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根据《贾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要求,为加大贾汪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我区城镇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发改经贸委会同区建设局及区中心镇编制《徐州市贾汪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依据
1、《国务院批转南水北调办等部门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2003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2国务院第284号令)
3、建设部、科技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建科〔2006〕100号》
4、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
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
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0、《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1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12、《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3年)
13、《贾汪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14、《贾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15、《徐州市贾汪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二、规划原则
针对贾汪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我区在努力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要考虑、重视污水再生利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本规划确定如下编制原则:
1、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根据本区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结合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目标。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根据贾汪区总体规划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布局、建设顺序。
3、坚持污水管网与处理厂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要考虑污水管网系统的建设,确保管网配套。
4、统一标准,控制投资。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合理确定管网、处理厂建设标准,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5、坚持设施建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要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运行管理体制,确保设施建成之后能稳定运行,发挥效益。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贾汪行政辖区和中心城区,总面积620.16平方公里。
行政辖区是指一个工业园(徐州工业园区)、三个办事处(老矿、夏桥和耿集办事处)、七个建制镇(贾汪镇、塔山镇、汴塘镇、江庄镇、青山泉镇、紫庄镇、大吴镇);
贾汪区污水处理厂收集规划范围是指北至贾汪镇的行政边界,西至快速路,东至大洞山风景旅游区的东边界,南至屯头河和不老河。包括现状贾汪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贾汪镇全域和青山泉镇域、汴塘镇域的一部分。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收集规划范围是指大吴中心镇区、权台片区、鹿庄片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是8.9万人。
徐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收集规划范围是指徐州工业园区的精细化工区、工业园区核心区、冶金园区等,处理范围为徐州工业园区310道路以北,206国道以西,西至冶金园区,北至贾汪城区,服务面积约18平方公里。
汴塘污水处理厂收集规划范围是指汴塘镇区、阚山电厂服务区。
江庄污水处理厂收集规划范围是指江庄镇龙山新材料新能源集聚区,辖马安村、铙钹村和黄山村3个行政村,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四、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11年——2015年
第二章 现状和问题
一、贾汪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1、贾汪区自然环境概况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东北苏鲁两省交界处,东西长约38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土地总面积620.16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水路交通便利,区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7′-117°42′,北纬34°17′-34°32′。东部与邳州燕子埠镇、宿羊山镇相邻;东南部、南部及西北部与铜山县和徐州市区接壤;北部和东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的微山县及台儿庄区毗连,贾汪区是徐州市区东北方向与山东省相联系的重要通道,206、310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河流以京杭大运河为主,主要支流还有不老河、屯投河、引龙河等。河流年贮水量每平方公里6000万平方米,辖区水域面积9.27万亩,水面面积3.44万亩。
贾汪区作为徐州市城市发展的五大组团及生活居住副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做好强化徐州都市圈和徐连一体化发展的中心任务,贾汪区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线,以建设山水城市,打造绿色贾汪为目标,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发展承载能力,推进贾汪融入徐州主城区的步伐上实现了新的发展。
2、地质条件
贾汪区境内地层隶属“华北地层区-徐州蚌埠地层分区”。区内各时代岩石层单元发育较齐全,地层的空间展开与区域性构造格局关系密切,断层与褶皱使岩层走向大多呈北东方向,并略向北西凸出显弧形分布。区内以沉积岩广泛分布为特征,偶尔少见零星分布的基性次成岩小型侵入体,出露的最古老地层是寒武系,其次是奥陶系、碳系、二叠系、第三系,最新的是第四系,黄土冲积层。本区域大地构造位于泰岭纬向构造带延北分支南侧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西侧之复合部。贾汪北部有河口-韩庄-铁富沟,近东西向构造断裂,其东距我国著名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带约40公里。区内总体构造格局是徐州复式背斜呈孤形展部的北东端构造线方向大多成北东方向。境内主要有断层四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境内岩层的组成物质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的石灰岩,中间夹有少量的云母页岩、砂页岩等。岩石两组节理广泛发育,且裂隙较宽,为雨水的下渗、岩洞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本区没有较大的诱发地震断层通过。
3、气象
贾汪区地处中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为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平均气温14.2℃,一月最冷,月均气温-0.5℃,7月最热,月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3.3℃。年均无霜期208天,年日照时数2280-2440小时。全年以东风和东北风最多。年均降水量802.4毫米,区内自然灾害现象主要有:旱、涝、霜冻、连阴雨、干热风、冰雹和龙卷风等。
4、贾汪区社会经济概况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16.2%和14.3%。人均GDP24957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6:55.9:35.5调整为9:54.5:36.5。财政总收入10.1亿元,增长22.6%;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增长22.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9.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09年,全年农业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57亿元,增长7.9%。粮食总产量23.94万吨。
2009年,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5.8亿元,增长16.2%。全区2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7.77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7.65亿元,利税总额21.47亿元,其中:利润9.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5%、36.8%、38.1%和37.8%。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产销率97.5%。
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4亿元,增长20.1%。其中:批发零售业24.97亿元,住宿餐饮业3.23亿元,分别增长20.1%和19.8%。
2009年,全区自营进出口总额8470万美元,增长12.9%。其中:自营出口6934万美元;协议注册外资5994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16万美元,增长58%。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同额2730万美元、营业额2681万美元,分别增长27.0%和26.5%。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79亿元,增长21.3%。第一产业投资1.79亿元,第二产业投资69.57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4.43亿元,分别增长20.5%、19.7%、和30%。年末,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36.31亿元,增长24.2%。
2009年末,全区户籍(下同)总人口49.18万人,增长1.2%。其中:非农业人口22.31万人,增长0.5%。人口出生率为14.4‰,死亡率为15.6 ‰。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年末,省内外迁入人口2606人,迁往省内外人口2730人。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贾汪区“十一五”期间,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182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合计2761万元。
一是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量为2万吨,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41万元,铺设管网12.5公里,因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需要,现共铺设污水管网28.06公里,增加铺设量15.56公里,增加投资约2000万元,主要是对主城区生活污水及贾汪镇、青山泉镇工业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二是大吴镇建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量为2.5万吨,总投资702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20万元,铺设管网28公里,建成后COD减排2800吨/年,主要是对大吴镇镇区及周边地区进行工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三、供排水现状和污水处理现状( 2009年)
1、城镇供水现状
贾汪区城区供水人口15万人,供水管道63.4公里,其中:主干道管道(口径300mm以上)20公里;排水管道84公里。水厂日供水2.1万吨,全年供水总量1752万吨。
大吴镇供水人口4.2万,全年供水总量910万吨。
徐州工业园区供水人口1.5万人,全年供水总量750万吨。
江庄镇区供水人口1.5万人,全年供水总量370万吨。
2、城镇污水排放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长期的煤炭开采,水资源及水系结构受到严重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水系已经超越了生态自我修复的临界点,城市水环境情况令人堪忧。近年来,贾汪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污水问题日益突出。贾汪区于2005年启动了污水收集处理工程,采用BOT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城区内东、西干线、贾青线、黑水河、铁路东沟15.72公里的排污主干管及支线的建设,并对新、老城区的部分排污管网进行了普查和改造等。据统计,目前全区污水主干管总长28.02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但还不完善,尚未发挥应有作用,每日产生的约2.1万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污水总量770万吨。
大吴镇年污水排放总量870万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300万吨,工业污水排放570万吨。目前已建成DN300-DN400型污水管网9公里。
徐州工业园区年排放污水总量660万吨,其中工业污水排放400万吨,生活污水排放260万吨,预留污水量70万吨。
江庄镇年污水排放总量332万吨。
四个片区总排放量2632万吨。
3、污水处理设施状况
排水管网现状。贾汪区大部分城镇现仍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且存在排水管网不完善,管道老化等问题,致使受纳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功能大大下降。
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到2009年底,己建成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2万立方米/天,总投资约为0.5亿元,CODcr·11削减能力约为1292吨/年,SS削减能力约为1115吨/年, NH3-N削减能力约为192吨/年,TP削减能力约为16.3吨/年,具体项目见下表。
贾汪区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序号 |
污水厂名称 |
建设规模(万立方米/天) |
工程投资(万元) |
主要污染物消减量(吨/年) | |||
COD cr |
SS |
NH 3 -N |
TP | ||||
1 |
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厂 |
2 |
4800 |
1292 |
1115 |
192 |
16.3 |
大吴镇日处理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主厂区已建成,正在进行管网和分支管网的建设。
从上看出:贾汪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区7乡镇、3个办、1个工业园区仅有1个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仅为38%。对于水资源缺乏、水环境污染严重的贾汪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辖内各乡镇应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改善贾汪区水环境质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4、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污泥量:污水处理采用二级处理的活性污泥工艺,在污泥产生量中,初级污泥占60%~70%,剩余污泥占30%~40%。据测定,每万吨废水污泥产生量的平均值为2.5吨(干重)。
(2)污泥性质:在选择污泥处置途径时,污泥特性是重要的依据。据有关分析表明,污水厂污泥有机成分含量在40%~50%,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泥有机成分含量70%~80%的数值。污水厂污泥的氮、磷、钾含量都比较高。从长远上看,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脱氮除磷工艺的进一步应用,氮、磷含量将继续增长。
(3)处置现状: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过脱水后处置。目前大部分污泥被填埋处置。然而,限于填埋场的容量及潜在的环境问题,该处置方式对于污水厂的污泥而言并非适宜。
5、污水再生设施及利用状况
目前贾汪区污水回用利用水平也很低,因此在设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二期的同时,要考虑到污水回用,尤其是城区。
(1)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水水质标准控制
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水利用工程出水水质一般要根据确定的回用对象来确定,但过高的水质标准要求会导致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原则上可按《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设计规范》来控制。
回用水水质标准
CODcr |
BOD5 |
SS |
TN |
≤60mg/L |
≤8mg/L |
≤8mg/L |
≤8mg/L |
(2)工程估算投资参数控制
回用水利用工程投资指标:回用水利用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见表。
回用水利用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回用规模(万立方米/天) |
投资额(万元) |
1万-3万 |
1250 |
(3)贾汪区污水回用的主要途径
贾汪区污水回用的主要途径有:工业用水和市政杂用水等。
工业用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的不同,可直接或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如用作冷却水,洗煤、洗焦用水等。
市政杂用水:市政杂用水包括城市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街道喷洒用水、建筑施工用水,也包括通过铺设管道送至居住小区或建筑群的生活杂用水。
四、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城镇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总量不足,与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要求有很大差距。目前已建污水厂总的处理规模仅为2万吨/天,每天仍有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环境污染恶化。
(2)污水处理厂运行困难。一是由于污水处理运转费用不足,污水处理厂运行无保证,由于城区污水处理费标准低,收缴困难,财政拨款又不足等致使污水处理厂运转费用严重不足。二是已建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污水管网不配套的情况,导致污水收集量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效益。三是部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严重超标,致使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
(3)部分乡镇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
(4)部分在建污水处理设施资金到位率低,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影响工程进度。
2、对策建议
(1)多渠道筹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资金。政府要统筹安排城建资金、地方机动财力等,保证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征收的水资源费和和排污费要有部分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要积极争取国家国债资金的支持以及国内外银行贷款,确保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进度和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将城市污水处理价格尽快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严禁受委托单位挪作它用。
(3)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各市县要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厂。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4)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采取措施保证正常运行。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污水管网工程建设,要在编制排水规划的同时,提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合流制管道,适当加以改善,重点完善污水截留,在新区建设时要按照雨污分流体制建设。
(5)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杜绝个别企业超标排放有毒有害和不能降解的物质。
第三章 需求预测
一、人口预测
此次规划涉及全区7个乡镇、3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2015年人口规模采用近3年编制、并经评审通过的城区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人口规模。2015年全区规划总人口为53万人,其中大吴镇人口9.2万人,工业园区人口5万人,江庄镇人口3万人。
二、供水量预测
1、城市人均用水和排水指标、折减系数确定
贾汪区城市人均用水指标如下表:
贾汪区城市人均用水指标
规模 |
数量 |
人口 |
20万人 |
用水指标(L/d·cap) |
320 |
贾汪城区全年用水总量2534万吨;大吴镇全年用水总量2000万吨;徐州工业园区全年用水总量1170万吨;江庄镇全年用水总量1200万吨。
三、污水排放量预测
城市污水排放量由人均综合污水指标×预测用水人口得到,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值由预测污水量×污染负荷指标得到。
2015年贾汪城区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CODcr、SS、NH3-N、TP排放量预测情况见下表。
贾汪区2015年污水排放量情况预测
序号 |
名称 |
用水人口(万人) |
用水量(万m 3 ) |
污水量(万m 3 ) |
1 |
贾汪城区 |
20 |
2534 |
1774 |
2 |
大吴镇片区 |
9.2 |
2000 |
1800 |
3 |
工业园区片区 |
5 |
1170 |
1000 |
4 |
江庄镇片区 |
3 |
1200 |
1000 |
四、污水处理情况预测
贾汪区重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地点 |
新建污水处理厂名称 |
建设规模(万m 3 /d) |
管网(公里) |
工程投资(万元) | ||
总计 |
污水厂 |
管网 | ||||
贾汪城区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3 |
50 |
6000 |
2000 |
4000 |
大吴镇片区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2 |
12 |
5000 |
3800 |
1200 |
工业园区片区 |
徐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3 |
35 |
7573.41 |
2284 |
5289.41 |
江庄镇片区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3 |
18 |
7000 |
3000 |
4000 |
五、污泥处理处置预测
1、污泥产量预测
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受进水水质差、处理工艺和处理程度等众多因素影响。综合美国EPA和德国ATV提供的污泥量预测方法、国内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推荐采用污泥量预测参数为每万吨废水产生污泥干重2.5吨。
依此可知贾汪区2015年各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量预测
序号 |
名 称 |
用水人口(万人) |
污水处理量(万立方米/日) |
年产污泥量(干重)(吨) |
1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20 |
5 |
4290 |
2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9.2 |
4.5 |
4500 |
3 |
徐州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
5 |
3 |
2500 |
4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3 |
3 |
2737 |
2、贾汪区污泥处理处置建设规划
综合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污水处理厂规模和水污染排放情况,所有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统一交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处理。
六、再生水利用预测
规划实施后,贾汪区污水回用率将达到30%,有利于缓解贾汪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也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有助于促进贾汪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第四章 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规划目标
表一:十二五期间全区污水处理厂初步布局
地点 |
新建污水处理厂名称 |
建设规模(万m 3 /d) |
建设性质 |
管网(公里) |
工程投资(万元) | ||
总计 |
污水厂 |
管网 | |||||
贾汪城区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3 |
扩建 |
50 |
6000 |
2000 |
4000 |
大吴镇片区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2 |
扩建 |
12 |
5000 |
3800 |
1200 |
工业园区片区 |
徐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3 |
新建 |
35 |
7573.41 |
2284 |
5289.41 |
江庄镇片区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3 |
新建 |
18 |
7000 |
3000 |
4000 |
表二:各污水处理厂各种技术指标测算
序号 |
名 称 |
用水人口(万人) |
污水处理量(万立方米/日) |
年产污泥量(干重)(吨) |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
污水再生利用率 |
1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20 |
4.7 |
4290 |
100% |
30% |
2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9.2 |
4.9 |
4500 |
100% |
40% |
3 |
徐州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
5 |
2.7 |
2500 |
100% |
33% |
4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3 |
3 |
2737 |
100% |
80% |
第五章 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规模
表一:
地点 |
新建污水处理厂名称 |
建设规模(万m 3 /d) |
建设性质 |
管网(公里) |
工程投资(万元) | ||
总计 |
污水厂 |
管网 | |||||
贾汪城区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3 |
扩建 |
50 |
6000 |
2000 |
4000 |
大吴镇片区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2 |
扩建 |
12 |
5000 |
3800 |
1200 |
工业园区片区 |
徐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3 |
新建 |
35 |
7573.41 |
2284 |
5289.41 |
江庄镇片区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3 |
新建 |
18 |
7000 |
3000 |
4000 |
表二:其他投资
地点 |
新建污水处理厂名称 |
建设规模(万m 3 /d) |
建设性质 |
污水再生利用建设投资(万元) |
污泥再生利用投资(万元) |
合计投资 |
项目总投资 |
贾汪城区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3 |
扩建 |
1500 |
300 |
1800 |
7800 |
大吴镇片区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2 |
扩建 |
400 |
1200 |
1600 |
6600 |
工业园区片区 |
徐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3 |
新建 |
400 |
500 |
900 |
8473.41 |
江庄镇片区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3 |
新建 |
400 |
1000 |
1400 |
8400 |
(二)资金来源
地点 |
新建污水处理厂名称 |
项目总投资(万元) |
资金来源 | ||
自筹 |
上级争取 | ||||
贾汪城区 |
贾汪城区污水处理厂 |
7800 |
3900 |
3900 | |
大吴镇片区 |
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 |
6600 |
3300 |
3300 | |
工业园区片区 |
徐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8473.41 |
4236.7 |
4236.7 | |
江庄镇片区 |
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
8400 |
4200 |
4200 |
第六章 实施计划
2011年-2013年重点实施贾汪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徐州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大吴建平污水处理厂二期,2014年-2015年实施污水再生设施及利用、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江庄镇污水处理厂。
第七章 保障措施
(1)多渠道筹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资金。政府要统筹安排城建资金、地方机动财力等,保证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征收的水资源费和和排污费要有部分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要积极争取国家国债资金的支持以及国内外银行贷款,确保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进度和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将城市污水处理价格尽快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严禁受委托单位挪作它用。
(3)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各市县要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厂。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4)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采取措施保证正常运行。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污水管网工程建设,要在编制排水规划的同时,提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合流制管道,适当加以改善,重点完善污水截留,在新区建设时要按照雨污分流体制建设。
(5)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杜绝个别企业超标排放有毒有害和不能降解的物质。
第八章 效益分析
贾汪城区急需再建1个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含工业园区),总规模为14万立方米/天,总投资约3.12亿元,污泥大部分进行综合焚烧处理,中水会用率在30%以上,其他经处理过的水送尾水倒流工程。全区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80%以上,有效的改善了我区水质环境,保证了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开展,有广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