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设备

发布时间:2021-2-20 9:40:5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222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IPC分类号 C02F3/28;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相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和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有氢气瓶,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出水管连接真空泵,所述反应箱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反应腔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分配孔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氢自养和异养反硝化结合对含盐废水中的总氮去除效果良好且污泥产生量少的装置。

3.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箱(1),所述反应箱(1)内设有反应腔(101),所述反应腔(10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和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6),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通过进气管(4)连接有氢气瓶(5),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6)通过出水管(7)连接真空泵(8),所述反应箱(1)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口(102),所述反应腔(101)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分配孔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配孔板(2)内侧设有进水分配腔(201),所述进水分配孔板(2)底端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配水孔(202),所述进水口与进水分配腔(201)相连通,所述进水分配腔(201)与配水孔(20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包含第一安装框架和若干组均匀分布的第一纤维膜丝,所述第一纤维膜丝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框架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框架上端设有与第一纤维膜丝相连通的进气腔,且第一安装框架顶端前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气管(4)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安装孔上,所述进气管(4)与进气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膜丝具有透气不透水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6)包含第二安装框架和若干组均匀分布的第二纤维膜丝,所述第二纤维膜丝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框架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上端设有与第二纤维膜丝相连通的进水腔,且第二安装框架顶端前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出水管(7)固定连接在该第二安装孔上,所述出水管(7)与进水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膜丝具有透水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8)电性连接有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01)底端接种有耐盐活性污泥和耐盐脱氮复合菌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01)内部悬浮有微生物,且部分微生物附着于第一纤维膜丝和第二纤维膜丝。

说明书

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相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农业、生活、工业废水以及饮用水源等各种水体中的氮元素含量均不断上升,其中硝酸盐氮污染较为普遍,造成的危害也较严重,对硝酸盐氮的研宄处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高浓度硝态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如制药、钢铁、化肥生产、肉类加工、电子元件等行业,这些企业的生产排放废水具有高硝态氮与低C/N比等特点,如果处理未达标排放将会对附近水域造成严重污染。

硝态氮中的硝酸根离子可与自然界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或者在废水进入水体后经硝化细菌的作用变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常见的硝酸盐种类有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铈、硝酸铅、硝酸钙等。硝酸盐氮可以跟随水体循环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和动植物体内,随着时间的増长,会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甚至整个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

水体中氮含量增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会过度繁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赤潮现象发生,水体浊度增加且气味难闻,造成水体中大量动植物死亡。藻类和鱼虾的尸体腐烂之后又会导致水体质量继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现象的湖泊己经占到总调查数量的77%。

由于硝态氮具有严重危害,所以研究人员一直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的脱氮技术包括有物理化学方法,有生物法。而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最有研究前景的是生物法,因为生物法所使用的微生物分布广泛,易培养易繁殖,对不同的处理环境都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较,生物法的成本也较低,不需要特殊构筑物,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003537.3公开的一种MBR膜生物脱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进口的容器,该容器内具有容置腔室,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多个隔板,而该多个隔板将容置腔室依次分隔呈缺氧池、硝化池及MBR膜池,所述三个池内均设置有用于环境监测的氧参数测试探针,所述缺氧池与容器进口连通,所述缺氧池与硝化池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结构,而所述MBR膜池内设置有抽吸结构。此实用新型采用MBR膜结合生物法的联合应用,非常稳定地创造利用生物脱氮原理营造出稳定的生物脱氮条件,并满足更大的冲击负荷,实现对氨氮的稳定去除,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但是现有技术的生物脱氮装置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装置对碳源需求较高,在碳源不足时,会出现反硝化效果不佳,异养系统污泥长生量大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理想的脱氮效果。

而且这一缺陷也是困扰脱氮装置研究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现有技术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膜生物脱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碳源需求不高、污泥产生量少的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此装置弥补了碳源不足导致的传统异养反硝化反应不完全,出水硝态氮浓度高,总氮不达标的问题,很好的实现了去除废水中的总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盐废水的膜生物脱氮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和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有氢气瓶,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出水管连接真空泵,所述反应箱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反应腔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分配孔板。

优选的,所述进水分配孔板内侧设有进水分配腔,所述进水分配孔板底端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配水孔,所述进水口与进水分配腔相连通,所述进水分配腔与配水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包含第一安装框架和若干组均匀分布的第一纤维膜丝,所述第一纤维膜丝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框架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框架上端设有与第一纤维膜丝相连通的进气腔,且第一安装框架顶端前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安装孔上,所述进气管与进气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膜丝具有透气不透水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包含第二安装框架和若干组均匀分布的第二限位膜丝,所述第二纤维膜丝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框架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上端设有与第二纤维膜丝相连通的进水腔,且第二安装框架顶端前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该第二安装孔上,所述出水管与进水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膜丝具有透水性。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电性连接有电源。

优选的,所述反应腔底端接种有耐盐活性污泥和耐盐脱氮复合菌剂。

优选的,所述反应腔内部悬浮有微生物,且部分微生物附着于第一纤维膜丝和第二纤维膜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氢气瓶通过进气管往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注入氢气,氢气通过第一纤维膜丝进入废水中并将废水中的硝态氮、亚硝态氮还原为氮气,通过氢自养反硝化能够很好的去除废水中的总氮并控制污泥的产生;通过反应腔底端接种的耐盐活性污泥和耐盐脱氮复合菌剂并配合反应腔内部悬浮的微生物能够很好的对废水进行异养反硝化脱氮处理。氢气的通入去除了装置中的氧化性气体,有利于为异养反硝化创造缺氧环境,同时设置的进水分配孔板能够均匀的分配废水,避免装置中出现短流和死区以及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过滤出流集中情况的出现。

发明人 (唐婧;徐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