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规划局发布消息,为改进南淝河水质污染和水体景观效果,市规划局将会同市排水管理部门积极推进南淝河上游人工湿地改造示范工程建设。
湿地面积超过六千平方米
据了解,该工程为国家水专项示范工程,位于南淝河与潜山路大桥交口东南侧,南淝河与南沿河路之间,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考虑到该段南淝河紧靠城市主干道,景观较重要,设计采用梭鱼草、花叶芦、千屈菜等十余种水生植物,力求色彩丰富。
生态工程改善南淝河水质
有关专家介绍,该项工程不仅有大型湿地,还包括水质处理改造,设计处理规模1500吨/天。项目将利用现有国有土地新建水平潜流生态处理工程,以望塘污水厂出水为水源,对望塘污水处理厂部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经生态系统深度处理后作为南淝河景观补充水,以改善南淝河水质,提高南淝河水环境容量,恢复河道水体的生态功能。
该项工程湿地设计进水标准为国标一级A,出水标准为五类水。工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及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植物残体等二次污染物,并充分考虑生物质资源的再利用,在充分改善南淝河水质的过程中又避免了二次污染。
多项改造实现“碧水穿城”
作为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的治理改造近年来一直是全市的重点工程。2008年,合肥市投入专项资金700多万元改造了清溪路垃圾填埋场,令垃圾场的渗滤液不再流入南淝河,切断了南淝河最大污染源。2009年,又引进“生态混凝土”特殊工艺对南淝河岸堤进行改造,有效提升了堤岸绿色生态景观。二十埠河、四里河、板桥河等南淝河支流都将进行改造工程,“碧水穿城”的景象离合肥不再遥远。(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俞霆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