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11.29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针对现阶段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溶解氧未合理控制导致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本方法采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通过优化控制曝气流量,使反应器内溶解氧(DO)浓度在0mg/L~2.5mg/L,保障反应器在低压低氧环境下稳定运行,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本方法使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在运行中降低了系统对溶解氧的需求,且通过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溶解氧浓度的合理控制,与纯氧曝气、高压曝气及长时间高功率的曝气方式相比,本方法更为科学节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低海拔环境下,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内接种污泥,采用厌氧/好氧的运行方式,开启进水泵,将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抽入反应器中,厌氧搅拌后进行好氧阶段,开启曝气泵进行曝气,并利用在线DO监测仪监测单个周期内好氧阶段的DO浓度,直到反应器内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达到80%、95%、75%、90%以上;
(2)在高海拔环境下,采用与步骤(1)同样的设备和反应条件,利用在线DO监测仪监测单个周期内好氧阶段的DO浓度,判断反应器内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是否均达到80%、95%、75%、90%以上,如否,则在停止曝气后,排出剩余污泥和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继续下一步骤;
(3)重复步骤(2),且每次仅对曝气流量进行调整,直至反应器内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均达到80%、95%、75%、90%以上,此时的曝气流量即优化结果;
(4)利用该优化结果,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内进行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海拔环境和高海拔环境均是模拟环境,在模拟场景中,调整实验环境大气压力为95~101kPa,温度为18~22℃,模拟低海拔环境;调整实验环境大气压力为55~80kPa,温度为18~22℃,模拟高海拔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内接种的污泥为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污泥,取自已运行稳定的脱氮除磷反应器,接种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为1300~20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过程中控制DO浓度在0~2.5mg/L之间,得到的优化结果曝气流量对应的步骤中,同样控制DO浓度在0~2.5mg/L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中,在厌氧阶段的前10分钟抽入污水,抽入污水时开启厌氧/好氧SBR反应器的电动搅拌器,搅拌2~2.5个小时,为厌氧阶段,之后曝气时间3~3.5个小时,为好氧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流量的调整策略是:
a),在步骤(1)曝气流量的基础上,每次增加70mL/min,直至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指标满足要求;
b),在步骤a)得到的曝气流量的基础上,每次减少20mL/min,直至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指标不满足要求;
c),在步骤a)得到的曝气流量的基础上,每次增加10mL/min,直至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指标满足要求;
重复步骤(b)~(c),每次的增减幅度均有降低,选到满足误差要求的曝气流量值为优化结果;或者,在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指标满足要求的几个曝气流量值中,选择DO浓度与步骤(1)DO浓度最接近的曝气流量值为优化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排水阶段最后1分钟内通过排泥泵排出剩余污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其中COD浓度为200~250mg/L,氨氮浓度为20~40mg/L,总磷浓度为3~6m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占反应器内总水量质量分数40~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如下设备实现:
厌氧/好氧反应器(1),为反应主体,其设置有进水口(16)、排水口(17)、排泥口(18)以及溢流口(19)
进水水箱(3),储存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通过带有进水泵(2)的进水管路与进水口(16)连接;
内置电动搅拌器(4),内置于厌氧/好氧反应器(1)中;
曝气器(5),内置于厌氧/好氧反应器(1)中,通过带有气体流量计(6)的进气管路连接曝气泵(20);
排水泵(7),通过排水管路与排水口(17)连接;
排泥泵(13),通过排泥管路与排泥口(18)连接;
pH测定仪(14),其pH探头(10)内置于厌氧/好氧反应器(1)中;
DO测定仪(15),其DO探头(11)内置于厌氧/好氧反应器(1)中;
无纸记录仪(8),连接pH测定仪(14)和DO测定仪(15),进行测定数据的记录;
取样器(9),用于从厌氧/好氧反应器(1)中取样;
定时开关(12),其中,与进水泵(2)、电动搅拌器(4)、曝气泵(20)、排水泵(7)、排泥泵(13)相连,控制工作状态。
利用上述装置,通过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说明书
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尚在起步阶段。高海拔地区最为显著的外部客观环境因素即为高海拔及由高海拔引起的大温差、强紫外线、低气压三个方面。
由于海拔高、气压低、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低,因此这些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技术有特殊要求,一般可选用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等工艺。但是低温低压低氧条件限制了传统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的运行效率,同样的曝气量中的实际供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供氧量不足也会影响好氧生物的新陈代谢,加大曝气量又会增加能耗。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就是硝化反硝化除磷反应可以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SNDPR系统利用内碳源实现脱氮和除磷,“一碳两用”,节约了碳源;硝化过程需要碱度,而反硝化过程则刚好能为硝化过程提供部分碱度,节约了碱度;反应在低曝气量条件下进行,节约了能耗和有机物的损耗。
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曝气无规律、溶解氧浓度控制不合理、运行能耗高等问题,且高海拔地区常用工艺如AAO工艺及CASS工艺对溶解氧需求较高。因此本发明通过利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及反硝化除磷降低系统对溶解氧的需求,并通过曝气流量的优化,节约能耗的同时,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解决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曝气无规律、溶解氧浓度控制不合理、运行能耗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海拔环境下,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内接种污泥,采用厌氧/好氧的运行方式,开启进水泵,将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抽入反应器中,厌氧搅拌后进行好氧阶段,开启曝气泵,采用合适的曝气流量曝气,并利用在线DO监测仪监测单个周期内好氧阶段的DO浓度,直到反应器内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达到80%、95%、75%、90%以上;
(2)在高海拔环境下,采用与步骤(1)同样的设备和反应条件,利用在线DO监测仪监测单个周期内好氧阶段的DO浓度,判断反应器内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是否均达到80%、95%、75%、90%以上,如否,则在停止曝气后,排出剩余污泥和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继续下一步骤;
(3)重复步骤(2),且每次仅对曝气流量进行调整,直至反应器内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均达到80%、95%、75%、90%以上,此时的曝气流量即优化结果;
(4)利用该优化结果,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内进行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所述低海拔环境和高海拔环境均是模拟环境,在模拟场景中,调整实验环境大气压力为95~101kPa,温度为18~22℃,模拟低海拔环境;调整实验环境大气压力为55~80kPa,温度为18~22℃,模拟高海拔环境。
所述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内接种的污泥为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污泥,取自已运行稳定的脱氮除磷反应器,接种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为1300~2000mg/L。
步骤(1)过程中控制DO浓度在0~2.5mg/L之间,得到的优化结果曝气流量对应的步骤中,同样控制DO浓度在0~2.5mg/L之间。
各步骤中,在厌氧阶段的前10分钟抽入污水,抽入污水时开启厌氧/好氧SBR反应器的电动搅拌器,搅拌2~2.5个小时,为厌氧阶段,之后曝气时间3~3.5个小时,为好氧阶段。
所述曝气流量的调整策略是:
a),在步骤(1)曝气流量的基础上,每次增加a,例如70mL/min,直至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指标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