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高效污泥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5-4-17 11:10:3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8.29

申请日:2023.07.05

分类号:C02F11/13(2019.01)I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污泥处理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污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底座,还包括:支撑摆动机构,处理箱通过支撑摆动机构与底座连接,支撑摆动机构用于控制处理箱往复摆动;主轴,主轴设于处理箱的内侧中部,主轴上安装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拌合的拌合机构,处理箱的外侧还设有用于驱动拌合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拨板,处理箱的内部外侧周向分布设有多个拨板,拨板的两端对应与转环固定连接,两个转环对应与处理箱的两端转动连接,转环还通过齿轮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发明可对装置底部的污泥提升,且使得污泥侧向流动,提升处理的高效彻底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摆动机构,所述处理箱通过支撑摆动机构与底座连接,支撑摆动机构用于对处理箱进行支撑以及控制处理箱往复摆动;主轴,所述主轴设于处理箱的内侧中部,主轴上安装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拌合的拌合机构,处理箱的外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拌合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拨板,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外侧周向分布设有多个拨板,拨板的两端对应与转环固定连接,两个转环对应与处理箱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环还通过齿轮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轴和拌合机构构成的整体转动时,驱动机构通过齿轮机构同时驱动所述转环和拨板构成的整体旋转,从而通过所述拨板进行拨料;所述拨板为弧形结构,且多个所述拨板顺次布置,拨板还与处理箱的内壁紧密配合设置;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圈、传动齿轮、支轴、主动齿轮、L形固定架和封口盘;所述转环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个封口盘,所述主轴的两端对应与两个封口盘转动连接,封口盘的外侧于主轴上安装固定有一个主动齿轮,转环的内侧安装固定有齿圈;所述封口盘上还固定有支轴,支轴上转动安装有一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圈和主动齿轮均啮合连接;所述支轴上还转动安装有一个L形固定架,L形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于处理箱的外壁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架、第一变速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变速器和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撑架与支撑摆动机构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一变速器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拌合机构包括第一弧形管、第一拌合管、第二弧形管和第二拌合管;所述主轴上安装固定有多个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的外侧固定有多根第一拌合管,相邻两个第一弧形管之间还跨设固定有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的内侧和外侧中部均固定有第二拌合管;所述第一弧形管、第一拌合管、第二弧形管和第二拌合管均垂直于主轴的表面设置,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拌合管通过第二弧形管与第一弧形管连通,第一拌合管与第一弧形管连通,第一弧形管还与主轴内腔连通,第一拌合管和第二拌合管的端部均设有单向阀;所述主轴的一端密封转动连通设有气管,气管还通过第二撑架与支撑摆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气管的端部通过软管与底座上设置的热风机连接;所述支撑摆动机构包括外延杆、支轴、U形架、圆盘、调节块、支撑板、旋钮、第二变速器、第二电机、螺纹杆和摆杆;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一根支轴,支轴上固定有U形架,U形架的两端均与处理箱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均与U形架连接固定;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变速器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二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设有调节块,调节槽内还转动设有一根螺纹杆,螺纹杆与调节块螺纹连接,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有旋钮;所述调节块上铰接设有摆杆,摆杆的另一端与外延杆铰接连接,外延杆的另一端固定于U形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的中间与支轴固定连接;所述圆盘上还设有用于对螺纹杆锁紧固定的固定螺钉;所述U形架的两侧下方还设有顶块,顶块的下侧还固定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泥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处理的污泥加入到处理箱内;步骤2、按需启动第一电机、热风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主轴及其上的拌合机构转动,对污泥进行拌合,同时通过齿轮机构带动转环和拨板构成的整体转动,利用拨板进行拨料;在拌合拨料的过程中,通过热风机输送温热空气,并从第一拌合管和第二拌合管排出,对污泥进行烘干;另外,通过第二电机工作可驱动处理箱往复摆动,使得处理箱内的物料及拨板拨动的物料沿着处理箱的摆动方向流动;步骤3、加工完毕后,从处理箱排出加工后的污泥即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污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无法对底部的污泥提升,且无法使得污泥侧向流动,影响处理的高效彻底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底座,还包括:支撑摆动机构,所述处理箱通过支撑摆动机构与底座连接,支撑摆动机构用于对处理箱进行支撑以及控制处理箱往复摆动;主轴,所述主轴设于处理箱的内侧中部,主轴上安装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拌合的拌合机构,处理箱的外侧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拌合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拨板,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外侧周向分布设有多个拨板,拨板的两端对应与转环固定连接,两个转环对应与处理箱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环还通过齿轮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轴和拌合机构构成的整体转动时,驱动机构通过齿轮机构同时驱动所述转环和拨板构成的整体旋转,从而通过所述拨板进行拨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拨板为弧形结构,且多个所述拨板顺次布置,拨板还与处理箱的内壁紧密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圈、传动齿轮、支轴、主动齿轮、L形固定架和封口盘,所述转环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个封口盘,所述主轴的两端对应与两个封口盘转动连接,封口盘的外侧于主轴上安装固定有一个主动齿轮,转环的内侧安装固定有齿圈,所述封口盘上还固定有支轴,支轴上转动安装有一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圈和主动齿轮均啮合连接,所述支轴上还转动安装有一个L形固定架,L形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于处理箱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架、第一变速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变速器和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撑架与支撑摆动机构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一变速器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拌合机构包括第一弧形管、第一拌合管、第二弧形管和第二拌合管,所述主轴上安装固定有多个第一弧形管,第一弧形管的外侧固定有多根第一拌合管,相邻两个第一弧形管之间还跨设固定有第二弧形管,第二弧形管的内侧和外侧中部均固定有第二拌合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管、第一拌合管、第二弧形管和第二拌合管均垂直于主轴的表面设置,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均为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拌合管通过第二弧形管与第一弧形管连通,第一拌合管与第一弧形管连通,第一弧形管还与主轴内腔连通,第一拌合管和第二拌合管的端部均设有单向阀;所述主轴的一端密封转动连通设有气管,气管还通过第二撑架与支撑摆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气管的端部通过软管与底座上设置的热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摆动机构包括外延杆、支轴、U形架、圆盘、调节块、支撑板、旋钮、第二变速器、第二电机、螺纹杆和摆杆,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一根支轴,支轴上固定有U形架,U形架的两端均与处理箱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撑架和第二撑架均与U形架连接固定;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变速器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二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设有调节块,调节槽内还转动设有一根螺纹杆,螺纹杆与调节块螺纹连接,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有旋钮,所述调节块上铰接设有摆杆,摆杆的另一端与外延杆铰接连接,外延杆的另一端固定于U形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U形架的中间与支轴固定连接;所述圆盘上还设有用于对螺纹杆锁紧固定的固定螺钉;所述U形架的两侧下方还设有顶块,顶块的下侧还固定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高效污泥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处理的污泥加入到处理箱内;

步骤2、按需启动第一电机、热风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主轴及其上的拌合机构转动,对污泥进行拌合,同时通过齿轮机构带动转环和拨板构成的整体转动,利用拨板进行拨料;在拌合拨料的过程中,通过热风机输送温热空气,并从第一拌合管和第二拌合管排出,对污泥进行烘干;另外,通过第二电机工作可驱动处理箱往复摆动,使得处理箱内的物料及拨板拨动的物料沿着处理箱的摆动方向流动;

步骤3、加工完毕后,从处理箱排出加工后的污泥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污泥处理装置,通过拌合机构和驱动机构的布置,可对污泥进行正常的拌合,搭配拨板和转环的设置,以及转环还通过齿轮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驱动主轴和拌合机构构成的整体转动时,驱动机构通过齿轮机构同时驱动转环和拨板构成的整体旋转,从而通过拨板进行拨料,即实现了拌合和拨料的一体化进行,使得污泥被充分且高效的处理。另外,通过支撑摆动机构控制处理箱往复摆动,可使得拨板拨动污泥时沿着处理箱的倾斜方向流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对于污泥处理的彻底性,利于后续污泥的陈化、造粒等工艺流程,值得推广。

(发明人:刘国海;方建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