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0.11
申请日:2022.07.26
分类号:C02F1/44(2006.01)I;B01D65/02(2006.01)I;B01D61/1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包括罐体、封盖和出水阀,所述罐体安装有承托板、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底部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罐体与所述排气槽之间及所述排气槽外侧上部均设有透气孔,所述罐体安装有进气管、进气阀、曝气器、进水管、进水阀、药剂管和排污阀;所述承托板固定安装有膜封头,所述膜封头固封安装有膜丝组;本发明通过曝气使膜丝在罐体内强烈抖动,起到防止膜丝污泥聚积,预防膜丝堵塞,延长使用寿命,本装置兼备帘式膜和筒式膜优势,运行安全可靠、占地省、安装简便,易于自动化管理,十分适合城市、农村自来水厂水质提升设备改造等供水项目中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包括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通过法兰安装有封盖(1),所述封盖(1)顶部设有出水阀(16),所述罐体(2)安装有承托板(3),所述罐体(2)安装有排气槽(4),所述罐体(2)与所述排气槽(4)之间及所述排气槽(4)外侧上部均设有透气孔(6),所述排气槽(4)底部连接有与所述罐体(2)底部连通的回流管(7);所述罐体(2)底部安装有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安装有进气阀(12),所述进气管(13)连通安装有曝气器(14),所述罐体(2)底部安装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安装有进水阀(15),所述进水管(11)连通安装有带有药剂阀的药剂管(18),所述罐体(2)底部安装有排污阀(17);所述承托板(3)固定安装有膜封头(8),所述膜封头(8)固封安装有膜丝组(9),所述膜丝组(9)悬挂在所述罐体(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4)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挡水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为半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为不锈钢罐体或玻璃钢罐体或高强度塑料罐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4)为不锈钢排气槽或玻璃钢排气槽或高强度塑料排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14)为刚玉曝气器或橡胶膜式曝气器或穿孔管曝气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组(9)由若干条中空纤维管集组而成,一头中空纤维管用环氧胶封固在所述膜封头(8)中,而纤维管口露出环氧胶封层口,下端纤维管口用封胶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维护窗(15)。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式超滤净水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通过法兰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顶部设有出水阀,所述罐体安装有承托板,所述罐体安装有排气槽,所述罐体与所述排气槽之间及所述排气槽外侧上部均设有透气孔,所述排气槽底部连接有与所述罐体底部连通的回流管;
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安装有进气阀,所述进气管连通安装有曝气器,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连通安装有带有药剂阀的药剂管,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排污阀;
所述承托板固定安装有膜封头,所述膜封头固封安装有膜丝组,所述膜丝组悬挂在所述罐体内部。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气槽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挡水板,这样的设计,能有效起到阻挡水汽的效果,使水汽滴落在排气槽中,由回流管返回罐体中。
进一步限定,所述封盖为半圆封盖,这样的设计,扩大内部使用空间。
进一步限定,所述罐体为不锈钢罐体或玻璃钢罐体或高强度塑料罐体,这样的设计,保证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气槽为不锈钢排气槽或玻璃钢排气槽或高强度塑料排气槽,这样的设计,保证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曝气器为刚玉曝气器或橡胶膜式曝气器或穿孔管曝气器,这样的设计,保证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膜丝组由若干条中空纤维管集组而成,一头中空纤维管用环氧胶封固在所述膜封头中,而纤维管口露出环氧胶封层口,下端纤维管口用封胶堵塞,这样的设计,达到膜分离净化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维护窗,这样的设计,便于对罐体内部的器件进行维护保养。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目前现有超滤经书技术工艺相比,克服了目前帘式膜和筒式膜工艺所存在的不足,兼具有两者之间的优势,是目前农村城镇供水厂提质升级的理想工艺装置。
本发明通过曝气使膜丝在罐体内强烈抖动,起到防止膜丝污泥聚积,预防膜丝堵塞,延长使用寿命,运行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易于自动化管理。
(发明人:邹焕鑫;邹清川;邹振生;杨庆国;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