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16 11:14: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6.20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IPC分类号C02F9/14; C12M1/10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入口、厌氧反应罐、厌氧反应罐抽泥口、水管、好氧反应罐、污泥泵、污泥管、臭氧收集管、抽气泵、除臭塔、消毒沉淀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玻璃钢反应罐代替水泥池,节省土建工程量,节省成本,节省设备安装周期,控制系统采用人性化自动运行,系统能根据同一时间段的来水情况,自动控制风机运行能耗,在来水少的时候,风机自动选择低频运行或间歇性运行,以降低运行能耗,系统结构简单,整个运行管理简单,维护率及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系统独特的内部结构使单位容积的微生物量更多,相应处理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入口、厌氧反应罐、厌氧反应罐抽泥口、水管、好氧反应罐、污泥泵、污泥管、臭氧收集管、抽气泵、除臭塔、消毒沉淀池,所述厌氧反应罐前端连接有污水入口,所述厌氧反应罐顶部设有若干个沼气收集口兼检修口,所述沼气收集口兼检修口连接有沼气导气管,所述沼气导气管的沼气用于净化贮存运用,所述厌氧反应罐底部设有厌氧反应罐抽泥口;

  所述好氧反应罐顶部设有若干个臭气收集口,所述臭气收集口连接有臭氧收集管,所述臭氧收集管与所述抽气泵连接,所述抽气泵通过导管与所述除臭塔连接,所述好氧反应罐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好氧反应罐尾端连接有消毒沉淀池;

  所述厌氧反应罐末端通过水管与所述好氧反应罐始端连接;

  所述污泥泵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所述厌氧反应罐侧壁连接,所述污泥泵另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所述好氧反应罐底部连通,所述污泥管上设有截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罐通过隔板将罐体分成若干格,在罐体和格板以及格板与格板间的上下同一水平垂直处,设置若干能穿孔对拉绳索连接件,然后使用玻璃钢材料将挂件粘牢,待玻璃钢材质硬化后,使用尼龙绳索穿过格板与罐体以及格板与格板之间垂直对应的连接件,并拉直固定,形成上下两层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生物床绳索架,然后按一定间距在上下两层生物床绳索架垂直位置,均匀安装厌氧微生物床,厌氧微生物床与绳索架的连接或采用捆绑或采用扎带拉紧,防止脱落,如此形成立体的微生物床,浸没于厌氧反应罐中,厌氧反应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采用上进下出的过水方式,格板上溢流口采用管道弯头预埋在格板上并通过玻璃钢材料密封粘牢,从底部出水的管道连接弯头,溢流管通过玻璃钢材料使其固定在格板上,厌氧反应罐的第一级设有污泥回流管连接口,沼气通过池口收集并通过沼气管导入净化及贮存设备,以备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罐通过隔板将罐体分成若干格,在罐体和格板以及格板与格板间的上下同一水平垂直处,设置若干能穿孔对拉绳索的连接件,然后使用玻璃钢材料将挂件粘牢,待玻璃钢材质硬化后,使用绳索穿过格板与罐体以及格板与格板之间垂直对应的连接件,并拉直固定,形成上下两层若干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绳索架,然后按一定间距在上下两层绳索架垂直位置安装微生物床,微生物床通过尼龙绳索与绳索架连接,连接处采用捆绑或用扎带拉紧,防止脱落,如此形成立体的微生物床,浸没于好氧反应罐中,好氧反应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采用上进下出的过水方式,格板上溢流口采用管道弯头预埋在格板上并通过玻璃钢材料密封粘牢,从底部出水的管道连接弯头,溢流管通过玻璃钢材料使其固定在格板上,在每一格好氧反应罐中的中设置一根或多根气液混合导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导流管为溶氧导流管,所述溶氧导流管的底部通过玻璃钢材料垂直固定于罐体的底部,溶氧导流管的底部与罐体的底部不同方向设有若干个孔,溶氧导流管上部与上部绳索架齐平,溶氧导流管中上部采用玻璃钢材料固定于罐体上,使溶氧导流管呈垂直反应罐底部,曝氧管从池口直接插入溶氧导流管内,曝氧管上端设有活接或内外牙连接,并设有气体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溶氧导流管的底部与罐体的底部30cm处不同方向设有若干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沉淀池包括消毒沉淀池本体、中水泵、中水池溢口,所述消毒沉淀池本体内部设有中水泵,所述消毒沉淀池本体右上方设有中水池溢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无污染的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罐及好氧反应罐材质为玻璃钢。

  说明书

  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废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而我国大部分城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来去除污水中的COD、BOD、氨氮等污染物,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过程主要存在,建造成本高,运行能耗太高,二次污染严重(剩余污泥,臭气等),人工操作繁琐,出水稳定性难以保障。

  现在有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大量土建工程,建造、安装成本高,周期长,土建工程很难保证不漏水或不漏气,臭气污染,剩余污泥等二次污染严重,水量少或长时间无水时,风机一直处于正常高频运行,运行能耗及费用居高不下,另外,操作复杂,运行不稳定,耐负荷冲击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在有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大量土建工程,建造、安装成本高,周期长,土建工程很难保证不漏水或不漏气,臭气污染,剩余污泥等二次污染严重,水量少或长时间无水时,风机一直处于正常高频运行,运行能耗及费用居高不下,另外,操作复杂,运行不稳定,耐负荷冲击差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智能无污染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入口、厌氧反应罐、厌氧反应罐抽泥口、水管、好氧反应罐、污泥泵、污泥管、臭氧收集管、抽气泵、除臭塔、消毒沉淀池,所述厌氧反应罐前端连接有污水入口,所述厌氧反应罐顶部设有若干个沼气收集口兼检修口,所述沼气收集口兼检修口连接有沼气导气管,所述沼气导气管的沼气用于净化贮存应用,所述厌氧反应罐底部设有厌氧反应罐抽泥口;

  所述好氧反应罐顶部设有若干个臭气收集口,所述臭气收集口连接有臭气收集管,所述臭气收集管与所述抽气泵连接,所述抽气泵通过导管与所述除臭塔连接,所述好氧反应罐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好氧反应罐尾端连接有消毒沉淀池;

  所述厌氧反应罐末端通过水管与所述好氧反应罐始端连接;

  所述污泥泵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所述厌氧反应罐侧壁连接,所述污泥泵另一端通过污泥管与所述好氧反应罐底部连通,所述污泥管上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反应罐通过隔板将罐体分成若干格,在罐体和格板,格板与格板间的上下同一水平垂直处,设置若干能穿孔对拉绳索连接件,然后使用玻璃钢材料将连接件粘牢,待玻璃钢材质硬化后,使用尼龙绳索穿过格板与罐体以及格板与格板之间垂直对应的连接件,并拉直固定,形成上下两层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生物床绳索架,然后按一定间距在上下两层生物床绳索架垂直位置,均匀安装厌氧微生物床,厌氧微生物床与绳索架的连接或采用捆绑或采用扎带拉紧,防止脱落,如此形成立体的微生物床,浸没于厌氧反应罐中,厌氧反应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采用进出水采用上进下出的过水方式,格板上溢流口采用管道弯头预埋在格板上并通过玻璃钢材料密封粘牢,从底部出水的管道连接弯头,该管通过玻璃钢材料使其固定在格板上,厌氧反应罐的第一级设有污泥回流管连接口,沼气通过池口收集并通过沼气管导入净化,贮存设备,以备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反应罐通过隔板将罐体分成若干格,在罐体和格板以及格板与格板间的上下同一水平垂直处,设置若干能穿孔对拉绳索连接件,然后使用玻璃钢材料将挂件粘牢,待玻璃钢材质硬化后,使用绳索穿过格板与罐体,格板与格板之间垂直对应的连接件,并拉直固定,形成上下两层若干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绳索架,然后按一定间距在上下两层绳索架垂直位置安装微生物床,微生物床通过尼龙绳索与绳索架连接,连接处采用捆绑或用扎带拉紧,防止脱落,如此形成立体的微生物床,浸没于好氧反应罐中,好氧反应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采用上进下出的过水方式,格板上溢流口采用管道弯头预埋在格板上并通过玻璃钢材料密封粘牢,从底部出水的管道连接弯头,该管通过玻璃钢材料使其固定在格板上,在每一格好氧反应罐中的中设置一根或多根气液混合导流管,好氧反应罐各级均采用溶氧导流管设计,好氧反应罐内水流方向是以溶氧导流管为中心,类似矩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图,从N极往S的方向,导流管下端通过玻璃钢材料将其垂直固定在玻璃钢反应罐的底部,并在导流管距底部不同方向设有开有若干个孔,曝气管直接伸入导流管内,曝气管不落池底,而是通过顶部支架将曝气管固定在池口,曝气管上端设置活接,和气体调节阀,通过气阀调节曝气量的大小,曝气管在溶氧导流管内产生气泡,气泡上升带动污水沿导流管向上流动,好氧池底的污水自动进入循环孔并随气泡向上流动,气水混合体流出导流管并垂直向好氧反应罐液面突起,形成以导流管垂直液面点为中心,中心的液位高于周边,水自然从中间往周边流动,并下行直到循环入口,好氧池内液体流动方向类似于北极朝上南极朝下垂直地面矩形磁铁的磁力线图,通过不断地供气,使污水像磁力线一样反复流经微生物床,形成一个仿自然的小循环,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一次又一次地被微生物床上的微生物消化分解,污水渐渐地变清澈,系统出水可达到相应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混合导流管为溶氧导流管,所述溶氧导流管的底部通过玻璃钢材料垂直固定于罐体的底部,溶氧导流管的底部与罐体的底部不同方向设有若干个孔,导流管上部与上部绳索架齐平,导流管中上部采用玻璃钢材料固定于玻璃钢罐体上,使导流管呈垂直反应罐底部,曝氧管从池口直接插入溶氧导流管内,曝气管上端设有活接或内外牙连接,并设有气体调节阀。

  进一步地,溶氧导流管的底部与罐体的底部30cm处不同方向设有若干个孔。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沉淀池包括消毒沉淀池本体、中水泵、中水池溢流口,所述消毒沉淀池本体内部设有中水泵,所述消毒沉淀池本体右上方设有中水池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反应罐及好氧反应罐材质为玻璃钢。

  污水原水首先通过污水入口内的格栅,去除大块杂物,再进入多级厌氧反应罐内进行无能耗资源回收处理,污水进出各厌氧罐之间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厌氧罐末端出水进入缺氧调节池,缺氧调节池内采用预曝气设计,在缺氧调节池内停留0.5~2小时,大分子有机被进一步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盐和水等物质,污水的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为好氧处理提供优质的水质条件,污水通过好氧及消毒处理后可达到设计要求。高浓度有机负荷在独特的无能耗的厌氧消化装置内得到深度降解,污水中80%以上的有机质在厌氧装置内转化成新能源沼气,无机盐和水等成分,沼气通过相应设备净化贮存应用,由于80%以上有机物在厌氧阶段得到分解,大大降低了好氧反应罐过程的有机负荷及运行能耗,污水进一步通过好氧反应罐处理很轻松就能达到出水要求,好氧反应罐过程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送入厌氧反应罐再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整个过程低能耗,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玻璃钢反应罐代替水泥池,节省土建工程量,节省成本,节省系统建造及安装周期,控制系统采用人性化自动运行,系统能根据同一时间段的来水情况(通过电气自动控制中的时间与集水池液位等检测的办法来判断排水高峰期,低谷期或节假日),自动控制风机运行能耗,在来水少的时候,风机自动选择低频运行或间歇性运行,以降低运行能耗,系统结构简单,整个运行管理简单,维护率及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系统独特的内部结构使单位容积的微生物量更多,相应处理效果更佳;

  (2)污水原水首先通过污水入口内的格栅,去除大块杂物,再进入多级厌氧反应罐内进行无能耗资源回收处理,污水进出各厌氧罐之间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厌氧罐末端出水进入缺氧调节池,缺氧调节池内采用预曝气设计,在缺氧调节池内停留0.5~2小时,大分子有机被进一步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盐和水等物质,污水的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为好氧处理提供优质的水质条件,污水通过好氧及消毒处理后可达到设计要求。高浓度有机负荷在独特的无能耗的厌氧消化装置内得到深度降解,污水中80%以上的有机质在厌氧装置内转化成新能源沼气,无机盐和水等成分,沼气通过相应设备净化贮存应用,由于80%以上有机物在厌氧阶段得到分解,大大降低了好氧过程的有机负荷及运行能耗,污水进一步通过好氧处理很轻松就能达到出水要求,好氧过程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送入厌氧反应罐再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整个过程低能耗,无二次污染;

  (3)好氧反应罐各级均采用溶氧导流管设计,好氧反应罐内水流方向是以溶氧导流管为中心,类似矩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图,从N极往S的方向,导流管固定在玻璃钢反应罐的底部,曝气管直接伸入导流管内,曝气管在溶氧导流管内产生气泡,气泡上升带动污水沿导流管向上流动,好氧池底的污水自动进入循环孔并随气泡向上流动,气水混合体流出导流管并垂直向好氧反应罐液面突起,形成以导流管垂直液面点为中心,中心的液位高于周边,水自然从中间往周边流动,并下行直到循环入口;好氧池内液体流动方向类似于北极朝上南极朝下垂直地面矩形磁铁的磁力线图,通过不断地供气,使污水像磁力线一样反复流经微生物床,形成一个仿自然的小循环,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一次又一次地被微生物床上的微生物消化分解,污水渐渐地变清澈,系统出水可达到相应设计要求;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床上的微生物菌群分解、消化,并将其转化成能量,新的微生物菌等,因此污泥产量极少,系统耐负荷冲击性强,出水稳定,处理效果好;

  (4)各级好氧反应罐均设有排泥管,并在每一级排泥管上设独立控制阀,好氧过程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送入无能耗的厌氧反应罐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沼气通过设备收集,净化,贮存,应用,好氧过程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全部收集进行除臭处理后排放,好氧出水经消毒处理后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直接回用,整个处理过程实现各种物质全资源化利用,本系统侧重,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人性化自动化运行方式,建造和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等设计。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