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慈湖经济开发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继续完善水、电、气、路、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截至5月底,全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亿多元,使园区条件日益改善,功能逐步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投资环境。
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该区抓好实施开发区东北部控制性详细规划、排水规划、绿地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北部水系综合整治中,该区投资800万元进行改造,实施混凝土箱涵结构,实行集中排放,本月底汛期到来之前即可竣工,将彻底解决困扰慈湖北部地区多年的雨水排放问题。为解决北环路周边企业用水紧张状况,该区抓紧施工,目前已铺设自来水管道3公里;配合港华燃气公司铺设天然气管道,目前完成4公里;为满足金星集团扩能项目需要铺设蒸汽管道,目前完成2.5公里;其他各项工程均在有序推进。
在道路建设上,该区想方设法紧抓征迁工作,创造条件尽快开工。今年重点加快推进长2.16公里的太子大道、1公里的皖苏路、昭明路,以及打通东北部路网的园中路建设,这几条道路均将在今年10月或年内竣工。为缓和马鞍山市北部地区供电紧张状况,该区配合市供电部门,加快建设投资2.5亿元的220kV园水变和110kV化工变两座备电站,该工程已于5月底完工,6月1日正式送电。此外,该区投资400多万元,精心做好园区道路、零星地块的绿化,极大美化了环境。
该区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6亿元、占地76亩、设计处理规模每天8万吨的慈湖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经省发改委批准纳入国家在建国债投资项目,获得70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该工程自去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完成投资5600万元,污水处理能力为每天4万吨的一期工程已基本结束,预计7月份可正式通水试运营。其完全建成投用后,主要负责包括开发区在内的13.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对于保护慈湖地区水环境、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马鞍山日报—余齐斌、林海保)来源: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