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
2009年,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洪泽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
2009年,洪泽跻身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行列。
这是洪泽人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永葆洪泽湖美丽清纯方面亮出的骄人答卷。
近年来,临湖而建、因湖而兴的洪泽县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责任,在永葆洪泽湖美丽清纯上打先锋、扛大梁,实现了经济建设、民生改善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双丰收。
“到过洪泽的人,都夸洪泽的生态好,”洪泽县环保局局长袁玉民自豪地说,“去年,习近平副主席到江苏视察,专程来到洪泽湖畔,对一湖碧波连连赞叹。今年,总投资40亿元的乐水养生园项目落户洪泽,也缘于洪泽一流的生态环境。”据了解,2009年,洪泽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到95%以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洪泽县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新材料、软件、新能源及生物技术应用渐成全县工业主导产业,机械、化工、纺织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提升,全县产业生态极大改善。7个列入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重点防治工程全部改造完成,可年减废水排放量2165吨、COD排放量2325吨。2009年底,全县COD排放总量4230吨,SO2排放总量6440吨,今年,COD、SO2排放总量将分别控制在4200吨和5700吨以内。
持续实施生态创建。总投资5000万元的县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于去年底开工建设,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二期污水处理工程今年下半年建成,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工业污水厂即将开工建设,城市尾水通过生物-生态处理及物理化学处理达标后,改排入入海水道工程年内启动,洪泽维护生态、清洁环境的能力将有一个大的提升。生态县创建高效推进,5项基本条件中有4项符合要求,22项硬性指标中有11项达到标准,8项接近标准。建成涉及7个乡镇、总面积达3万公顷的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占县域面积的15%以上。9个镇创成省市优美乡镇,占全县3/4。
严格治理、严密监管。严把项目审批关。实行项目审批环保一票否决,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几年来,洪泽共否定不符合要求的项目60多个。严把日常监管关。这方面,洪泽做到了“三个全面”,既有创新,又很彻底。一是全面查。专门成立5个工作组,分A、B岗包厂分工负责;对32家重点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彻底查清企业的环境状况;对10家沿河重点企业使用挖掘机进行地毯式探查,彻底清除了暗排口。二是全程管。从危险废弃物处置申报、受理、运输管理、监督与审计、公示等进行严格把关,除执行五联单制度外,该县还在运输车船上加装GPS,派专人押运,切实做到全程监管和控制。量化考核污染治理设施,实行单独电表核算,通过原辅材料消耗量、产品产生量和用电量来计算考核治污设施的药剂使用量、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是否合理,杜绝不运行或者运行不正常现象。三是全线控。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取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自动监测站,对35家企业分别安装了流量计、COD在线监控装置或二氧化硫在线监控装置,实现了全部联网,实时监控。去年以来,洪泽对5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关闭或搬迁,虽然减少了近一个亿的财政收入,但洪泽人认为,捧出一汪美丽清纯的洪泽湖,比什么都“值”!来源:淮安新闻网 作者:龚晓琴 叶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