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17.07.26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IPC分类号 C02F3/30; C02F3/32;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因农村地区供水分布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温室型人工湿地,所述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内依次设有3到4个厌氧隔室和3到4个好氧隔室,隔室之间设置有波浪形挡板、波浪形挡板通过三角形连接底座与隔室连接固定,第一厌氧隔室和第一好氧隔室容积为后接隔室容积的1.5—2倍,第一好氧隔室和沉淀室的下流区底端设置有树杈形多孔曝气头,最后的好氧隔室尾端设置变频泵通过管路连通到第一厌氧隔室,本发明尾水回流鼓风机曝气增加好氧环节,提高除SS、氮、磷效果和容积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和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连接的温室型人工湿地(2),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内由挡板分为厌氧隔室组(4)、好氧隔室组(5)和沉淀室组(6),所述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尾端底部设置有回流出水口(1-7),回流出水口(1-7)通过管路(1-9)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前端底部设置的回流进水口(1-10)相接,所述温室型人工湿地(2)底部设置有进水管(2-1)和与进水管(2-1)相连的进水槽(2-2),所述温室型人工湿地(2)上方覆盖有温室棚(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隔室组(5)和沉淀室组(6)的隔室底部设置有树杈形多孔曝气头(1-5),所述树杈形多孔曝气头(1-5)包括一根直管(1-5-1)和3根支管(1-5-2),3根支管(1-5-2)与直管(1-5-1)的一端密封连接呈扇叶形位置排布,直管(1-5-1)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接头(1-5-4)与曝气口连接,直管(1-5-1)和支管(1-5-2)的圆周壁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隔室组(4)包括1间第一厌氧隔室(4-1)和3间后接厌氧隔室(4-2),所述好氧隔室组(5)包括1间第一好氧隔室(5-1)和1间后接好氧隔室(5-2),沉淀室组(6)为单个的沉淀室(6-1),各个隔室之间通过波浪形挡板(1-2)隔开,隔室内设置有波浪形折流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折流板(1-3)的上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顶部连接,波浪形折流板(1-3)的下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底部之间留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隔室(4-1)的容积为后接厌氧隔室(4-2)容积的1.5—2倍,所述第一好氧隔室(4-2)的容积为后接好氧隔室(5-2)容积的1.5—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型人工湿地(2)内设填料层,填料层的上下层覆盖无纺布地膜作为透水地膜。
说明书
一种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受地理自然原因、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部分地区农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排放不集中,集中污水到城市进行污水处理或者在当地建设污水处理厂都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采用人工湿地作为主要的污水生态修复技术,具有运行维护成本低、环境友好性的特点,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禽畜蓄养、农作物肥料问题,污水量增大的同时,污水中的氮磷含量也在增长,对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使用填充料的人工湿地对于氮磷采用化学吸附,吸附后的氮磷难以被植物利用等问题。为降低人工湿地系统的负荷、延长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设计一种降低农村生活污水的固体悬浊物含量、氮磷含量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此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可靠、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厌氧折流反应器功能单一、人工湿地受气温影响严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行可靠、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维护费用低,去除SS提高人工湿地使用寿命、克服人工湿地使用的温度限制、能脱氮除磷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具有现实意义。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和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相连接的温室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内由挡板分为厌氧隔室组、好氧隔室组和沉淀室组,厌氧隔室组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厌氧隔室和后接厌氧隔室,好氧隔室组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好氧隔室和后接好氧隔室,沉淀室组为单个的沉淀室,所述厌氧隔室组和好氧隔室组的所有隔室以及沉淀室均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将其所属隔室分为上流区和下流区;所述挡板均为波浪形挡板,波浪形挡板通过三角形连接底座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底部连接固定,波浪形挡板的上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顶部留有距离;所述折流板为波浪形折流板,波浪形折流板的上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顶部连接,波浪形折流板的下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底部之间留有距离,第一厌氧隔室的容积为为后接厌氧隔室容积的1.5—2倍,第一好氧隔室的容积为后接好氧隔室容积的1.5—2倍,第一好氧隔室和沉淀室的下流区底端设置有树杈形多孔曝气头。
上述第一厌氧隔室、后接厌氧隔室、第一好氧隔室和后接好氧隔室的上流区宽度均大于下流区,从而使废水在上流区中与污泥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果;所述沉淀室的上流区宽度小于下流区,使污泥进一步沉淀,提高出水水质;所述好氧隔室的第一好氧隔室内下流区的底端设置有树杈形多孔曝气头,所述第一好氧隔室和后接好氧隔室内的折流板倾斜板部分均开设有大量孔隙,增大水流速和氧气传送效率,沉淀室尾端设有回流出水口,回流出水口通与第一厌氧隔室底部的回流进水口之间设置有变频泵和管路,可通过变频泵调节回流比,实现沉淀室与第一厌氧隔室污水污泥回流。
上述折流板下端倾斜板以45—60°的角度向上流区方向倾斜,折流板下端倾斜板深入到上流区中间位置,所述好氧隔室的折流板,其下端倾斜板上设有若干通孔,减小水阻力,增快水流速和加速氧气的传播。
所述树杈形多孔曝气头包括一根直管和3根支管,3根支管与直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呈扇叶形位置排布,3根支管的游离端为密封设置,直管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接头与与曝气口连接,直管和支管的圆周壁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曝气机运行时,扇叶位置排布的支管单侧曝气,借气体喷射产生的推力绕活动接头旋转,树杈形多孔曝气头通过旋转可减小污泥进入曝气头孔隙的几率。
所述温室型人工湿地包括人工湿地池、进水管路、填料层、湿地植物、出水管和温室棚,人工湿地池的底部设置有多条连接了进水管2-1的进水槽,进水槽上方盖有多孔板,多孔板上方覆盖填料层,填料采用多孔透气砖、粉煤灰陶粒、粉碎腐木、石灰石逐层装填,湿地植物采用混合种植水葱、香蒲和芦苇,温室棚盖在人工湿地池上方。
所述隔室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连接沼气收集装置。
优选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采用半地下式结构。
优选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做适当的防腐处理。
优选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隔室位置依次降低,隔室的容积依次减小。
优选地,第一隔室的厌氧挡板采用波浪形挡板,之后的隔室采用现有直板形厌氧挡板。
优选地,好氧隔室后增设厌氧隔室。
优选地,出水口设置紫外杀菌器。
优选地,在人工湿地填料层上下层覆盖无纺布地膜作为透水地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波浪形挡板延长了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反应周期,提高固体悬浮物去除效果,减少人工湿地污泥积蓄,增长人工湿地服务时限。
2、选用变频泵尾水回流,控制回流比。
3、鼓风机曝气,增加好氧环节,提高氮、磷去除能力,降低人工湿地的运行压力。
4、温室型人工湿地,保障人工湿地在低温天气也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中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间厌氧隔室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1—进水管,1-2—波浪形挡板,1-3—波浪形折流板,1-4—三角形底座,1-5—树杈形多孔曝气头,1-5-1—直管,1-5-2—支管,1-5-3—通孔,1-5-4—活动接头,1-5-5—润滑油,1-6—出气口,1-7—回流出水口,1-8—变频泵,1-9—管路,1-10—回流进水口,1-11—出水口,2—温室型人工湿地,2-1—进水管,2-2—进水槽,2-3—多孔板,2-4—排水头,2-5—出水管,2-6—出水布管,2-7—湿地植物,2-8—温室棚,3—沼气收集装置,4—厌氧隔室组,4-1—第一厌氧隔室,4-2—后接厌氧隔室,5—好氧隔室组,5-1—后接好氧隔室,6—沉淀室组,6-1—沉淀室,7-1—下流区,7-2—上流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温室型人工湿地,该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内设有4个隔板,4个隔板将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分为4个厌氧隔室4-4和1个沉淀室,4个隔板为波浪形挡板,波浪形挡板下端以三角形连接底座与反应器底部连接固定,波浪形挡板上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顶部设有间距。
厌氧隔室4-4和沉淀室上部设有出气口并相连通。第一厌氧隔室和沉淀室的宽度均大于其余厌氧隔室4-4的宽度,有利于污水与污泥充分接触,也有利于曝气后的废水进一步沉淀后排除,减少出水中的颗粒物,提高出水水质。端部的第一厌氧隔室上部设有进水口1-1,第一厌氧隔室下部设有回流进水口1-10,沉淀室上部设有出水口,沉淀室尾端下部设有回流出水口,回流出水口通过变频泵和管路与回流进水口1-10相连通。
在厌氧隔室4-4和沉淀室内均设置有折流板,该折流板包括波浪形的竖向板和与之相连的倾斜板。折流板将厌氧隔室4-4和沉淀室分隔成上流区7-2和下流区7-1,折流板的竖向板上端与反应器顶部相连接,倾斜板斜向45°伸入上流区7-2,并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底部设有间距。沉淀室的下流区7-1底端设置有多孔曝气头。
温室型人工湿地的填料采用多孔透气砖、粉煤灰陶粒、粉碎腐木、石灰石逐层装填,湿地植物采用混合种植水葱、香蒲和芦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ABR-人工湿地污水共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温室型人工湿地2,该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内设有5个隔板,5个隔板将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分为3个厌氧隔室4-4、2个好氧隔室和1个沉淀室4-3,5个隔板下端以三角形连接底座1-4与反应器1底部连接固定,隔板上端与反应器1顶部设有间距,第一厌氧隔室4-1和第一好氧隔室4-2内的隔板均为波浪形挡板1-2,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增长与污泥的接触时间。
厌氧隔室4-4、好氧隔室4-4和沉淀室4-3上部设有出气口1-6并相连通。第一厌氧隔室4-1、第一好氧隔室4-2和沉淀室4-3的宽度均大于其余隔室4-4的宽度,有利于污水与污泥充分接触,也有利于曝气后的废水进一步沉淀后排除,减少出水中的颗粒物,提高出水水质。端部的第一厌氧隔室4-1上部设有进水口1-1,第一厌氧隔室4-1下部设有回流进水口1-10,沉淀室4-3上部设有出水口连接出水管1-11,沉淀室4-3尾端下部设有回流出水口1-7,回流出水口1-7通过变频泵1-8和管路1-9与回流进水口1-10相连通。
在厌氧隔室4-4、好氧隔室4-4和沉淀室4-3内均设置有折流板1-2,该折流板1-2包括波浪形的竖向板和与之相连的倾斜板。折流板1-2将厌氧隔室4-4和沉淀室4-3分隔成上流区7-2和下流区7-1,折流板1-2的竖向板上端与厌氧-好氧折流板反应器1顶部相连接,倾斜板斜向45°伸入上流区7-2,并与反应器1底部设有间距。厌氧隔室4-4中,下流区7-1的宽度小于所述上流区7-2的宽度,使废水在上流区7-2中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果。沉淀室4-3内,所述下流区7-1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流区7-2的宽度,可以使污泥进一步沉淀,提高出水水质。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做适当的防腐处理,并且采用半地下式结构。第一隔室设置NaHCO3碱度调节剂加入口,防止第一厌氧隔室和后接厌氧隔室可能产生的过度酸化。
所述温室型人工湿地包括人工湿地池2、进水管路、填料层、湿地植物2-7、出水管2-5和温室棚2-8,人工湿地池的底部设置有多条连接了进水管2-1的进水槽2-2,进水槽2-2上方盖有多孔板2-3,多孔板2-3上方覆盖填料层,填料采用多孔透气砖、粉煤灰陶粒、粉碎腐木、石灰石逐层装填,在人工湿地填料层上下层覆盖无纺布地膜作为透水地膜,湿地植物采用混合种植水葱、香蒲和芦苇,温室棚2-8盖在人工湿地池上方。
所述多孔曝气头为树杈形多孔曝气头1-5,树杈形多孔曝气头1-5包括一根直管1-5-1和3根支管1-5-2,直管1-5-1与曝气口连通通过活动接头1-5-4连接,3根支管1-5-2呈扇叶形位置排布,3根支管1-5-2在圆周壁同侧设通孔1-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