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惠州市规划新建3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46.7万吨/日,续建15座“十一五”期间未完成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25 .5万吨/日,到“十二五”期末,惠州市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2.2万吨/日,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数达到80个,处理能力达到155 .85万吨/日,基本达到“一镇一厂”的目标,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村地区则推广因地制宜的分散型处理工艺如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艺,鼓励具备条件的城乡相邻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
为积极促进和加快县区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建设和改造,规划要求启动惠东焚烧处理场建设,加快筹建惠阳区、博罗、龙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积极改造现有垃圾处理厂。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240吨/日,全市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86%.
规划要求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每年20%的自然村建成垃圾统一收集点,20%的行政村有专职环卫保洁工人,到2015年,全市各行政村要建设垃圾收集池,并配备专职环卫保洁员。
规划要求,在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及安全处置的基础上,以危险废物、电子废物和惠东鞋材废料等的安全处置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为重点,2012年底前,建成处理规模10万吨/年的生活污泥堆肥处置工程及惠东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惠州人民政府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