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系统

发布时间:2023-3-30 10:57: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3.18

申请日:2021.12.17

分类号:C02F1/4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储水机构,用于将所述储水机构内的水转化为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化机构,以及用于将微纳米气泡水转化为微纳米磁化水的磁化机构。本发明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通过利用气泡化机构将水转化为微纳米气泡水,再利用磁化机构将微纳米气泡水转化为微纳米磁化水。微纳米磁化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自由氢基,和氢氧基,使水的自由活性增强,形成小分子量能量团的水。可应用于混凝土预拌水的加工,免化学剂洗涤,高等级农业生产,渔业养殖,污水曝气处理,工业水软化处理,医疗卫生领域等。

1.jpg

权利要求书

1.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机构(6),用于将所述储水机构(6)内的水转化为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化机构(1),以及用于将微纳米气泡水转化为微纳米磁化水的磁化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化机构(1)包括补水泵(11),高压溶气泵(12),以及涡流发生器(13),所述涡流发生器(13)将经所述高压溶气泵(12)溶入空气的水进行切割,以产生微纳米气泡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泵(11)与所述高压溶气泵(12)之间设有过滤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滤笼(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溶气泵(12)与所述涡流发生器(13)之间设有压力调节机构(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4)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高压溶气泵(12)输出压力的调压阀(41),以及用于检测所述调压阀(41)输出压力的压力表(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机构(2)包括量子低频磁化器(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机构(2)还包括纳米曝气盘(22),所述量子低频磁化器(21)转化出的微纳米磁化水经过所述纳米曝气盘(22)进行释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机构(5),所述回流机构(5)包括连接所述调压阀(41)输出端的脉冲电磁阀(51),以及连接所述脉冲电磁阀(51)并为所述高压溶气泵(12)注入空气的射流阀(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5)还包括与所述射流阀(52)连接的气体流量计(53)。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纳米气泡水已经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储水机构,用于将所述储水机构内的水转化为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化机构,以及用于将微纳米气泡水转化为微纳米磁化水的磁化机构。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气泡化机构包括补水泵,高压溶气泵,以及涡流发生器,所述涡流发生器将经所述高压溶气泵溶入空气的水进行切割,以产生微纳米气泡水。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补水泵与所述高压溶气泵之间设有过滤机构。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笼。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高压溶气泵与所述涡流发生器之间设有压力调节机构。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高压溶气泵输出压力的调压阀,以及用于检测所述调压阀输出压力的压力表。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磁化机构包括量子低频磁化器。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磁化机构还包括纳米曝气盘,所述量子低频磁化器转化出的微纳米磁化水经过所述纳米曝气盘进行释放。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还包括回流机构,所述回流机构包括连接所述调压阀输出端的脉冲电磁阀,以及连接所述脉冲电磁阀并为所述高压溶气泵注入空气的射流阀。

如上所述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所述回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射流阀连接的气体流量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量子磁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通过利用气泡化机构将水转化为微纳米气泡水,再利用磁化机构将微纳米气泡水转化为微纳米磁化水。微纳米磁化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自由氢基,和氢氧基,使水的自由活性增强,形成小分子量能量团的水。可应用于混凝土预拌水的加工,免化学剂洗涤,高等级农业生产,渔业养殖,污水曝气处理,工业水软化处理,医疗卫生领域等。

(发明人:付习文;张子庚;张汉威;侯莉民)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