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2-4-30 8:07: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10.29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微生物厌氧发酵池、曝气池和出水池,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密封设置,微生物厌氧发酵池顶部设有投放促进液的添料口和回收沼气的吸附装置一与沼气收集装置;所述曝气池的底部设有进气装置,曝气池的顶部设有吸附装置二;所述出水池内部设有用于过滤污水的陶瓷过滤膜,本实用新型将污水通过沉淀池逐步沉淀过滤后,进入微生物厌氧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将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气进行收集,微生物厌氧发酵后的污水通入曝气池进行有氧反应,最后通过陶瓷过滤膜过滤,得到可直接排放的水,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可连续进行,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清理维护便捷等优点。

1649213686.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1)、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曝气池(3)和出水池(4),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设置在沉淀池(1)的后端并与沉淀池(1)连接,所述曝气池(3)设置在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的后端并与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连接,所述出水池(4)设置在曝气池(3)后端并与曝气池(3)连接;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密封设置,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顶部设有投放促进液的添料口(21)和回收沼气的吸附装置一(5)与沼气收集装置(6);所述曝气池(3)的底部设有进气装置,曝气池(3)的顶部设有吸附装置二(7);所述出水池(4)内部设有用于过滤污水的陶瓷过滤膜(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1)内腔包括两块固定在沉淀池(1)上方的上隔板(121)和一块固定在沉淀池(1)下方的下隔板(122),所述下隔板(122)上端通过过滤网一(13)与沉淀池(1)上端连接,下隔板(122)和过滤网一(13)使沉淀池(1)内腔形成第一沉淀腔(161)和第二沉淀腔(162),所述第一沉淀腔(161)和第二沉淀腔(162)的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滑道(18),所述第一沉淀腔(161)底部设有排污泵一(19),进水管(11)设置在第一沉淀腔(161)的上端;所述第二沉淀腔(162)底部设有排污泵二(17),第二沉淀腔(162)的上端设有通过过滤网二(14)隔离出的出水腔(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内部设有过滤网三(22),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的进水端设置在过滤网三(22)的下方,出水端设置在过滤网三(22)的上方,微生物厌氧发酵池(2)的底部还设有排污泵三(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器(31)和鼓风机(32),所述气体分布器(31)上设有均布的出气孔(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水池(4)内腔设有隔离安装架(43),所述隔离安装架(43)将出水池(4)隔离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陶瓷过滤膜(42)为圆管结构,且数量为多根,陶瓷过滤膜(42)的下端安装在隔离安装架(43)上,其下端伸入出水池(4)的下腔体内,其上端固定在出水池(4)的上腔体顶部,并且密封设置,水泵(41)与出水池(4)下腔体连通,出水管(44)设置出水池(4)上方并与上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吸附装置一(5)内由碱性吸附层(51)和活性炭吸附层一(52)组成,所述吸附装置二(7)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二(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网二(14)的目数大于过滤网一(13)的目数。

说明书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对COD浓度高达30000mg/L-100000mg/L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是当今国内外环保界的技术难题,早期用清水稀释后再处理的方法是简单的表面上可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方法,但其污染总量是并未削减,且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造价昂贵。浓缩后燃烧的方法虽然可行,但造价更高、运行费用亦更高,甚不受用户欢迎。因此,人们对运行成本低的生化方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寄于厚望,但近年来虽有进步却未有技术突破。随着我国食品加工、化工、医药、化妆品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对环保要求和督管力度的加大,这些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和回用的技术正受到业界的重视,因此怎样较佳的实现污水处理,尤其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在目前该领域是研究的重点,现有技术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废水,但现有技术处理的效率不高,处理过程,对于一些中间产物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微生物厌氧发酵池、曝气池和出水池,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设置在沉淀池的后端并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曝气池设置在微生物厌氧发酵池的后端并与微生物厌氧发酵池连接,所述出水池设置在曝气池后端并与曝气池连接;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密封设置,微生物厌氧发酵池顶部设有投放促进液的添料口和回收沼气的吸附装置一与沼气收集装置;所述曝气池的底部设有进气装置,曝气池的顶部设有吸附装置二;所述出水池内部设有用于过滤污水的陶瓷过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腔包括两块固定在沉淀池上方的上隔板和一块固定在沉淀池下方的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上端通过过滤网一与沉淀池上端连接,下隔板和过滤网一使沉淀池内腔形成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所述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的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滑道,所述第一沉淀腔底部设有排污泵一,进水管设置在第一沉淀腔的上端;所述第二沉淀腔底部设有排污泵二,第二沉淀腔的上端设有通过过滤网二隔离出的出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厌氧发酵池内部设有过滤网三,微生物厌氧发酵池的进水端设置在过滤网三的下方,出水端设置在过滤网的上方,微生物厌氧发酵池的底部还设有排污泵三。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器和鼓风机,所述气体分布器上设有均布的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池内腔设有隔离安装架,所述隔离安装架将出水池隔离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陶瓷过滤膜为圆管结构,且数量为多根,陶瓷过滤膜的下端安装在隔离安装架上,其下端伸入出水池的下腔体内,其上端固定在出水池的上腔体顶部,并且密封设置,水泵与出水池下腔体连通,出水管设置出水池上方并与上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一内由碱性吸附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一组成,所述吸附装置二内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二,碱性吸附层中放置的是碱性固体吸附剂,将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掉,活性炭吸附层可将沼气中的一些异味吸附掉。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二的目数大于过滤网一的目数,通过设置两个过滤网,逐步对污水中的固体物质过滤,相比一个过滤网,其污水通过的效果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污水通过沉淀池逐步沉淀过滤后,进入微生物厌氧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将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气进行收集,微生物厌氧发酵后的污水通入曝气池进行有氧反应,最后通过陶瓷过滤膜过滤,得到可直接排放的水,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可连续进行,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清理维护便捷等优点。

(发明人:张茜;邹大鹏;唐冠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