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3 17:05:1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4.01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4;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散户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清水区,通过在清水区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若干个高度依次递减的隔断,从而形成若干个净化区,生活污水由最大净化区依次溢流,最终溢流至最小净化区,从一个净化区溢流到另一个净化区时,生活污水在跌落过程中从空气中溶入部分氧气,供各净化区中的微生物利用,以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最小净化区出水至清水区,清水区中种植有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吸收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最终生活污水溢流排放至自然水体。

  权利要求书

  1.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清水区,清水区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高度依次递减的隔断,所述的隔断将清水区与壳体内壁合围的空间分割为若干个容积依次递减的净化区,净化区包括容积依次递减的最大净化区、若干个中段净化区、最小净化区,使生活污水从最大净化区上端跌落至中段净化区,再由中段净化区上端跌落至最小净化区,最小净化区连通清水区,清水区设有排水口,壳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通最大净化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净化区内均设有隔板,隔板将净化区分为前后两格,隔板上设有使前后两格相连通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净化区内还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菌种的填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水区内设有水生植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端面设有环形流道,环形流道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进水口设于进水端,出水端连通最大净化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为筒状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水区为筒状小壳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水区的高度不小于最大净化区的最大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口连接排放管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由透明材料制成。

  说明书

  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生活是离不开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其中生活污水的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天都需要洗菜做饭,同时还有洗衣洗澡,以及厕所产生的污水,这些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最终排入自然水体。在城市以及近城市的农村,由于污水管网较为发达,因此这些地方的生活污水一般由污水管网统一接纳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而对于偏远的农村以及山区、旅游景点等由于缺乏污水管网,且纳管需要非常大的投资费用。而且由于这些地区的住户往往比较分散,污水收集纳管的成本很高,因此也无法建立集中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处理装置,解决散户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清水区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若干个高度依次递减的隔断,从而形成若干个净化区,生活污水由最大净化区依次溢流,最终溢流至最小净化区,通过各净化区中的微生物菌种的作用,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通过清水区的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吸收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最终实现处理出水达标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散户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清水区,清水区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高度依次递减的隔断,所述的隔断将清水区与壳体内壁合围的空间分割为若干个容积依次递减的净化区,每个净化区内设有用于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种,净化区包括容积依次递减的最大净化区、若干个中段净化区、最小净化区,使生活污水从最大净化区上端跌落至中段净化区,再由中段净化区上端跌落至最小净化区,最小净化区连通清水区,清水区设有排水口,壳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通最大净化区。

  每个净化区内还放置有高效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个净化区内均设有隔板,隔板将净化区分为前后两格,隔板上设有使前后两格相连通的通孔,生活污水从上一净化区上部跌落进入第一格,从第一格底部由通孔进入第二格,再从第二格上部跌落进入下个净化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个净化区内还设有用于附着微生物菌种的填料,在每个净化区内放置填料,使高效微生物菌种能着床于填料上,防止菌种随水流流失。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清水区内设有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吸收生活污水中的氮、磷。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壳体的上端面设有环形流道,环形流道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进水口设于进水端,出水端连通最大净化区,污水由环形流道的进水口进入,绕环形流道数圈后可溶入部分氧气,之后经出水端流入最大净化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壳体为筒状壳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净化区为筒状小壳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筒状小壳体的高度不小于最大净化区的最大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排水口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伸入净化区内,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上盖由透明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中,生活污水在最大净化区内经高度依次递减的隔断溢流跌落至下一净化区,最终溢流至最小净化区,在这一过程中,生活污水在每一净化区向低一级的净化区溢流跌落的时候可溶入部分氧气,溶入的氧气被每一个净化区内的微生物利用,以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生活污水溢流至最小处理区后进入中间的清水区,清水区内种植水生植物,主要用于吸收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经上述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溢流排放至自然水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清水区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若干个高度依次递减的隔断,从而形成若干个净化区,生活污水由最大净化区依次溢流,最终溢流至最小净化区,从一个净化区溢流到另一个净化区时,生活污水在跌落过程中从空气中溶入部分氧气,供各净化区中的微生物利用,以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最小净化区出水至清水区,清水区中种植有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吸收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最终生活污水溢流排放至自然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