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1-1-19 14:23:5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9.02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IPC分类号 G21F9/06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放射性污水处理池进行清理清洁时则无法对产生的放射性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污水收集池、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污水收集池连通有收集水管;污水收集池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一衰变池中的第一输送泵和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二衰变池中的第二输送泵,第一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一排放泵,第二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二排放泵。本申请具有在其中一个衰变池清洁清理时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以保证处理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收集池(1)、第一衰变池(2)和第二衰变池(3),所述污水收集池(1)连通有收集水管(11);所述污水收集池(1)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收集池(1)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一衰变池(2)中的第一输送泵(12)和用于将污水收集池(1)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二衰变池(3)中的第二输送泵(13),所述第一衰变池(2)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2)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一排放泵(21),所述第二衰变池(3)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2)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二排放泵(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4),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设置在污水收集池(1)中的液位检测装置(41)和连接于液位检测装置(41)的中央控制装置(42),所述第一输送泵(12)和第二输送泵(13)连接于中央控制装置(42)以在污水收集池(1)内液位高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第一输送泵(12)将污水输送至第一衰变池(2)或控制第二输送泵(13)将污水输送至第二衰变池(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41)包括设置在污水收集池(1)顶壁的超声波液位探测装置(411)、设置在污水收集池(1)侧壁的浮球液位控制装置(412)以及或门(413),所述超声波液位探测装置(411)和浮球液位控制装置(412)分别连接于或门(413)的输入端,所述或门(413)的输出端连接与中央控制装置(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4)还包括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连接于中央控制装置(42),所述中央控制装置(42)分别连接于第一排放泵(21)和第二排放泵(31)以在第一衰变池(2)和第二衰变池(3)中的水质达到标准时进行排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衰变池(2)和第二衰变池(3)内的衰变时间记录装置(431),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衰变池(2)和第二衰变池(3)内的水质检测装置(432);所述第一排放泵(21)的输出端和第二排放泵(31)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排出管道,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还包括设置在排出管道上的放射检测探头(433),所述放射检测探头(433)用于检测从排水管道输出至排水系统的污水的放射性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变池(2)和第二衰变池(3)内部分别设置有液位高度预警模块(44),所述中央控制装置(42)连接有用于在第一衰变池(2)或第二衰变池(3)内部液位高度高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的警示装置(45)以及用于显示和操作的触摸显示模块(4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数据存储单元(46),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基于数据存储单元(46)中的数据自动生成表格的表格生成单元以及基于工作状态进行工作状态模拟的动画模拟模块(462),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用于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无线通信模块(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42)包括阈值设定模块(48),所述阈值设定模块(48)用于设置第一衰变池(2)、第二衰变池(3)以及排出管道的排放标准阈值,所述阈值设定模块(48)包括身份识别模块(481),所述身份识别模块(481)用于在修改阈值前对修改者身份进行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设备进行参数设定;

放射性污水经收集水管(11)收集至污水收集池(1)中收集;同时液位检测装置(41)对污水收集池(1)内的污水液位高度进行检测;

在污水收集池(1)内的污水高度高于预设值时,第一输送泵(12)工作,将污水输送至第一衰变池(2)进行衰变;

污水收集池(1)继续对污水进行收集,待污水高度再次高于预设值时,第二输送泵(13)工作,将污水输送至第二衰变池(3)进行衰变;

第一衰变池(2)内的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检测到污水的水质低于排放阈值,则第一排放泵(21)工作,将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同时放射检测探头(433)对排水管道内排出的污水放射性强度进行检测,当放射性强度高于排放阈值,则控制第一排放泵(21)停机;

第二衰变池(3)内的污水质量检测装置(43)检测到污水的水质低于排放阈值,则第二排放泵(31)工作,将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同时放射检测探头(433)对排水管道内排出的污水放射性强度进行检测,当放射性强度高于排放阈值,则控制第二排放泵(31)停机;以及,

交替对第一衰变池(2)和第二衰变池(3)进行清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设备进行参数设定包括:

通过身份识别模块(481)验证设定者的身份;

通过阈值设定模块(48)设置液位高度参数;以及,

通过阈值设定模块(48)设定污水排放标准阈值。

说明书

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性废水处理是指为了改变放射性废物的物理和化学状态的操作过程,包括收集、浓缩、固化、贮存以及废物的转运等。放射性废水主要来自核反应堆,铀矿开采,核研究机构的同位素实验室,应用放射性物质的医疗、工业或其他实验室,接触放射性材料的工作人员所用的防护服装的洗涤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核医学诊断设备SEPCT、PET/CT等的使用,以及肿瘤等疾病的放射免疫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碘治疗等,医用同位素使用越来越多。国家法规严格规定,医院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物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固定放射性废物需要专门存放,放射性废水要引入到专用污水处理池中静置10个半衰期后才能按普通医疗废水进入医院下水道。

相关技术中,存在申请号为CN20191045614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污水处理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放射性污水处理池,包括搅拌箱,搅拌箱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搅拌箱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下水口,下水口的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阀门,搅拌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架,多个固定架以下水口为圆心均匀分布于搅拌箱底部,多个固定架远离搅拌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沉淀箱。通过搅拌箱、沉淀箱、过滤箱等的使用,可以经过化学沉淀、过滤等步骤将放射性污水内含有放射性的不溶性混合物与可溶性重金属离子从污水中清理出来,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净化耗时短,适用于各种工厂及医院等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一般医院或者工厂往往会配备一套放射性污水处理池,而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放射性污水处理池进行清理清洁时则无法对产生的放射性污水进行处理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污水处理池清理清洁时无法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所述污水收集池连通有收集水管;所述污水收集池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一衰变池中的第一输送泵和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二衰变池中的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一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一排放泵,所述第二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二排放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水管对院区所有放射性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收集池中,然后在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收集至预设高度时控制第一输送泵将污水机械输送进第一衰变池中进行衰变;在第一衰变池衰变的过程中,污水收集池继续对污水进行收集,然后再将污水输送至第二衰变池中,从而通过两个衰变池交替轮换使用,从而能够在其中一个衰变池需要清理或者清洁时能够换用另一个衰变池,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因衰变池处理而导致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几率;而通过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对污水处理的输送进行控制。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收集池中的液位检测装置和连接于液位检测装置的中央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连接于中央控制装置以在污水收集池内液位高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第一输送泵将污水输送至第一衰变池或控制第二输送泵将污水输送至第二衰变池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检测装置的设置便于对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并将液位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在液位高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第一输送泵启动或第二输送泵启动,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将污水输送至第一衰变池或者第二衰变池中进行衰变处理。

优选的,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污水收集池顶壁的超声波液位探测装置、设置在污水收集池侧壁的浮球液位控制装置以及或门,所述超声波液位探测装置和浮球液位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或门的输入端,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连接与中央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液位探测装置能够自污水收集池顶部对液位高度进行检测,而浮球液位控制装置能够在污水收集池侧壁对液位高度进行控制,而或门的设置则在超声波液位探测装置和浮球液位控制装置有其中一个超过预设值时即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液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证了液位不会超过预设值。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污水质量检测装置,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连接于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第一排放泵和第二排放泵以在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中的水质达到标准时进行排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质量检测装置能够对第一衰变池或第二衰变池处理之后的污水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控制污水在污水质量高于预设值时控制第一排放泵启动或者第二排放泵启动,第一排放泵将第一衰变池中的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第二排放泵将第二衰变池池中的污水排入排水管道,从而保证了对输出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控。

优选的,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内的衰变时间记录装置,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内的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排放泵的输出端和第二排放泵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排出管道,所述污水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排出管道上的放射检测探头,所述放射检测探头用于检测从排水管道输出至排水系统的污水的放射性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衰变时间记录装置能够记录污水在第一衰变池或第二衰变池内的衰变时间,而水质检测装置能够对污水中的水体活度进行检测,当水体活度低于预设值时,中央控制装置才允许第一排放泵或者第二排放泵启动工作;而排出管道上安装的放射检测探头能够对输出第一衰变池或第二衰变池的污水放射性强度进行检测,在放射性强度超标时立刻控制第一排放泵或者第二排放泵停机,从而保证了排出污水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内部分别设置有液位高度预警模块,所述中央控制装置连接有用于在第一衰变池或第二衰变池内部液位高度高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的警示装置以及用于显示和操作的触摸显示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高度预警模块能够对第一衰变池或第二衰变池内部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控制警示装置在液位高度高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并在触摸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而触摸显示模块能够对报警数据进行显示的同时还能够输入数据,实现对中央控制装置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数据存储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基于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自动生成表格的表格生成单元以及基于工作状态进行工作状态模拟的动画模拟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有用于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无线通信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存储单元能够对每天中央控制装置处理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备调用;而表格生成模块能够以时间为坐标轴,基于放射性强度以及排水的时间、次数等输出表格,从而便于直接导出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动画模拟模块能够对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直观清晰地了解到系统的工作状态;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系统的工作状态传输给操作人员的移动终端,并且能够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远程控制命令,从而实现远程监控。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阈值设定模块,所述阈值设定模块用于设置第一衰变池、第二衰变池以及排出管道的排放标准阈值,所述阈值设定模块包括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在修改阈值前对修改者身份进行识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阈值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液位高度和排出管道排出的污水的放射性强度阈值进行设定,而由于这些阈值专业度较强,会影响排出的污水是否产生污染,因而需要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只有身份识别通过之后才允许进行修改,从而降低了随意修改的几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

对设备进行参数设定;

放射性污水经收集水管收集至污水收集池中收集;同时液位检测装置对污水收集池内的污水液位高度进行检测;

在污水收集池内的污水高度高于预设值时,第一输送泵工作,将污水输送至第一衰变池进行衰变;

污水收集池继续对污水进行收集,待污水高度再次高于预设值时,第二输送泵工作,将污水输送至第二衰变池进行衰变;

第一衰变池内的污水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污水的水质低于排放阈值,则第一排放泵工作,将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同时放射检测探头对排水管道内排出的污水放射性强度进行检测,当放射性强度高于排放阈值,则控制第一排放泵停机;

第二衰变池内的污水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污水的水质低于排放阈值,则第二排放泵工作,将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同时放射检测探头对排水管道内排出的污水放射性强度进行检测,当放射性强度高于排放阈值,则控制第二排放泵停机;以及,

交替对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进行清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控制装置在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收集满时控制第一输送泵将污水输送进第一衰变池或控制第二输送泵将污水输送进第二衰变池进行衰变;由于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交替轮换使用,因而即使有一个衰变池需要清理和清洁,污水处理也不会因此而中断,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对设备进行参数设定包括:

通过身份识别模块验证设定者的身份;

通过阈值设定模块设置液位高度参数;以及,

通过阈值设定模块设定污水排放标准阈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保证了比较的基准值能够进行调节和更改,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运行。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污水收集池、第一衰变池、第二衰变池、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一排放泵和第二排放泵相配合的技术,从而通过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交替轮换使用,以保证污水在第一衰变池或第二衰变池清理清洁时还能保持处理的效果;

2.通过采用液位检测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和污水质量检测装置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对污水处理进行自动控制的效果;

3.通过采用高度预警模块、触摸显示模块、警示装置、数据存储单元、表格生成模块、动画模拟模块、阈值设定模块和身份识别模块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以及远程监控的效果。

发明人 (劳伟康;俞文达;张剑洪;黄前德;徐志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