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电絮凝技术的研究比较早,工程化应用也随着环保标准的严格,应用也越来越多。自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发布以后,电镀企业自身的环保压力增加很多,特别是针对COD 去除要求,过去常规工程设计从没有考虑过,采用常规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并不稳定,容易出现超标情况,特别是一些络合态的重金属产品更是难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脉冲电絮凝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工程应用已经日趋成熟,结合加载磁絮凝工艺,...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深圳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及水质污染量剧增,它成为最重要的污染源。深圳市范围内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深圳逐步开展电镀、印制电路板、印染、造纸、有机溶剂污染行业、生活污水处理行业、规模化养殖行...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电镀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废水总排放量的10%,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20%。电镀废水不仅量大,而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严重,因为电镀废水中不仅含有氰化物等剧毒成分,而且含有Cr、Zn、Cu、Ni等金属离子。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90年代中期国内达80.1%;而国外采用化学法的比例高达80%-90%。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过程中,为了使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和沉淀完全,往往要向废水中投加过量的氧化剂(如...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工业、建筑工业及相应的装饰工业。与电镀工业的规模发展相对应的电镀废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电镀已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污染工业之一。目前,我国电镀厂点约有15 000家,每年排放的40亿m3废水,约有50%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这些废水中含有氰化物、酸、碱以及六价铬、铜、锌、镉、镍等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很大,危害严重。因此,电镀废水的治理仍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常见的电...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摘要:以色度、浊度、悬浮物浓度、电导率及金属离子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进水pH、混凝剂种类与投量、沉降时间及重金属捕捉剂对陶瓷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陶瓷电镀废水处理的适宜操作条件及工艺组合。实验表明,陶瓷电镀废水的组合处理工艺:调整废水pH为一级处理,投加PAC的混凝沉降法为二级处理,投加重金属捕捉剂为三级处理;先调节废水pH至9,投加50 mg/L的PAC,再投加20 mg/L重金属捕捉剂,此时...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摘 要: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在N2保护下,以丙烯酰胺为接枝物,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得了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CAM),并将其应用于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确定了以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在处理含铬废水中的最佳加入量,以及适宜的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最佳pH值等条件.结果表明,对电镀含铬废水进行絮凝处理时的CAM的最佳用量为2 mg(CAM)/L (废水),pH值为7.8时,搅拌速度为200 r/m...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1 废水来源及水质 电镀锌机组生产工艺中,为提高产品质量,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导致大量的Zn2+随废水排出,从而使酸碱废水处理系统中排放水Zn2+超标排放标准为≤4 mg/L,平均为14.26~9.71mg/L,造成月缴排污费20~30万元;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引起排水锌含量超标的废水主要来自机组中的溶锌坑和废水坑,水质变化无规律,其成份详见表1。 表1 冷轧含锌废水水质...
工艺适用区域:-浙江
含氰电镀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一般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活性炭法 1 碱性氯化法 基本原理是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如漂白粉),将氰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第二阶段再将氰酸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主要水处理构筑物需设氧化反应池两座、沉淀池一座以及相应的投药装置等。反应池中设pH计及ORP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控制水质及投药量,并设搅拌装置。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