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11.25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IPC分类号B01J8/08; C10G1/10
摘要
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本发明由保温落料套、外釜、支撑一、支撑二、中釜、内釜、支撑三、支撑四、进料器、传动器、右托轮、支撑五、支撑六、加温炉、支撑七、支撑八、左托轮组成,其中:外釜左外端设有保温落料套;外釜内设有中釜,并分别用支撑二、支撑三、支撑六、支撑七相互固定;在中釜内设有内釜,并分别用支撑,一、支撑四、支撑五、支撑相互固定;在外釜右外边设有加温炉;在外釜左端与保温落料套之间设有左托轮;在外釜右端与进料器之间设有右托轮和传动器。本发明新颖处是热解设备由多个内外套装的反应釜组成,外形短,总长度因可以相互串联而很长,从而增加受热面积,提高产能;物料从内釜导向进入中釜,再导向进入外釜后直接落入落料套;并取消传统的从反应釜中心用绞龙排渣,解决了易堵塞易损坏的弊端。
权利要求书
1.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其特征是:本发明由保温落料套(1)、外釜(2)、支撑一(3)、支撑二(4)、中釜(5)、内釜(6)、支撑三(7)、支撑四(8)、进料器(9)、传动器(10)、右托轮(11)、支撑五(12)、支撑六(13)、加温炉(14)、支撑七(15)、支撑八(16)、左托轮(17)组成,其中:外釜(2)左外端设有保温落料套(1);外釜(2)内设有中釜(5),并分别用支撑二(4)、支撑三(7)、支撑六(13)、支撑七(15)相互固定;在中釜(5)内设有内釜(6),并分别用支撑,一(3)、支撑四(8)、支撑五(12)、支撑(15)互固定;在外釜(2)外边设有加温炉(14);在外釜(2)左端与保温落料套(1)之间设有左托轮(17);在外釜(2)右端与进料器(9)之间设有右托轮(11)和传动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其特征是:在保温落料套(1)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8)、在其左侧中部设有观察口(29)、在其下部设有排渣器(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其特征是:在外釜(2)的左边设有保温左支撑套(19);在保温左支撑套(19)的左边设有左通气管(27)并插入保温落料套(1)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其特征是:在外釜(2)的右边设有保温右支撑套(23),该套一侧与外釜(2)的挡板焊接,一侧与内釜(6)用档板焊接;在内釜(6)的最右端焊接有右套管(24),并插入密封套(25)被密封材料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其特征是:在外釜(2)的圆周内侧设有导向板一(20),在中釜(5)的圆周内侧设有导向板二(21),在内釜(6)的圆周内侧设有导向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其特征是:在外釜(2)左端内侧设有斜滑板(26),让渣料顺着斜滑板(26)滑入保温落料套(1)。
说明书
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胎废塑和污泥热解设备大多是单个反应釜,因而产能较低,而加长反应釜则因过长难以运输,占地面积也大。而且一般只要属于热解产生高温油气的反应釜其出渣的方式均采用在反应釜中心设置出渣器;这样设置的出渣器即绞龙是在反应釜内的中心接渣,一方面渣料有时成坨堵塞进渣口,另一方面出渣器伸入高温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轴的轴套因为不能使用轴承而加快磨损,更换也很困难。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
本发明设计一种在传统工艺和设备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新型完善的热解装置,主要方案是:设计多个相互套装的反应釜,且让其相互贯通。物料用进料器首先进入内釜,在导向板导向下运行到尾部,落入中釜;物料在导向板导向下继续运行到尾部,落入外釜,再在导向板导向下运行到尾部,最终后落入保温落料套。为解决出渣器易堵塞、轴套易损坏问题,取消高温反应釜中心设置的出渣器,转而将渣料直接落入保温落料套;由于保温落料套是静止的并可以将出渣器两端设置在常温环境下,完全避免了高温环境,可以设置轴承固定绞龙轴,既耐用又减少故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多个热解釜套装且不设中心出渣器热解废胎废塑污泥装置,本发明由保温落料套1、外釜2、支撑一3、支撑二4、中釜5、内釜6、支撑三7、支撑四8、进料器9、传动器10、右托轮11、支撑五12、支撑六13、加温炉14、支撑七15、支撑八16、左托轮17组成,其中:外釜2左外端设有保温落料套1;外釜2内设有中釜5,并分别用支撑二4、支撑三7、支撑六13、支撑七15相互固定;在中釜5内设有内釜6,并分别用支撑,一3、支撑四8、支撑五12、支撑15相互固定;在外釜2外边设有加温炉14;在外釜2左端与保温落料套1之间设有左托轮17;在外釜2右端与进料器9之间设有右托轮11和传动器10。
优选的,保温落料套1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8、在其左侧中部设有观察口29、在其下部设有排渣器(28)。
优选的,外釜2的左边设有保温左支撑套19;在保温左支撑套19的左边设有左通气管27并插入保温落料套1吻合。
优选的,外釜2的右边设有保温右支撑套23,该套一侧与外釜2的挡板焊接,一侧与内釜6用档板焊接;在内釜6的最右端焊接有右套管24,并插入密封套 (25)被密封材料密封。
优选的,外釜2的圆周内侧设有导向板一20,在中釜5的圆周内侧设有导向板二21,在内釜6的圆周内侧设有导向板三22。
优选的,外釜2左端内侧设有斜滑板26,让渣料顺着斜滑板26滑入保温落料套1。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
1、本发明占地少、产能更高。新颖处在于热解设备由多个内外套装的反应釜组成,在有限长度内串联性运行物料;虽然整体上设备较短,但将内外多个反应釜串联起来必然很长,从而极大增加受热面积,产能相应极大提高
2、本发明运行更顺畅。取消传统的从反应釜中心用绞龙排渣的排渣器,解决了易堵塞、易损坏的弊端。(发明人李艺;肖国华;欧阳李黎;江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