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新811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和环境保护工作大局,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强化考核等途径,齐抓共管、合力推进,2008年我市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安吉县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2008年安吉县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六个试点之一,是我省惟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安吉县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建成“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全力建设“中国美丽乡村”,10月25日,《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并成功举办“中国美丽乡村节”。
生态县创建基本实现满堂红。2006年6月,安吉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县”。2008年4月,德清县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第一批省级生态县,12月14日通过国家环保部的国家级生态县技术核查。2008年12月长兴县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市级预验收,即将迎来省生态办组织的现场核查。至此,我市三县均可成为省级以上生态县,实现生态县建设满堂红。
新农村生态环境工程稳步推进。南太湖前置库净化能力及保护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顺利结题。全面推行第三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多介质土壤层技术。该技术已在安吉大溪、石岭等村建立农家乐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基地,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多形式处理提供了典型。年存栏猪10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圆满完成。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上新水平。长兴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并全面投入试运行的县(区),全市完成2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镇镇至少建成一个污水处理厂。湖州市本级与长兴2个垃圾焚烧厂投入试运行,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固废处置中心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
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南浔旧馆有机玻璃省级重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12月11日通过省验收摘帽;长兴县夹浦印染行业、吴兴区织里漾西铝合金行业、德清纺织印染行业等3个市级重点整治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德清莫干山工业园区顺利完成整治。飞行监测达标率稳步提高。2008年,我市在省飞行监测中达标率为78.2%,较上年提高13.03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物减排得到落实。2006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了“双下降”,分别削减0.52%和3.4%,削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市又分别削减5.09%和5.94%,削减率位居全省前列;2006、2007两年累计削减5.58%和9.14%,基本达到减排时序进度要求;2008年,减排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可完成年初制订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削减3.7%和1.8%的减排任务。
建立全员全夜值班制度。为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确保我市饮用水安全,5月启动蓝藻防治应急预案,市环保局建立全员24小时值班制度。组建由局机关干部、监察人员、监测人员组成的值班队伍,每天由一位局领导带班,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
创新环保管理机制。对区域环境污染矛盾突出的乡镇(新市镇、夹浦镇)实行区域限批,对排污总量较大的企业,采取限产限排措施,减少排放总量。对严重违法5家排污企业,依法给予最高额行政处罚,并责令在媒体上公开向公众道歉。1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开展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出台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实行排污权交易试点。
环保能力建设上新台阶。新增4个环保所,环保所(站)遍布重点城镇,其中5个环保所通过标准化建设。市监察支队通过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达到国家环保部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一级标准。
群众环境满意率位于全省前列。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群众得到实惠,群众环境满意率明显提高。 来源:湖州日报 作者:章元星 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