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3-7-21 10:35:0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6.10

申请日:2022.03.10

分类号:B01D21/02(2006.01)I;B01D21/2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污组件,沉砂池的四纵侧外表面等邻分列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收集溅扬污水的集污组件,集污组件包括有:上壳、下壳、可以引导污水收集并防止外溢的引污组件和可以吸收污水的吸污组件;沉砂池的四纵侧外表面等邻分列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上壳;上壳的左右两端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壳;上壳的内部上至中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引污组件;上壳的内部右下端至下壳的内部右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吸污组件。该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可以起到使沉砂池外具备集污功能,在将水性涂料污水注入沉砂池内时,即便不慎发生溅液,也不会使沉砂池内的污水四处外溢,保证了污水处理作业环境的清洁度的作用。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砂池(1),所述沉砂池(1)连通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安装有调节池(3),所述调节池(3)安装有沉淀池(4),所述沉淀池(4)安装有储存池(5);集污组件(6),所述沉砂池(1)安装有若干个可以收集溅扬污水的集污组件(6),所述集污组件(6)包括有:上壳(7)、下壳(8)、可以引导污水收集并防止外溢的引污组件(9)和可以吸收污水的吸污组件(10);所述沉砂池(1)安装有若干个上壳(7);所述上壳(7)安装有下壳(8);所述上壳(7)安装有引污组件(9);所述上壳(7)安装有吸污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7)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前后封闭的字母“H”形状,所述上壳(7)安装有呈水平方向的横板,所述横板开设有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8)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的圆形状,所述下壳(8)的分别开设有左入口和右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污组件(9)包括有:上转轴(11),所述上壳(7)安装有上转轴(11);上转板(12),所述上转轴(11)安装有上转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污组件(9)还包括有:限位板(13),所述上转板(12)安装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外凸、右内凹的短弧条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污组件(9)还包括有:上气囊(14),所述限位板(13)安装有上气囊(14),所述上气囊(1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角为37°的扇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组件(10)包括有:下气囊(15),所述下壳(8)与所述上壳(7)之间嵌装有下气囊(15),所述下气囊(15)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53°的扇形状,所述下气囊(15)开设有出口,所述下气囊(15)预装有生石灰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组件(10)还包括有:隔板(16),所述下壳(8)安装有呈上下竖直方向的隔板(16),所述隔板(16)开设有弧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组件(10)还包括有:下转轴(17),所述隔板(16)与所述下壳(8)之间安装有下转轴(17);下转板(18),所述下转轴(17)安装有下转板(18),所述下转板(18)的外观呈右外凸、左内凹的长弧条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组件(10)还包括有:插板(19),所述下转板(18)安装有插板(19),所述插板(19)的外观呈顶内凹、底外凸的短弧条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沉砂池,所述沉砂池的左端底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端尾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储存池;

集污组件,所述沉砂池的四纵侧外表面等邻分列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收集溅扬污水的集污组件,所述集污组件包括有:上壳、下壳、可以引导污水收集并防止外溢的引污组件和可以吸收污水的吸污组件;

所述沉砂池的四纵侧外表面等邻分列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上壳;

所述上壳的左右两端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壳;

所述上壳的内部上至中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引污组件;

所述上壳的内部右下端至所述下壳的内部右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吸污组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前后封闭的字母“H”形状,所述上壳的左右内壁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呈水平方向的横板,所述横板的左至右端之间位置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的圆形状,所述下壳的左右两端中偏上部外表面分别同所述上壳的左右两端底侧外表面固定贴合,所述下壳的左右两端上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左入口和右入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污组件包括有:

上转轴,所述上壳的内部右上端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上转轴,所述上转轴位于所述上壳的横板的底侧外表面右端尾部位置,所述上转轴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上壳的前后内壁右上端位置;

上转板,所述上转轴的左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上转板,所述上转板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上转板的左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贴合于所述上壳的左内壁上端表面,所述上转板的顶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紧密封闭所述上壳的横板的通槽底端出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污组件还包括有:

限位板,所述上转板的底侧外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外凸、右内凹的短弧条形状,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外表面可同所述下壳的右侧上端外表面相切,所述限位板的底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所述下壳之间存有距离。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引污组件还包括有:

上气囊,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外表面与所述上转板的底侧右端外表面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上气囊,所述上气囊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角为37°的扇形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污组件包括有:

下气囊,所述下壳的右侧上端外表面与所述上壳的右内壁下端外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下气囊,所述下气囊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53°的扇形状,所述下气囊的左侧外表面同所述上气囊的底侧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下气囊的右端底部尾端部分嵌设于所述下壳的右入口内,所述下气囊的右端底部位置开设有出口,所述下气囊的内部位置预装有生石灰粉末。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污组件还包括有:

隔板,所述下壳的内部右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呈上下竖直方向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底两侧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壳的顶底内壁中偏右端表面,所述隔板的上端位置斜向开设有左右贯穿且左高右低的弧槽,所述弧槽的左端入口位置高于所述下壳的左入口顶端位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污组件还包括有:

下转轴,所述隔板的右侧外表面顶端与所述下壳的右内壁上端之间夹角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下壳的前后内壁右上端位置;

下转板,所述下转轴的右侧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下转板,所述下转板的外观呈右外凸、左内凹的长弧条形状,所述下转板的右侧上端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所述下壳的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所述下转板的右端底部尾端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紧密嵌入于所述右壳的右入口底端位置而封闭所述下气囊的出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污组件还包括有:

插板,所述下转板的左侧上端外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外观呈顶内凹、底外凸的短弧条形状,所述插板可同所述隔板的弧槽对接,所述插板的左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所述隔板的弧槽之间存有距离。

有益效果:

1.该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有集污组件,利用杠杆、热胀冷缩和负压原理,在将水性涂料污水注入沉砂池内时,若不慎发生溅液,溅扬出的污水会首先落入集污组件的上壳上端区域的横板通槽内,接着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集污组件的引污组件发生形变活动,以将污水向下导入,并经集污组件的下壳的左入口导入下壳内部左端区域陆续收集;在此过程中,在负压原理的作用下,使集污组件的吸污组件发生形变活动,以将其内预装的吸污物料向下经下壳的右入口导入下壳内部右端区域陆续收集;待下壳内部左端区域的污水逐渐收集满时,该部分污水会经吸污组件流入下壳内部右端区域,与之前落入的吸污物料发生接触被吸收,同时释放出高温热量;该高温热量向上传至引污组件上,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使引污组件发生反向形变活动归位,以继续封闭上壳的横板通槽,防止下壳内收集的污水外溢;如此在多个集污组件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溅扬污水的收集;

2.该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有引污组件,利用杠杆和热胀冷缩原理,当沉砂池内未发生溅液时,引污组件的上转板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左侧外表面静止贴合于上壳的左内壁上端表面,其顶侧外表面紧密封闭上壳的横板的通槽底端出口;引污组件的限位板的底侧外表面同下壳之间存有距离;引污组件的上气囊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但当沉砂池内发生溅液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污水落入上壳上端区域的横板通槽内时,该污水会赋予上转板向下的压力,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上转板发生向下的逆时针转动,以打开横板通槽的底端出口,将该污水导下至上壳下端区域,并紧接经下壳的左入口导入下壳内左端区域内收集;同时,限位板随上转板发生向下转动时,会逐渐朝下壳右上侧表面靠近,并最终与吸污组件发生接触,以使其导出吸污物料;待下壳内的收纳空间即将饱和之际,该部分导出的吸污物料与污水发生接触,释放出高温热量,该部分高温热量向上传至上气囊的表面,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使上气囊受热逐渐发生膨胀,并逐渐赋予上转板向上的浮力,最终使上转板发生反向顺时针转动归位,以继续封闭上壳横板的通槽,防止下壳内收集的污水外溢;如此以实现对污水的引导收集并防止外溢,以便集污;

3.该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有吸污组件,利用负压和杠杆原理,当沉砂池内未发生溅液时,吸污组件的下气囊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其内的生石灰粉末未外溢;吸污组件的下转板的右侧上端外表面同下壳的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其右端底部尾端部分紧密嵌入于右壳的右入口底端位置而封闭下气囊的出口;吸污组件的插板的左侧外表面同吸污组件的隔板的弧槽之间存有距离;但当沉砂池内发生溅液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限位板随上转板发生向下转动时,会对下气囊进行挤压,在负压原理的作用下,使下气囊内的空气向下冲开下转板的束缚,进而开启下气囊的出口,将生石灰粉末向下导出至下壳右端区域内,并同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下转板发生顺时针转动,以将下转板下的插板插入隔板的弧槽内,防止落入的生石灰粉末进入隔板左侧与污水发生接触;待污水于下壳内部左端区域收集满之前,污水的水位线会涨至隔板左侧上的弧槽左端入口处,并此弧槽向内流入,推动插板向右滑出弧槽,以将污水导入下壳右端区域内,与先前落入的生石灰粉末发生接触被其吸收,并同时释放出高温热量;如此以实现对污水的吸收,便于集污;

4.综上所述,该种水性涂料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集污组件、引污组件和吸污组件等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使沉砂池外具备集污功能,在将水性涂料污水注入沉砂池内时,即便不慎发生溅液,也不会使沉砂池内的污水四处外溢,保证了污水处理作业环境的清洁度。

(发明人:陈广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