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6.11
申请日:2024.04.26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3/32(2023.01)N;C02F3/28(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03/0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自主流入式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池、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一级酸化水解池、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管道连接至村民住宅群,所述清水池连接至储水观赏鱼塘。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依据农村地势和景观设计,在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无需用电,利用装置落差来进行污水处理,有着低能耗、易管理、拥有四季美观植物、处理效果明显等众多优点。通过多层次段道式溢流、平流、潜流布管相结合的构造分布,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尤其适用于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主流入式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池、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一级酸化水解池、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管道连接至村民住宅群,所述清水池连接至储水观赏鱼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池通过潜流布管连接至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格栅,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内投入絮凝剂进行沉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之后还设有分流池;所述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之后增设二级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通过溢流方式连接至一级酸化水解池,所述一级酸化水解池内设置有聚氨酯生物海绵悬浮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酸化水解池通过平流方式连接至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所述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内设置固定床平板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通过潜流布管连接至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所述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下层设置厚度为10~50cm的粗沙层,上层设置厚度为10~30cm的碎石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通过溢流方式连接至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所述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内种植沉水水生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通过潜流布管连接至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所述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内种植挺水植物和/或浮游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
10.根据权利要求2、6或8所述的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布管设置段道式无堵塞反冲洗系统与吸污池井。
发明内容
为降低农村污水处理成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有着低能耗(日常无需用电,采用地势高低落差,污水自主流入式)、易管理、利用土地、拥有四季美观植物、处理效果明显等众多优点。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段道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自主流入式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池、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一级酸化水解池、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管道连接至村民住宅群,所述清水池连接至储水观赏鱼塘。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收集池通过潜流布管连接至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格栅,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内投入絮凝剂进行沉淀。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通过潜流布管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隔渣效率,另一方面在溢流进入一级酸化水解池的过程中可充分的与絮凝剂进行反应,提高颗粒物及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沉淀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之后还设有分流池;所述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之后增设二级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潜流隔渣一级沉淀池通过溢流方式连接至一级酸化水解池,所述一级酸化水解池内设置有聚氨酯生物海绵悬浮填料。通过在酸化水解池内设置聚氨酯生物海绵悬浮填料可有效提高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酸化水解池通过平流方式连接至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所述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内设置固定床平板填料。通过平流设计和固定床平板填料结合可有效提高厌氧菌对有机废水中的碳、氮、磷等元素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被生物进一步分解的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高效生物菌厌氧池通过潜流布管连接至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所述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下层设置厚度为10~50cm的粗沙层,上层设置厚度为10~30cm的碎石层。通过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颗粒污染物的浓度。通过潜流布管连接的方式可显著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沉淀潜流分水池通过溢流方式连接至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所述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内种植沉水水生植物。沉水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效提高水质。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植物吸纳生态池通过潜流布管连接至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所述潜流二级生态植物池内种植挺水植物和/或浮游植物。利用四季植物的根系编造了一张水体砂砾中的自然过滤网,从而达到了微小分子的精细过滤与富有营养物的充分吸收。并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
进一步地,所述潜流布管设置段道式无堵塞反冲洗系统与吸污池井。使得污水在长年累月的处理过程中,如发生有堵塞、回流串水的情况,即可采用高压水泵通过反冲洗系统对各条水道区域进行冲洗进入吸污池井,并可在吸污池井中将盖板打开,用吸污泵将反冲洗后的污泥抽回污水收集池内,从而达到硝化反硝化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依据农村地势和景观设计,日常无需用电,采用地势高低落差,污水自主流入式,具有低能耗、易管理的优点。
(2)本发明通过设计多层次段道式溢流、平流、潜流布管相结合的构造分布,使入池的生活污水能够更充分、更均匀的分布,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3)本发明将居民的生活用水,包括厕所水及生活杂用水(洗澡、洗菜、淘米、洗衣水等)自流收集到污水处理系统后,通过截留、沉淀池、厌氧水解池、人工湿地将污水中CODcr、BOD5、NH3-N、TP等污染物通过微生物菌种降解、组合填料过滤、水生花卉植物根系吸收转化分解和去除,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8918-2002)一级B标准,可用于鱼塘养殖、农田灌溉、景观绿化等。
(发明人:刘保忠;孙宁;杜秋菊;刘保永;冯捷;刘宏毅;刘宏宇;徐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