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智能水下清淤装置

发布时间:2024-7-5 14:39: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1.24

申请日:2021.07.20

分类号:E02F3/88(2006.01)I;E02F5/2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泥清理技术领域,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及其方法。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行进驱动装置、绞头驱动装置、淤泥排开装置和淤泥处理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呈纵向设置;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位于支撑装置后侧下方,行进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该设备行驶移动;所述的绞头驱动装置纵向设置在支撑装置上,且绞头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绞头进行旋转驱动并带动绞头进行升降定位;所述的淤泥排开装置横向设置在支撑装置底部中侧,淤泥排开装置用于将水下淤泥排开;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位于行进驱动装置上,淤泥处理装置用于将水下淤泥进行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升水下清淤效果以及提升水下清淤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行进驱动装置(2)、绞头驱动装置(3)、淤泥排开装置(4)和淤泥处理装置(5);所述的支撑装置(1)呈纵向设置;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板(11)、第二纵向支撑板(12)和横向连接板(13);所述的第一纵向支撑板(11)和所述的第二纵向支撑板(12)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纵向支撑板(11)和第二纵向支撑板(12)的内部设置有纵向滑槽(111);横向连接板(1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纵向支撑板(11)和第二纵向支撑板(12)的底部;第一纵向支撑板(11)和第二纵向支撑板(12)的后部内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2)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4)的下方;行进驱动装置(2)用于带动该设备行驶移动;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行进马达和第二进行马达;所述的第一行进马达和第二进行马达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架(14)下方;所述的绞头驱动装置(3)纵向设置在支撑装置(1)上,且绞头驱动装置(3)包括绞头旋转驱动组件、绞头升降组件和绞头(36);所述的绞头(36)与所述的绞头旋转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绞头升降组件与绞头旋转驱动组件升降活动连接;所述的绞头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绞头升降支架(31)和绞头升降油缸(32);绞头升降组件包括绞头支撑板(33)、绞头马达(34)和绞头转轴(35);所述的绞头升降支架(31)呈矩形框架状;绞头升降支架(31)中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升降滑轮(311),绞头升降支架(31)底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升降滑轮(312);所述的第一升降滑轮(311)和第二升降滑轮(312)位于两个所述的纵向滑槽(111)内;所述的绞头升降油缸(32)的固定部设置在纵向设置在多根支撑横板(15)上;绞头升降油缸(32)的上端移动部与绞头升降支架(31)的顶部固定连接,绞头升降油缸(32)的下端移动部与绞头升降支架(3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绞头支撑板(33)设置在绞头升降支架(31)前侧的底部;绞头支撑板(3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绞头马达(34)安装的安装凸台(331);绞头支撑板(33)上位于安装凸台(331)外圈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止污泥堆积的污泥通孔(332);所述的绞头马达(34)设置在绞头支撑板(33)的安装凸台(331)内,所述的绞头转轴(35)与绞头马达(34)的转轴连接,且绞头转轴(35)的前端穿过安装凸台(331)的前侧与绞头(36)连接;所述的淤泥排开装置(4)横向设置在支撑装置(1)底部中侧,淤泥排开装置(4)用于将水下淤泥排开;所述的淤泥排开装置(4)包括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41)、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42)、淤泥排开马达(43)和淤泥排开转轴(44);所述的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41)和所述的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42)对称设置在支撑装置(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淤泥排开马达(43)横向设置在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41)上;淤泥排开马达(43)的转轴穿过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41)与所述的淤泥排开转轴(44)一端连接,且淤泥排开转轴(44)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42)上;淤泥排开转轴(44)上设置有多组淤泥排开板组(441),且每组淤泥排开板组(441)包括四块淤泥排开板(442);四块淤泥排开板(442)周向规则排列设置在淤泥排开转轴(44)上,且任意相邻的两组上的淤泥排开板(442)插空设置;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5)位于行进驱动装置(2)上,淤泥处理装置(5)用于将水下淤泥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板(13)底部中间设置有辅助行进滚轮(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纵向支撑板(11)和所述的第二纵向支撑板(12)中部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横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41)和所述的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42)之间设置有倾斜支撑板(45);倾斜支撑板(45)向上后方延伸;且倾斜支撑板(45)的顶部设置有纵向的污泥连接板(451);所述的污泥连接板(451)上设置有污泥进料口(4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5)包括污泥泵承重板(51)和污泥泵组件(52);所述的污泥泵承重板(51)水平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4)之间,所述的污泥泵组件(52)前后方向设置在污泥泵承重板(51)上,且污泥泵组件(52)的前部与污泥进料口(452)相连通。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的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通过行进驱动装置(2)上的第一行进马达和第二进行马达带动整台设备进行移动行驶,通过绞头驱动装置(3)上的绞头马达(34)带动绞头(36)进行旋转驱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带动绞头(36)进行升降定位,将前方坚硬的污泥土层绞碎;通过淤泥排开装置(4)上的淤泥排开马达(43)带动淤泥排开转轴(44)进行旋转,在移动的同时将绞碎的淤泥排开,防止出现淤泥堆积导致无法进行移动的状况;通过淤泥处理装置(5)上的污泥泵组件(52)驱动将排开的淤泥进行输送处理,通过自动遥控或手动操控控制单元来完成在水下清淤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清淤设备清淤效果差以及清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该设备通过行进驱动装置便于进行移动行驶,通过绞头驱动装置便于将污泥土层绞碎,通过淤泥排开装置便于将淤泥排开,防止设备堵塞,通过淤泥处理装置便于将污泥进行输送,从而提升整体清淤效率。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该设备包括支撑装置、行进驱动装置、绞头驱动装置、淤泥排开装置和淤泥处理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呈纵向设置;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位于支撑装置后侧下方,行进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该设备行驶移动;所述的绞头驱动装置纵向设置在支撑装置上,且绞头驱动装置包括绞头旋转驱动组件、绞头升降组件和绞头;所述的绞头与所述的绞头旋转驱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绞头升降组件与绞头旋转驱动组件升降活动连接;所述的淤泥排开装置横向设置在支撑装置底部中侧,淤泥排开装置用于将水下淤泥排开;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位于行进驱动装置上,淤泥处理装置用于将水下淤泥进行处理。该设备提升水下清淤效果以及提升水下清淤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板、第二纵向支撑板和横向连接板;所述的第一纵向支撑板和所述的第二纵向支撑板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纵向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纵向滑槽;横向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纵向支撑板和第二纵向支撑板的底部;第一纵向支撑板和第二纵向支撑板的后部内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设置在两个支撑架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行进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行进马达和第二进行马达;所述的第一行进马达和第二进行马达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架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连接板底部中间设置有辅助行进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纵向支撑板和所述的第二纵向支撑板中部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横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绞头驱动装置包括绞头升降支架、绞头升降油缸、绞头支撑板、绞头马达、绞头转轴和绞头;所述的绞头升降支架呈矩形框架状;绞头升降支架中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升降滑轮,绞头升降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升降滑轮;所述的第一升降滑轮和第二升降滑轮位于两个所述的纵向滑槽内;所述的绞头升降油缸的固定部设置在纵向设置在多根支撑横板上;绞头升降油缸的上端移动部与绞头升降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绞头升降油缸的下端移动部与绞头升降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绞头支撑板设置在绞头升降支架前侧的底部;绞头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绞头马达安装的安装凸台;绞头支撑板上位于安装凸台外圈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止污泥堆积的污泥通孔;所述的绞头马达设置在绞头支撑板的安装凸台内,所述的绞头转轴与绞头马达的转轴连接,且绞头转轴的前端穿过安装凸台的前侧与绞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淤泥排开装置包括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淤泥排开马达和淤泥排开转轴;所述的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和所述的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支撑装置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淤泥排开马达横向设置在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上;淤泥排开马达的转轴穿过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与所述的淤泥排开转轴一端连接,且淤泥排开转轴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上;淤泥排开转轴上设置有多块淤泥排开板。

作为优选,第一淤泥排开支撑板和第二淤泥排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倾斜支撑板;倾斜支撑板向上后方延伸;且倾斜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纵向的污泥连接板;所述的污泥连接板上设置有污泥进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泵承重板和污泥泵组件;所述的污泥泵承重板水平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所述的污泥泵组件前后方向设置在污泥泵承重板上,且污泥泵组件的前部与污泥进料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的清淤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通过行进驱动装置上的第一行进马达和第二进行马达带动整台设备进行移动行驶,通过绞头驱动装置上的绞头马达带动绞头进行旋转驱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带动绞头进行升降定位,将前方坚硬的污泥土层绞碎;通过淤泥排开装置上的淤泥排开马达带动淤泥排开转轴进行旋转,在移动的同时将绞碎的淤泥排开,防止出现淤泥堆积导致无法进行移动的状况;通过淤泥处理装置上的污泥泵组件驱动将排开的淤泥进行输送处理,通过自动遥控或手动操控控制单元来完成在水下清淤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智能水下清淤设备,该设备通过第一纵向支撑板和所述的第二纵向支撑板纵向平行对齐设置,通过横向连接板进一步提升了连接强度以及提升支撑固定效果;通过纵向滑槽便于绞头驱动装置进一步进行升降定位,从而进一步提升升降滑动的流畅性。通过支撑架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通过第一升降滑轮和第二升降滑轮在纵向滑槽内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更好的提升升降定位精度,并且也进一步提升升降滑动的流畅性。通过安装凸台便于更好的安装绞头马达,能够提升绞头马达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污泥通孔便于在绞头旋转绞动污泥土层时,能够使绞碎下来的污泥不会堆积在绞头处,能够从污泥通孔下落,能够防止绞头堵住以及还能便于后续的清理。通过淤泥排开马达带动淤泥排开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便于在行驶中将淤泥排开,防止淤泥堆积将道路阻塞,从而使设备无法继续移动。通过多组淤泥排开板组设计能够进一步更好的将淤泥排开,提升淤泥排开效率以及淤泥排开效果。污泥泵组件的前部与污泥进料口相连通,便于使污泥泵组件将污泥进行输送,提升水下清淤效率以及清淤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升水下清淤效果以及提升水下清淤效率。

(发明人:毛佳妮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