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12
申请日:2023.06.27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3/30(2023.01)N;C02F3/32(2023.01)N;C02F1/50(2023.01)N;C02F1/58(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3/34(2023.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包括厌氧池、好氧池一、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淀池、人工湿地。设备为圆柱形,各个工艺段呈环状布置,其中厌氧池、好氧池一、缺氧池、好氧池二位于最外层,依次相连;中层为沉淀池,内外壁为正方形,方便布置穿孔排泥管,内层为人工湿地。本的有益效果是:节能,本采用两级AO工艺,不需要采用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运行成本低,经济高效。经济,减少了回流泵、设备间等设备,投入成本更低,让设备更加经济实用。高效,正常运行时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出水稳定。占地面积小,设备呈圆柱形,最大程度利用空间,设备所需占地面积远小于传统一体化设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8)、好氧池一(9)、缺氧池(10)、好氧池二(11)、沉淀池(12)、人工湿地(13);设备整体为圆柱形,其中厌氧池(8)、好氧池一(9)、缺氧池(10)、好氧池二(11)位于最外层,依次相连;中层为沉淀池(12);内层为人工湿地(13);设备设有盖板(1),盖板(1)覆盖于厌氧池(8)、好氧池一(9)、缺氧池(10)、好氧池二(11)及沉淀池(12)上面,人工湿地(13)露天设置;进水口(2)位于厌氧池(8)左上角;厌氧池(8)与好氧池一(9)之间通过厌氧池至好氧池一过水管(15)连通,好氧池一(9)与缺氧池(10)之间通过好氧池一至缺氧池过水管(16)连通,缺氧池(10)与好氧池二(11)通过缺氧池至好氧池二过水管(17)连通,好氧池二(11)与沉淀池(12)之间通过好氧池二至沉淀池过水管(18)连通;好氧池一(9)、好氧池二(11)内投加悬浮填料(21);厌氧池(8)内安装厌氧池穿孔布水管(25),均匀布水的同时利用进水泵的动力进行搅拌,防止沉泥,缺氧池(10)内设穿孔布气管(28),利用气泵供气,搅拌的同时保证池内缺氧环境;好氧池一(9)、好氧池二(11)底部均安装微孔曝气器(27),切割空气形成微小的气泡给池内供氧,增加好氧池一(9)、好氧池二(11)的溶解氧浓度;沉淀池(12)底部设置穿孔排泥管(30),穿孔排泥管(30)接排泥口(4),沉淀池(12)采用重力式排泥,通过电动阀定时控制;人工湿地(13)位于一体化设备中央,通过布水板(20)均匀布水,通过人工湿地出水堰(23)出水,人工湿地(13)池内设置湿地植物(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厌氧池(8)、好氧池一(9)、缺氧池(10)、好氧池二(11)容积比为1:2:2:3,厌氧池(8)、好氧池一(9)、缺氧池(10)、好氧池二(11)依次呈环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穿孔布水管(25)位于厌氧池(8)进水端,呈一字型布置,厌氧池穿孔布水管(25)上开小孔呈45°朝下布置,仅朝北侧开孔,厌氧池穿孔布水管(25)另一侧管口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一(9)、好氧池二(11)内安装悬浮填料(21),底部对应设置好氧池一曝气管(26)、好氧池二曝气管(29),管心距底板约200mm,好氧池一曝气管(26)、好氧池二曝气管(29)上安装微孔曝气器(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2)采用重力式排泥,沉淀池(12)底部安装一根穿孔排泥管(30),该穿孔排泥管(30)45°朝下开孔,开孔孔径较大,两侧均匀布置,距离底板约100mm;沉淀池(12)末端设沉淀池出水堰(14),沉淀池(12)出水流入出水堰(14)后经过沉淀池至人工湿地过水管(19)进入人工湿地(13)深度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人工湿地(13)中采用细砂、粗砂、土壤等组成基质,一方面用于湿地植物(22)扎根固定,另一方面为水中微生物提供附着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13)前端设布水板(20),布水板顶部超出设计液面,处于基质下的布水板上三面开孔用于布水,沉淀池至人工湿地过水管(19)伸至布水板(20)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外壁均为正方形,便于布置穿孔排泥管(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填料(21)流失,厌氧池至好氧池一过水管(15)、好氧池一至缺氧池过水管(16)、缺氧池至好氧池二过水管(17)、好氧池二至沉淀池过水管(18)的前端均设置不锈钢拦截网,不锈钢拦截网孔径约为10mm。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灰绿耦合新型一体化设备,包括厌氧池、好氧池一、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淀池、人工湿地。设备为圆柱形,各个工艺段呈环状布置,其中厌氧池、好氧池一、缺氧池、好氧池二位于最外层,依次相连;中层为沉淀池,内外壁为正方形,方便布置穿孔排泥管,内层为人工湿地。新型一体化设备的盖板覆盖厌氧池、好氧池一、缺氧池、好氧池二及沉淀池,人工湿地露天设置。进水口位于厌氧池左上角,距离池顶约150mm;厌氧池、好氧池一、缺氧池、好氧池二及沉淀池之间通过过水管连接。沉淀池流程较长,宽度较窄,因此进水端不设布水装置。好氧池内投加悬浮填料,方便安装,为防止填料流失,各过水管前端设置不锈钢拦截网,拦截网孔径约为10mm。厌氧池及缺氧池内不设置填料,其中厌氧池内安装厌氧池穿孔布水管,均匀布水的同时利用进水泵的动力进行搅拌,防止沉泥,缺氧池内设穿孔布气管,利用气泵供气,搅拌的同时保证池内缺氧环境。两级好氧池底部均安装微孔曝气器,切割空气形成微小的气泡给池内供氧,增加池内溶解氧浓度。沉淀池底部设置穿孔排泥管,排泥口位于其中间偏下位置,沉淀池采用重力式排泥,通过电动阀定时控制。人工湿地位于一体化设备中央,通过人工湿地出水堰出水,池内设置水生植物,通过池内填料基质的拦截过滤、微生物的分解以及植物的吸收等作用深度处理污水,保证出水达标,另外通过在人工湿地出水堰中投加缓释消毒片对出水进行消毒。供气装置采用气泵,体型较小,直接集成设置于控制柜内,不需要另外设置设备间。设备整体占地极小,且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另外可根据水质情况选配除磷加药装置集成于控制柜内。
污水自进水口进入厌氧池,通过厌氧池穿孔布水管均匀布水,并且利用进水泵的动力对厌氧池进行水力搅拌,防止厌氧池污泥沉积。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厌氧池被降解、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及氨、硫化氢等无机物等。污水经过厌氧池后自流进入好氧池一,好氧池一内设置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的比重接近于水,在底部曝气的作用下悬浮在水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环境。微生物在悬浮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外层生物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处于好氧环境,生物膜内部不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处于缺氧环境,从而一定程度上完成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达到脱氮的目的。好氧池一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底部设置穿孔布气管,利用气泵供气,对缺氧池进行搅拌,防止沉泥。好氧池一中产生的硝化液进入缺氧池后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达到无害化脱氮的目的。污水经过缺氧池后自流进入好氧池二,好氧池二内也设置悬浮填料,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处理污水中残存的污染物,保证出水达标。经过好氧池二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后污泥沉淀至池底,通过底部的穿孔排泥管外排。清液流入一体化设备中间的人工湿地,在基质的过滤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下,污水得到进一步处理,经消毒后最终达标排放。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好氧池一产生的硝化液在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总氮能够得到较好的去除,但是总磷的去除不是很理想,在进水总磷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选配化学除磷系统,同样集成于控制柜内,不需要另建设备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尺寸较大的一体化设备的盖板较重,20-30m3/d规格的一体化设备可采用8块盖板以方便观察、操作及检修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布水板顶部与沉淀池常液位平齐,当湿地基质堵塞时,设备内整体液位上升,最终从布水板顶部溢出,从人工湿地出水堰正常出水,不会造成设备溢水的情况,此时人工湿地成为表流人工湿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设备十分适合用于农村小微型污水处理,同时也可用于酒店,民宿等各种小型化污水处理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节能,本发明专利采用两级AO工艺,不需要采用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运行成本低,经济高效。
2、经济,减少了回流泵、设备间等设备,投入成本更低,让设备更加经济实用。
3、高效,正常运行时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出水稳定。
4、操作简单,整体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人值守。选配化学除磷系统时仅需要操作人员定时配药即可。
5、占地面积小,设备呈圆柱形,合理优化布局,最大程度利用空间,设备所需占地面积远小于传统一体化设备。
(发明人:丰元;薛进;叶慧敏;左雄;栗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