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5-4-25 10:42: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8.22

申请日:2023.04.28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03/10(2006.01)N;C02F1/00(2023.01)N;C02F1/76(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44(2023.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仓、净水仓、沉淀池、污泥仓、加药装置、污泥处理单元、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筒身、筒盖和过滤组件;筒身的内部横向分隔为集污腔、过滤腔和净水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曝气管、滤料;在本发明中,通过上下设置的多层过滤单元配合渗透组件,对污水进行多级过滤处理,使污水中的絮凝物、颗粒和胶体过滤更彻底,过滤效果好;净水从过滤网罩的竖直方向及侧面方向同时对滤料进行冲洗,近一步提升了反冲洗清洁的效果;通过曝气管向滤料处输送气体,搅动滤料颗粒,使相邻的滤料颗粒之间的间隙增大,使滤料颗粒间的污染物清理更彻底。

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仓、净水仓、沉淀池、污泥仓、加药装置、污泥处理单元、过滤单元(12);污水仓、沉淀池、过滤单元(12)和净水仓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加药装置与污水仓和沉淀池之间的管道连通,污泥处理单元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单元(12)、污水仓和污泥仓连通,所述过滤单元(12)包括筒身(1)、筒盖(6)和过滤组件;筒盖(6)通过螺栓连接于筒身(1)的顶部;筒身(1)上设置有环形的导流腔(11);导流腔(11)内设置有环形导气管(14),环形导气管(14)与筒身(1)固定连接;筒身(1)的内部横向分隔为集污腔(13)、过滤腔(10)和净水腔(8);净水腔(8)置于过滤腔(10)的上方,集污腔(13)置于过滤腔(10)的下方;过滤组件设置在过滤腔(10)内;筒盖(6)上设置有与净水腔(8)连通的净水管(5);筒身(1)上设置有与集污腔(13)连通的进气管(4)、污水管(3)和污泥管(2);进气管(4)与环形导气管(14)连通;污泥管(2)设置在筒身(1)的底端,污水管(3)设置在筒身(1)的侧面;过滤组件自上而下层叠设置有多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15)、曝气管(16)、滤料;过滤网罩(15)的外壁与筒身(1)的内壁紧密贴合;过滤网罩(15)上设置有第一气孔(21)、第一导流孔(20),筒身(1)上设置有与第一气孔(21)相适配的第二气孔(25)、与第一导流孔(20)适配的第二导流孔(18),第二气孔(25)与环形导气管(14)连通,第一导流孔(20)通过第二导流孔(18)与导流腔(11)连通;曝气管(16)水平设置在过滤网罩(15)内;曝气管(16)的一端穿过第一气孔(21)并与第二气孔(25)连通;曝气管(16)上密布有多个出气孔(27);滤料填充于过滤网罩(15)内,且多组过滤组件内的滤料的颗粒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最顶部的过滤网罩(15)上部设置有渗透组件(9);渗透组件(9)包括圆环和渗透膜;渗透膜设置在圆环内并与圆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环的外壁与筒身(1)的内壁紧密贴合,筒盖(6)的底端抵接圆环的上端;筒身(1)上设置有第三导流孔(22),第三导流孔(22)位于所述渗透组件(9)的上方,并且第三导流孔(22)连通导流腔(11)和净水腔(8);第三导流孔(22)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净水管(5)与净水仓连通,进气管(4)上连接有气泵,污水管(3)与沉淀池连通,污泥管(2)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管(5)、进气管(4)、污水管(3)和污泥管(2)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罩(15)为圆柱形,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曝气管(16)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曝气管(16)以过滤网罩(15)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出气孔(27)设置在曝气管(16)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定位座(17);所述定位座(17)包括立柱(29)和罩壳;罩壳的底部设置为敞开口,上部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28),侧面设置有多个卡槽(30),所述曝气管(16)靠近所述过滤网罩(15)的轴线的一端卡接在卡槽(30)内;立柱(29)设置在罩壳的下方,且立柱(29)的顶端与罩壳固定连接;立柱(29)的底部设置有插孔,过滤网罩(15)上设置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杆(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流孔(18)相对应的弧形导流板(19);弧形导流板(19)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导流孔(18)的下方并与所述筒身(1)固定连接;弧形导流板(19)的凹面侧朝向第二导流孔(18)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内部一体设置有环形台阶(24);最底部的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网罩(15)抵接在环形台阶(24)的上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6)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筒身(1)的顶部一体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6)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环形套筒(23);所述筒盖(6)固定在所述筒身(1)上时,环形套筒(23)插入至所述净水腔(8)内;环形套筒(23)的外壁与筒身(1)的内壁紧密贴合;环形套筒(23)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圆环的顶部;环形套筒(2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流孔(22)相对应的第四导流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提高处理系统中的过滤单元的反冲洗效果,延长滤料更换的周期,使过滤单元保持高质的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仓、净水仓、沉淀池、污泥仓、加药装置、污泥处理单元、过滤单元;污水仓、沉淀池、过滤单元和净水仓通过管道顺次连通,加药装置与污水仓和沉淀池之间的管道连通,污泥处理单元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单元、污水仓和污泥仓连通,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筒身、筒盖和过滤组件;筒盖通过螺栓连接于筒身的顶部;筒身上设置有环形的导流腔;导流腔内设置有环形导气管,环形导气管与筒身固定连接;筒身的内部横向分隔为集污腔、过滤腔和净水腔;净水腔置于过滤腔的上方,集污腔置于过滤腔的下方;过滤组件设置在过滤腔内;筒盖上设置有与净水腔连通的净水管;筒身上设置有与集污腔连通的进气管、污水管和污泥管;进气管与环形导气管连通;污泥管设置在筒身的底端,污水管设置在筒身的侧面;过滤组件自上而下层叠设置有多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曝气管、滤料;过滤网罩的外壁与筒身的内壁紧密贴合;过滤网罩上设置有第一气孔、第一导流孔,筒身上设置有与第一气孔相适配的第二气孔、与第一导流孔适配的第二导流孔,第二气孔与环形导气管连通,第一导流孔通过第二导流孔与导流腔连通;曝气管水平设置在过滤网罩内;曝气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气孔并与第二气孔连通;曝气管上密布有多个出气孔;滤料填充于过滤网罩内,且多组过滤组件内的滤料的颗粒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最顶部的过滤网罩上部设置有渗透组件;渗透组件包括圆环和渗透膜;渗透膜设置在圆环内并与圆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环的外壁与筒身的内壁紧密贴合,筒盖的底端抵接圆环的上端;筒身上设置有第三导流孔,第三导流孔位于所述渗透组件的上方,并且第三导流孔连通导流腔和净水腔;第三导流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净水管与净水仓连通,进气管上连接有气泵,污水管与沉淀池连通,污泥管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

优选地,所述筒盖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二氧化氯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净水管、进气管、污水管和污泥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罩为圆柱形,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曝气管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曝气管以过滤网罩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曝气管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立柱和罩壳;罩壳的底部设置为敞开口,上部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侧面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曝气管靠近所述过滤网罩的轴线的一端卡接在卡槽内;立柱设置在罩壳的下方,且立柱的顶端与罩壳固定连接;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插孔,过滤网罩上设置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杆。

优选地,所述导流腔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流孔相对应的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导流孔的下方并与所述筒身固定连接;弧形导流板的凹面侧朝向第二导流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筒身的内部一体设置有环形台阶;最底部的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网罩抵接在环形台阶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筒盖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筒身的顶部一体设置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筒盖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环形套筒;所述筒盖固定在所述筒身上时,环形套筒插入至所述净水腔内;环形套筒的外壁与筒身的内壁紧密贴合;环形套筒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圆环的顶部;环形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流孔相对应的第四导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本发明中,通过上下设置的多层过滤组件配合渗透组件,对污水进行多级过滤处理,使污水中的絮凝物、颗粒和胶体过滤更彻底,过滤效果好。

2、在本发明中,净水从过滤网罩的竖直方向及侧面方向同时对滤料进行冲洗,近一步提升了反冲洗清洁的效果。

3、在本发明中,通过曝气管向滤料处输送气体,搅动滤料颗粒,使相邻的滤料颗粒之间的间隙增大,使滤料颗粒间的污染物清理更彻底。

(发明人:王档良;李剑峰;刘锞锐)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