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全省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实现COD减排目标,污水设施建设是前提,稳定运行是关键,要突出重点,落实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和超常规手段,集中力量打一场城镇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建设突击战,确保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确保“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副省长辛维光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晓东指出,自2008年底以来,贵州省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战行动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克服困难,打了一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攻坚战。到今年6月30日为止,全省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99个,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74.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成为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6个省份之一,为顺利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由于贵州省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管网覆盖面不足,运行管理薄弱,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益的发挥,严重影响制约着COD的削减。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全省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咬住COD减排目标不放松,本着能快则快、特事特办的原则,发扬时不我待精神,明确时间表,倒排工期,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王晓东强调,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城镇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建设作为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加快建设,确保坚决地、不折不扣地完成目标任务,确保兑现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承诺。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和不完善,是制约贵州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瓶颈,要加快已批复的管网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加大督促力度,确保按批复长度建设收集网管,力争提前建成并发挥效益。要加快雨污分流系统建设和老城区管网改造,确保与污水收集主干管连接,使污水收集做到应收尽收,真正实现雨污分流。要建立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抓紧制定行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污水水质监测机构和监管制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操控能力,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性工程的投入配套力度,确保污水筹集管网的顺利建设和投入运行。王晓东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协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督办、通报和考核机制,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差、消减能力弱,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绝不姑息迁就,确保全省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顺利推进。
辛维光在会议结束时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作,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认识,针对目前全省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确保按要求完成污染减排目标。
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参加了会议。(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