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湖北黄石:城市排渍新规划通过评审

发布时间:2009-7-28 11:04: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用地性质的不断变化,我市(指黄石市,下同)现有的排渍设施与实际要求已极不适应。24日,记者从市政公用局获悉,市委、市政府正加紧城市排渍设施改造计划,目前,最新编制的2009―2020年城市排渍专项方案初步通过专家组评审。
 
据了解,目前我市的排水设施基本上为雨污合流,老城区主要有花湖泵站、黄石港(青山湖)泵站、胜阳港泵站、黄思湾泵站等5座泵站,除黄石港、胜阳港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外,其余区域雨、污水主要靠自然沟渠排放。上世纪80年代后,我市仅在黄石港片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2万吨。目前正在建设的陈家湾污水处理厂及相应的污水管网预计2010年建成,日最高处理能力可达32万吨。
 
为从根本上改善城区排水状况,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市政公用局于今年2月底委托市规划院对《黄石市城市排渍专项规划》(1999年)进行了修编。今年6月和7月初,该局再次组织了技术评审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完善。
 
7月24日,最新修编的《黄石市城市排渍专项规划(2009-2020年)》专家评审会召开,来自武汉市规划局、湖北省城市规划院、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以及黄石市直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了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专家组原则同意通过该规划,部分建议经完善后按程序报批。
 
此次排渍治涝的总体方案包括:新建西塞幸福闸、合兴闸泵站和河口鼎丰闸泵站;扩建黄思湾(冶钢)泵站;配套、疏浚排水港渠,修建和完善花湖堤;更新改造老泵站设施。同时,根据我市自然地形和区域水系分布,城区雨水采取自流排放、机械抽排和湖泊调蓄相结合的方式,全市划分9个雨水汇水系统,分别进行渍水排放。
 
规划表明,我市排渍工程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2009年-2012年,计划完成花湖泵站主干渠、黄荆山以北排洪渠改造,扩建黄思湾泵站和下陆、铁山、西塞主排洪渠工程;第二阶段为2012年-2015年,计划完成扩建西塞泵站工程,完成河口主干渠和河口泵站工程,完成花湖堤主堤改造工程;第三阶段为2015年-2020年,计划完成花湖堤改造工程。届时可望实现全市市区无渍水的目标。
 
“排渍工程将采取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实施计划,近期将对全市排水系统分区实施,计划新增城市排渍能力36m3/s,排水主干渠13.7km,确保雨水能基本排放。”市政公用局负责人介绍,待全市排渍管渠全面完善、泵站建设全面完成后,黄石城区可解决内涝隐患。  来源:黄石日报 作者:记者 吴姗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