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青海省西宁市规划在湟水河流域建12个污水处理厂

发布时间:2010-2-5 10:41: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观测数据表明,湟水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北川河断面Ⅰ类至Ⅲ类水质比例由60%提高到80%,小峡桥断面COD首次达到了水环境功能区划Ⅳ类目标,民和桥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8个百分点,这对西宁市和人口高度集中的我省东部农业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引大济湟”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西宁市正规划在湟水河流域建12个污水处理厂。

  已建成西宁市第一、二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三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达到15.5万吨。规划中的其余9座,规划处理能力将达到30.3万吨。西宁市相关部门正在加快4个在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预计到今年底,使西宁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5万吨,处理率超过80%。

  据工业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西宁市污染企业基本沿河谷地区分布,大多坐落于工业区,排水量90%的污染企业多坐落于湟水河西宁段的上游。为此,环保部门加大对湟水河沿线重点污染企业的监察力度,促使排污企业达标排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入湟水河的化学需氧量,仅张氏集团大通猪仔繁殖基地经过废水治理后,对北川河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降低了924吨。

  据了解,西宁市环保部门通过调查,西宁市辖区范围内湟水河干流、支流共有614个污水排放口,其中有组织排放口382个,无组织排放口232个。这项调查共涉及湟水河及其支流的10条主要河流河道两侧的所有污水排放口,通过运用GPS卫星定位、详细文字描述、实际照片记录等方法对每一个污水排放口进行了户口式登记,摸清了西宁市内湟水河干流、支流污水排放口实际情况。这为西宁市湟水河治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奠定了基础。(作者:张晓程)青海新闻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