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形态分析对于评价不同形态的微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生物功能与毒理作用有重要意义。例如:As(Ⅲ)比A5(V)更容易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所以其毒性更大。再如Cr(VI)的毒性远大于cr(Ⅲ)的毒性。不同形态的汞表现出的生理活性和毒性也是不相同的。不同形态的锑化合物毒性不同,无极锑的毒性比有机锑大。无机硒的毒性大于有机硒。由于元素的作用及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形式和浓度,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直接影响到重金属的毒性、迁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而重金属一旦被水生生物吸收,不能被生物体降解,只能在不同形态间相互转化和分散,并且通过食物链能累积到较高的浓度,富集倍数可达成千上万倍,又通过饮水和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而蓄积在某些部位,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损害人体健康。水体中重金属的毒性效应与重金属的种类,物化性质,浓度,价态,存在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重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砷、有机铅等的毒性要比相应的无机金属化合物大得多,如汞经生物体转化为甲基汞后,其毒性是无机汞的100多倍u1;六价铬的毒性是三价铬的500倍,三价砷的毒性是五价砷的25—60倍。如有机汞可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紊乱,运动失调,出现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语言障碍等症状。急性汞中毒还会导致肝炎和血尿的发生。Pb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进人人体,在肝,肾,脑组织等处聚积,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的损害最为严重,中毒者出现头痛,腹痛,腹挥,疲劳感,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从生物化学角度看,铜在动物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但过量的铜,会对肝胆造成负担,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严重的会导致神经变性的疾病、肌肉萎缩硬化等疾病。cd2+与Pb和H92+被认为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最大的三种重金属。cd2+一旦进入人体,几乎很少能被排出体外。主要在肝,肾,甲状腺等器官中蓄积,导致急慢性中毒,使钙的吸收失调,造成骨质疏松,骨痛,骨萎缩变形等症状,具有“三致”作用"1。铬既是生物体正常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又是一种强毒性污染物,有致癌作用。Cr(Ⅵ)的毒性要远大于cr3+。Cr(VI)有强氧化性,对皮肤和粘膜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铬及其化合物可在人体内蓄积,导致呼吸道疾病,肠胃道疾病等,对肺,支气管和消化道具有致癌作用。砷是一种致癌物质,饮用水中砷的最高浓度不允许超过0.01mg/L。砷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迸入人体,蓄积在肝脏,肾脏,骨豁,毛发,指甲等部位,导致肠胃,心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性素乱和病变,严重时引起砷中毒。锌是一种微量元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对生命组织的生理功能和调节许多生物化学过程起重要作用。然而,过多的锌会导致健康问题,如胃痉挛,皮肤过敏,呕吐,恶心和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