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砂滤池,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日前,在胶南市海清污水处理厂,顺着臧运生经理的手指,记者看到,钢筋林立的建设现场,十几名建筑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他说:“将原来处理的污水加药混凝后再过砂滤池,出来的水就会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这期间实际上对污水又进行了一番物理化学处理。”
像海清污水处理厂一样,处理能力6万吨/日的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也在升级中。“我们同时启动了处理能力4 万吨/日的二期工程建设,明年 10月份正式运营。”中科成污水处理厂总经理助理崔显平介绍。据了解,今年胶南市还将在毗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灵山卫开建处理能力3万吨/日的新污水处理厂。
“这三项工程已经列入胶南市政府2009年的重点工作。”胶南市城建局副局长薛旻传说,“工程完工后,胶南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将由现在的9万吨/日提升到16万吨/日,出水标准也由‘国标’中的二级排放升级为一级B 排放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96% 。”
污水处理水平是一个城市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建设生态环保型城市,胶南历年来不遗余力。据胶南市城建局排水监测站站长柴朝廷介绍,胶南早在1997年就建成了处理能力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站,目前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9 万吨/日。“从9万吨/日到 16万吨/日,这是一个跨越。一个县级市,96% 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柴朝廷说。
据了解,集中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可靠高效,出水水质稳定,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为提高集中处理率,胶南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排水管线建设,目前已经在整个城市规划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管线长达730公里。“近三年来,胶南市仅铺设排水管道就投入近千万元。”城建局养护管理中心的张主任说:“下一步,我们还将分期分批对城区地下管网和河道进行整治,实现雨污分流,从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作者:薄克国 王文辉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