的侧壁为双层夹套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夹套上,所述第二夹套包括第一固定网、第二固定网以及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网和所述第二固定网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所述储料缸内的物料进行过滤除水,过滤得到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储料缸的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控制阀门设于所述出料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装置内设有若干用于排烟的风机。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噁英处理单元和除尘单元,所述二噁英处理单元靠近所述干燥燃烧装置设置,用于除去烟气中的二噁英;所述除尘单元靠近所述排烟装置设置,用于除去烟气中的粉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尘再循环单元,所述粉尘再循环单元连接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和所述除尘单元,用于将所述除尘单元收集的粉尘送至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内。
说明书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在处理这些废弃物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类污泥的含水率高,且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铬、汞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是性质复杂、污染物含量高、潜在环境风险巨大的污染物,污泥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一大环保难题。
目前,污泥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掩埋处理、堆肥处理或燃烧处理,其中厌氧发酵处置过程和效果受污泥成分变化影响较大,处置效率低;好氧消化污泥处理方式能耗较高,基础投资大,受污泥的成分变化影响大;掩埋处理和堆肥处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且占用大量土地,不能满足处理需求;燃烧处理具有减容、减重率高,处理速度快、无害化较为彻底以及能源再利用等优点,是处置污泥的有效实用技术之一,但是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的烟气,污泥的燃烧处理和烟气的再治理很可能会成为今后污泥处理的主要技术方向。由于污泥的含水量较高,可达75%以上,无法直接进行燃烧,因此在污泥燃烧之前通常需要干燥处理,但是现有的干燥车间与燃烧系统相对独立,设备体系庞大,系统复杂,运维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集污泥的干燥与燃烧于一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节能环保,操作简单,方便后期的运行和维护。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包括干燥燃烧装置,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内自上而下设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所述一级燃烧室用于污泥的干燥和初步燃烧,所述二级燃烧室用于初步燃烧后的污泥的完全燃烧,所述一级燃烧室与所述二级燃烧室连通,所述二级燃烧室内的烟气能够到达所述一级燃烧室内。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包括主体、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主体内自上而下分布,将所述主体分隔成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废渣池,所述二级燃烧室与所述废渣池连通;所述主体上设有入料口、排烟口和排渣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排烟口均位于所述主体的一级燃烧室处,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主体的废渣池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主体内错位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最高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最高端均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最低端与所述主体的之间设有供污泥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供污泥通过的通孔;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最高端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还包括给料装置、烟气处理装置以及排烟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干燥燃烧装置、烟气处理装置和排烟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给料装置用于向所述干燥燃烧装置供给污泥,所述烟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干燥燃烧装置燃烧污泥产生的烟气,所述排烟装置用于排出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烟气;所述给料装置与所述干燥燃烧装置通过传送带连接。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设于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和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之间;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为表面式换热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还包括凝结水回收装置,所述凝结水回收装置设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和所述排烟装置之间。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给料装置包括储料缸、挤压机构、过滤机构以及控制阀门,所述储料缸的上侧设有进料口,所述挤压机构部分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储料缸内,以对所述储料缸内的物料进行挤压;所述储料缸的侧壁为双层夹套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夹套上,所述第二夹套包括第一固定网、第二固定网以及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网和所述第二固定网之间,形成所述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所述储料缸内的物料进行过滤除水,过滤得到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储料缸的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控制阀门设于所述出料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排烟装置内设有若干用于排烟的风机。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噁英处理单元和除尘单元,所述二噁英处理单元靠近所述干燥燃烧装置设置,用于除去烟气中的二噁英;所述除尘单元靠近所述排烟装置设置,用于除去烟气中的粉尘。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还包括粉尘再循环单元,所述粉尘再循环单元连接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和所述除尘单元,用于将所述除尘单元收集的粉尘送至所述干燥燃烧装置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燃烧系统,包括干燥燃烧装置,干燥燃烧装置内自上而下设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方便后期的运行和维护,利用二级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干燥一级燃烧室内的污泥,充分利用了热量资源,节能环保。使用时,二级燃烧室在完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上升至一级燃烧室内,含水量较大的湿污泥进入一级燃烧室内后,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加热干燥,同时,一级燃烧室内部分已干燥的污泥发生初步燃烧,可以进一步加快湿污泥的干燥;初步燃烧后的污泥在二级燃烧室内完全燃烧,燃烧更充分,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发明人张凯;胡龙;王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