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市住建委获悉,从2007年试点至2010年年底,我市已有161个村庄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受经济条件、后期运营成本及农村居住的分散性等因素影响,将农村污水收集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并不现实。”市住建委村镇建设处处长王飞告诉记者,我市从2007年开始在六合横梁镇的石庙村和江宁禄口镇的石埝村试点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于2008年开始逐步推广。相较于投资数千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村庄污水处理站显得很“袖珍”,最大的占地面积也不超过30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100平方米。从设计、建设到投用一般不超过3个月。不仅投入少,后期运营成本也比较低。
今年开建的125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具体分布为:江宁区18个,浦口区15个、六合区24个,高淳县52个、溧水县16个。今年的开建任务完成后,我市共有286个村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有多少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王飞表示无法具体统计,“由于不少自然村尚在规划中,是否保留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十二五"期间,我市所有规划保留村都将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从而终结农村污水直排历史。”
据了解,目前在我市农村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脱氮+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技术”、“厌氧水解+微动力好氧生化+景观绿地技术”等。(龙虎网-南京日报 顾小萍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