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317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一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取适量废水从第一管道输入第一调节池,向第一调节池中加入硫酸调节PH为弱酸性;将调节后的废水输入氧化反应器,将氧化器容器中的氧化剂输入到氧化反应器,将引发剂容器中的引发剂输入到氧化反应器;废水、氧化剂和引发剂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输入第二反应器,用硫酸溶液调节PH=2‑3,不断搅拌后,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7‑8,选择相应的絮凝剂絮凝沉降,留取上清液,上清液输出。本发明利用氧化剂并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超强羟基自由基,从而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强氧化,具有较强的氧化降解、吸附作用效果,能够大大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适量废水从第一管道输入第一调节池,向第一调节池中加入硫酸调节PH为弱酸性;
S2、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第二管道输入氧化反应器,通过第一电机泵将氧化器容器中的氧化剂抽出并通过第二管道输入到氧化反应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泵将引发剂容器中的引发剂抽出并通过第二管道输入到氧化反应器;废水、氧化剂和引发剂进行反应;
S3、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第三管道输入第二反应器,用硫酸溶液调节PH=2-3,不断搅拌后,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7-8,选择相应的絮凝剂絮凝沉降,留取上清液,上清液通过第四管道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0.1g/L,引发剂为0.3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的浓度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阴离子絮凝剂。
说明书
一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农药废水、荧光废水、六溴废水、手套废水、H酸T酸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等的化学需要量都很高。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恶化也日益严峻。
现如今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一些新方法(光催化氧化法、磁分离法、超声波技术)。这些方法效果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适量废水从第一管道输入第一调节池,向第一调节池中加入硫酸调节PH为弱酸性;
S2、将调节后的废水通过第二管道输入氧化反应器,通过第一电机泵将氧化器容器中的氧化剂抽出并通过第二管道输入到氧化反应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泵将引发剂容器中的引发剂抽出并通过第二管道输入到氧化反应器;废水、氧化剂和引发剂进行反应;
S3、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第三管道输入第二反应器,用硫酸溶液调节PH=2-3,不断搅拌后,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7-8,选择相应的絮凝剂絮凝沉降,留取上清液,上清液通过第四管道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剂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3。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剂为0.1g/L,引发剂为0.3g/L。
进一步的,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
进一步的,所述氢氧化钠的浓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为阴离子絮凝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艺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氧化剂并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超强羟基自由基,从而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强氧化,具有较强的氧化降解、吸附作用效果,能够大大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发明人王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