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平阳县深化鳌江流域水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1-4-27 11:45:2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鳌江是浙江省八大入海河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生活、畜禽养殖等污水排入鳌江,造成水质严重污染。多年来,政府与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污染综合整治,鳌江水质有了很大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消除,鳌江水质仍达不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为全面改善鳌江水环境质量,确保流域水环境安全,根据《中共温州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0〕135号)和《温州市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鳌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污染源

    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鳌江干流上游百僧堂、顺溪大桥、堂基3个县控站位为Ⅰ类水,省控埭头站位为Ⅱ类水,满足水功能要求,其它3个省控站位为劣Ⅴ类水,不能满足水功能要求。从主要污染因子角度看,鳌江流域水体中CODMn(高锰酸盐指数)、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和NH3-N(氨氮)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有机类污染和氮类污染特征,其中氨氮污染指数远高于其他指标,是鳌江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从各个断面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看,江屿断面为鳌江最严重的污染河段,其中氨氮超标最为严重。造成鳌江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及畜禽养殖、过度施肥等产生的农业面源,其中工业污染源特别是制革、宠物用品加工等行业排放的废水是造成鳌江氨氮严重超标的最主要因素。

    二、指导思想与整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纲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功能区为依据,以总量控制为手段,以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解决鳌江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确保流域水环境安全。

    (二)整治目标

    通过四年时间(2011-2014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突出氨氮污染整治,加快生活污染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步伐,实现鳌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至2014年,鳌江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鳌江水体基本达到水功能区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

    充分发挥环保审批在产业发展导向上的把关作用。按照“治旧控新”要求,在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总的来说是做到重污染行业一律不批,轻污染行业的审批要以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为依据。对老污染源实行治理一批,升级一批,淘汰一批,对新的产业设立更高的环保门槛,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无污染、高经济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加强传统产业改造与技术升级,促使我县的产业结构得到充分调整和进一步优化,从而彻底摆脱我县工业产值与财政税收长期依赖高污染行业,长期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困境。

    2.加快行业整合与提升

    从整个鳌江流域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产业布局以及资源整合和产业间的配套等问题,对制革、明胶、宠物用品等重点行业进行整合与提升,做大做强做优。突破产业价值链的局限,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往上游的技术研发环节和下游的深加工终端产品延伸,促进制革企业转产转业,鼓励企业向移膜革、皮带等低污染行业转产。对水头、腾蛟制革进行优化重组,水头和腾蛟制革企业分别重组为10家和2家。2011年,启动优化重组工作,完成基地整体再改造方案的编制。2014年,完成水头、腾蛟制革基地的整体再改造和企业重组。

    (二)强化重点工业行业的水污染防治

    1.深化制革、宠物用品行业污染整治

    一是抓好制革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置工作。引进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强化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排污总量,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铬水分流处理、铬泥安全处置,2011年,水头制革基地2座日处理能力均为1000吨的铬水集中处理工程建成投入运行。提升制革污泥处置能力,实现污泥处置能力与污泥产生量相匹配,蓝天公司100吨/日污泥焚烧工程和绿地公司100吨/日污泥干化制煤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同时,在全县制革行业推行清洁生产,采用低铬鞣、无铬鞣、少石灰等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铬泥、污泥的产生量,努力做到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制革、宠物用品行业废水(高浓度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纳管进一步深度处理。建设水头、萧江生活污水处理厂时,应考虑接纳易生物降解、高浓度氨氮的制革、宠物用品等有机废水,并制定废水的纳管标准。水头、腾蛟制革企业的废水产生量约为2万吨/日,经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严格执行COD 250毫克/升、氨氮50毫克/升标准,排放的废水纳管进入拟建的水头污水处理厂,同时,水头镇范围内宠物用品生产企业的废水产生量约为4000吨/日,经预处理后也接管进入水头污水处理厂。麻步、萧江、钱仓等地的制革、宠物用品企业,废水产生量约为3000吨/日,经预处理后接管纳入萧江生活污水处理厂。水头、萧江生活污水处理厂分别增加2.5万吨/日和0.3万吨/日的处理能力。

    2.深化明胶、食品、造纸等其他重污染行业的治理

    2011年,完成南雁镇5家宠物用品企业的异地搬迁治理工作,彻底摘除鳌江上游的工业污染源。佩蒂公司完成整体搬迁,华亨等4家公司把排放废水的转鼓生产工序搬迁至水头制革基地厂区。罗赛洛明胶公司完成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建设并投入运行。萧江镇卤制食品加工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开展造纸企业废水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强化中水回用措施,减少废水排放量。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防止废塑料洗涤业、褪色行业、非法制革等非法污染加工点死灰复燃。

    (三)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一是完善昆鳌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2011年完成昆鳌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系统的完善和改造,提高截污纳管水平,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二是完成水头、萧江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并投入运行,2011年底前开工建设,2013年底建成投入运行。新建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污水管网要先行或同步建设,同时配套脱氮除磷设施、设置在线监测监控装置,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实行无害化处理。未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城镇将污水收集接入临近污水处理厂,2014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一是靠近城镇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优先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二是在山门、青街、闹村等乡(镇)所在地人口比较集中,常住人口大于2000人的区域,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三是在人口相对集中,人口规模在2000人以下的乡(镇)所在地或行政村根据当地实际建设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四是对位于山区或人口分布比较分散不易于集中收集处理的行政村采用“人工湿地”模式处理生活污水。2011年开始,每年完成7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到2015年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达100%。

    (四)推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1.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

    按照“户三包、村收集、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的收集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11年,95%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2014年,全部行政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2.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加快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步伐,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2011年, 12个乡(镇)开工建设24个垃圾中转站,2012年,完成平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同时建成24个垃圾中转站,2014年,基本形成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的全面无害化处理。

    (五)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严格执行《平阳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制度。积极推进畜禽养殖业的布局调整,大力推广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根据各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对一些条件简陋、设施差、规模小、效益不好的养殖场严格实行关停。加强源头控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环保审批。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2011年,开展存栏猪20头以上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按照“畜禽粪便-沼气-农作物”生态模式,建设2个生态养殖示范点,2012年,完成存栏猪20头以上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14年,累计完成8个生态养殖示范点的建设,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鳌江流域污染整治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专项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和监督鳌江水功能区达标各项工作。定期研究鳌江流域污染整治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解决存在的困难。建立工作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和乡(镇)承担相应的任务和责任,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污染整治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

    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综合性污染治理项目及生态保护建设。同时,要足额征收排污费,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制度,通过对环境资源的有偿出让,筹集治污资金。

    (三)完善环境监管体系

    建立环境长效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环境管理和执法规程,努力提高环境监管的效能。重点要突出加强企业自律和强化环境执法。企业内要配置专职环境管理人员,做好企业内部的污染治理和排污总量控制。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执法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切实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减少违法排污行为的发生。

    (四)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增强居民和企业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意识,着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生态建设、支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形成推进鳌江流域污染整治的强大声势。

    主题词:环境  污染  整治  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平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