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

发布时间:2024-10-7 8:23: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4.06.11

申请日:2024.04.02

分类号:B65G33/14(2006.01)I;B65G33/24(2006.01)I;B65G33/26(2006.01)I;B65G47/22(2006.01)I;B65G41/0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本发明涉及污水输送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输送叶片,输送叶片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与传动机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传动机构的外表面与上料机构转动连接,上料机构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料机构的端部与外壳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输送叶片的两侧向内弯曲,弯曲的输送叶片能够将固体垃圾留存在输送叶片内部,实现污水的固液分离,提前将固体垃圾进行筛分,降低后续的处理难度,顶部倾斜设置的底板,使外壳及其内部的零件倾斜,使外壳内部的污水,在重力的影响,受到一个向前的分力,从而降低输送难度,提高输送效率。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该底板(1)的顶部倾斜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支撑板(2);外壳(3),该外壳(3)在底板(1)的顶部倾斜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3)内部的输送装置(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与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远离底板(1)的一侧与外壳(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3)的内壁与输送装置(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装置(4)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其中,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传动机构(42),以及设置在该传动机构(42)靠近底板(1)一侧的连接板(41);输送叶片(43),该输送叶片(43)设置为螺旋状,且所述输送叶片(43)的两侧向内弯曲;上料机构(44),该上料机构(44)设置在传动机构(42)远离底板(1)的一侧;下料机构(46),该下料机构(46)设置在外壳(3)远离上料机构(44)的一侧;所述输送叶片(43)的外表面与外壳(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1)远离底板(1)的一侧与传动机构(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2)的外表面与上料机构(44)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机构(4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构(46)的端部与外壳(3)远离上料机构(44)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2)包括电机(421),所述电机(421)的外表面与连接板(41)远离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21)靠近外壳(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422),且所述转轴(422)与电机(4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2)远离电机(421)的一侧设置有环筒(423),且所述环筒(423)的内壁与转轴(4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叶片(43)靠近电机(421)的一端延伸至环筒(423)的内部,所述环筒(423)的内壁与输送叶片(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环筒(423)的内腔与输送叶片(43)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叶片(43)的间隙处设置有挡板(49),且所述挡板(49)的两端均与输送叶片(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9)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输送叶片(43)的间隙处还设置有连接杆(410),所述连接杆(410)贯穿所有的挡板(49),且所述连接杆(410)的外表面与若干个挡板(49)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叶片(4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板(47),且所述圆板(47)的数量设置有若干组,且每组所述圆板(47)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圆板(4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浸润孔(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4)包括上料筒(441),所述上料筒(441)的设置为锥形,所述上料筒(441)远离环筒(423)的一侧向内弯曲,且所述上料筒(441)靠近环筒(423)的一侧延伸至环筒(42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4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442),所述第一架体(442)靠近环筒(4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444),且所述密封环(444)的外表面与环筒(423)的内壁限位转动,所述上料筒(441)靠近环筒(423)的一侧外表面与密封环(44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架体(442)与密封环(444)的间隔处设置有第二架体(443),所述第二架体(443)的内壁与上料筒(4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架体(443)靠近环筒(42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密封环(444)的外表面上,所述密封环(444)远离上料筒(4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46),且所述支撑座(446)远离密封环(444)的一侧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叶片(43)位于环筒(42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445),且所述导流板(445),远离转轴(422)的一侧与环筒(423)的内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46)包括框体(461),所述框体(461)与外壳(3)远离连接板(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461)的内部设置有筒体(462),且所述筒体(462)的端部与外壳(3)远离连接板(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462)的外表面开设有分离孔(463),且所述分离孔(463)的数量均匀开设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叶片(43)靠近框体(4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64),搅拌轴(46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65),所述搅拌叶(465)倾斜设置,且所述搅拌叶(465)远离搅拌轴(464)的一侧与筒体(462)的内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61)靠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筒(466),所述下料筒(466)内壁逐渐向内褶皱弯曲,所述下料筒(466)的宽度不断减小,且所述下料筒(466)的外表面与框体(461)的内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46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水板(468),且所述下水板(468)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下水板(468)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下水孔(469),所述下水孔(469)的数量设置有若干组,且每组所述下水孔(469)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无轴螺旋输送机,包括:

底板,该底板的顶部倾斜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支撑板;

外壳,该外壳在底板的顶部倾斜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输送装置;

所述底板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与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与输送装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传动机构,以及设置在该传动机构靠近底板一侧的连接板;

输送叶片,该输送叶片设置为螺旋状,且所述输送叶片的两侧向内弯曲;

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设置在传动机构远离底板的一侧;

下料机构,该下料机构设置在外壳远离上料机构的一侧;

所述输送叶片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与传动机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外表面与上料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机构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构的端部与外壳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将污水投入上料机构内部,并启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上料机构对污水进行上料,并带动输送叶片转动,污水进入输送叶片的内部,且由于输送叶片的两侧向内弯曲,弯曲的输送叶片能够在转动时,将固体垃圾留存在输送叶片内部,并被输送叶片带动输送,液态的污水则进入外壳内部,被转动的输送叶片带动沿着外壳输送,从而实现污水的固液分离,提前将固体垃圾进行筛分,降低后续的处理难度,且顶部倾斜设置的底板,使得外壳及其内部的零件均为倾斜设置,使得外壳内部的污水,均在重力的影响,受到一个向前的分力,从而降低输送难度,提高输送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与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靠近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环筒,且所述环筒的内壁与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叶片靠近电机的一端延伸至环筒的内部,所述环筒的内壁与输送叶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环筒的内腔与输送叶片的内部相连通,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环筒转动,环筒带动输送叶片转动,污水通过上料机构内部进入环筒内部,随着环筒的转动,带动其内部的污水运动,并不断进入输送叶片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叶片的间隙处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两端均与输送叶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输送叶片的间隙处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有的挡板,且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若干个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挡板,挡板随着输送叶片转动,从而将污水中的固体废物隔绝在输送叶片内部,而污水则进入外壳的内部,从而完成固体废物的分离,且若干个挡板不断浸入外壳内部的污水中,密度低的固体废物浮起,密度大的则被污水润滑,使得固体废物均能被更好的进行输送,且通过连接杆将所有的挡板串连,能够避免挡板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叶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板,且所述圆板的数量设置有若干组,且每组所述圆板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圆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浸润孔,随着输送叶片的转动,带动圆板转动,从而使外壳内部的污水通过浸润孔进入输送叶片内部,使得输送叶片在任何位置都能够有污水浸入,从而进一步降低输送叶片内部固体废物的运输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设置为锥形,所述上料筒远离环筒的一侧向内弯曲,且所述上料筒靠近环筒的一侧延伸至环筒的内部,将污水注入上料筒内部,污水通过上料筒进入环筒内部,且上料筒设置为锥形,锥形的上料筒能够一次注入更多的污水,且上料筒远离环筒的一侧向内弯曲,能够避免污水在环筒内部运动时,造成上料筒内部的液面不断改变时,避免污水溢出上料筒。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靠近环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且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与环筒的内壁限位转动,所述上料筒靠近环筒的一侧外表面与密封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架体与密封环的间隔处设置有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的内壁与上料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架体靠近环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密封环的外表面上,所述密封环远离上料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远离密封环的一侧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叶片位于环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远离转轴的一侧与环筒的内壁转动连接,导流板对污水进行阻挡,在导流板的引导下,污水与其中的固体废物进入输送叶片内部,能够避免污水及固体废物在环筒内部运动时穿过输送叶片,从而确保污水的输送效率,通过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密封环、支撑座,将上料筒的位置固定,避免上料筒在环筒的摩擦带动下产生晃动,避免污水倾洒,且使其始终垂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更方便的上料。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与外壳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筒体,且所述筒体的端部与外壳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分离孔,且所述分离孔的数量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污水进入框体与筒体的间隔处,固体废物进入筒体内部,通过开设分离孔,进一步将固体废物表面的水分沥干,提高分离效果,方便对污水及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叶片靠近框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倾斜设置,且所述搅拌叶远离搅拌轴的一侧与筒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输送叶片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与输送叶片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固体废物不断掉落到搅拌叶表面,并沿着倾斜的搅拌叶滚落,离开框体,且随着搅拌叶的转动,固体废物不断被拨散,从而将固体废物之间蕴含的水分抖落,进一步完成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靠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内壁逐渐向内褶皱弯曲,所述下料筒的宽度不断减小,且所述下料筒的外表面与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废水通过框体与筒体的间隔处,进入下料筒内部,最终完成废水的收集,由于下料筒的内壁逐渐向内褶皱弯曲,能够使废水完全离开框体内部,并且褶皱的内壁能够引导废水产生涡流,使得废水更迅速的排出,避免废水漫过筒体,从而避免废水与废物再次混合,确保分离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水板,且所述下水板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下水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下水孔,所述下水孔的数量设置有若干组,且每组所述下水孔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在搅拌叶的转动过程中,固体废物被不断搅拌,废水被抖落,抖落的废水易由于惯性贴附到搅拌叶表面,从而影响废水的分离收集,通过开设下水孔,废水原来由于惯性贴附到搅拌叶避免,现在则进入下水孔内部,从而完成废水的分离,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装置,由于输送叶片的两侧向内弯曲,弯曲的输送叶片能够在转动时,将固体垃圾留存在输送叶片内部,并被输送叶片带动输送,液态的污水则进入外壳内部,被转动的输送叶片带动沿着外壳输送,从而实现污水的固液分离,提前将固体垃圾进行筛分,降低后续的处理难度,且顶部倾斜设置的底板,使得外壳及其内部的零件均为倾斜设置,使得外壳内部的污水,均在重力的影响,受到一个向前的分力,从而降低输送难度,提高输送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挡板,通过设置挡板,挡板随着输送叶片转动,从而将污水中的固体废物隔绝在输送叶片内部,而污水则进入外壳的内部,从而完成固体废物的分离,且若干个挡板不断浸入外壳内部的污水中,密度低的固体废物浮起,密度大的则被污水润滑,使得固体废物均能被更好的进行输送,且通过连接杆将所有的挡板串连,能够避免挡板脱落。

3、本发明通过设置下料筒,下料筒的内壁逐渐向内褶皱弯曲,能够使废水完全离开框体内部,并且褶皱的内壁能够引导废水产生涡流,使得废水更迅速的排出,避免废水漫过筒体,从而避免废水与废物再次混合,确保分离效率。

4、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机构,上料筒设置为锥形,锥形的上料筒能够一次注入更多的污水,且上料筒远离环筒的一侧向内弯曲,能够避免污水在环筒内部运动时,造成上料筒内部的液面不断改变时,避免污水溢出上料筒,导流板对污水进行阻挡,在导流板的引导下,污水与其中的固体废物进入输送叶片内部,能够避免污水及固体废物在环筒内部运动时穿过输送叶片,从而确保污水的输送效率,通过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密封环、支撑座,将上料筒的位置固定,避免上料筒在环筒的摩擦带动下产生晃动,避免污水倾洒,且使其始终垂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更方便的上料。

(发明人:唐庆宏;孙从兰;唐静)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