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05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IPC分类号C02F9/14; B61D3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在箱体的固液分离区的顶部向下延伸有上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间隔设置并与相邻的下隔板形成能够进行固液分离的通道,上隔板的下端部弯折形成能够容纳浮渣的钩形槽,钩形槽的端部设置有浮渣排放管路,一方面使得粪便污水中的漂浮物截留下来,并将不能分解的漂浮的固形物截留在钩形槽内,并通过浮渣排放管路排放到箱体外,提高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隔板的设置减缓了箱体内粪便污水在列车行进过程中的波动,防止列车剧烈震动形成强烈冲击造成设备变形,进而防止污水泄漏污染车厢,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载粪便 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具有污水入口(111)的箱体(1),风机供气装置(4)、产水反洗装置(2)以及置于箱体(1)下部的排污装置(3),所述箱体(1)分别与产水反洗装置(2)、风机供气装置(4)以及排污装置(3)相连通,所述箱体(1)的底部向上延伸有间隔设置的多块下隔板,多块下隔板将所述箱体(1)内部至少分隔成固液分离区(12)、微生物处理区(13)以及过滤区(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区(12)的顶部向下延伸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间隔设置并与相邻的下隔板形成能够进行固液分离的通道,所述上隔板的下端部弯折形成能够容纳浮渣的钩形槽(123),所述钩形槽(123)的端部设置有带阀门的浮渣排放管路(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供气装置(4)包括鼓风机(41)和供气管路,所述鼓风机(41)通过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微生物处理区(13)和过滤区(14)相连通,所述供气管路设置有电磁阀,以控制供气管路的通断,所述供气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向所述微生物处理区(13)和过滤区(14)供气的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14)内设置有过滤水中微生物的膜组件(17),所述膜组件(17)与产水反洗装置(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反洗装置(2)包括反洗水箱(21)、产水管路(22)和反洗管路(23),所述膜组件(17)通过过滤液收集管(173)与所述产水反洗装置(2)相连通,所述产水管路(22)与所述过滤液收集管(173)相连,所述产水管路(22)并联有带电磁阀的反洗管路(23),所述产水管路(22)上设有阀门、产水泵(222)以及流量计(223),所述反洗水箱(21)上设有与所述产水管路(22)和反洗管路(23)相连的管口,带电磁阀的反洗进气管路(212)以及清水排放管路(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箱体(1)相连通的液位检测装置(6),所述液位检测装置(6)上设置有带阀门的取样管路(6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反洗水箱(21)相连通的加药清洗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清洗装置(5)包括加药箱(51)和设置有加药泵(521)的第一清洗管路(52),所述加药箱(51)通过第一清洗管路(52)与所述反洗水箱(2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管路(52)通过带阀门的第二清洗管路(53)与所述产水管路(22)上阀门的输出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3)包括有与所述箱体(1)下部相连接的排放管路(31),所述排放管路(31)上设置有阀门且另一端连接有回流装置(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7)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放管路(31)上的回流泵(71)以及与回流泵(7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回流管路(72),所述回流管路(72)上并联有带阀门的第一回流分支管路(721)和第二回流分支管路(722),所述第一回流分支管路(721)和第二回流分支管路(722)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液分离区(12)和微生物处理区(13)内,所述回流管路(72)上还并联有喷淋管路(723),所述喷淋管路(723)出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喷头(73)且位于过滤区(14)的上方。
说明书
一种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动车组列车的快速普及,传统旅客列车的直排式厕所已逐渐被密闭式厕所取代,这种安装了集便器的密闭式厕所将尿液、粪便等污物集中在车厢底部的污箱内储存起来,待列车到达站点整备、检修时由吸粪车或地面接收系统收集。其中有条件的站点对收集后的粪便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城市粪便消纳站,而粪便污水集中处理条件匮乏的站点则交由地方环卫外运,或由站点建立单独的污水处理设施就地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39141.3(申请公布号为CN10179224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封闭的内箱和外箱,所述内箱中设置有多个隔板,将其分隔成一固液分离室、第一厌氧室、第二厌氧室、第一好氧室等,各隔板的一端布满穿孔且依隔板的排列顺序,穿孔在隔板上的位置上、下交错,以在液体流路上形成一曲折回路,该处理系统环保且能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但是粪污水通过布满穿孔的隔板,容易堵塞穿孔,影响处理效果,同时会造成系统故障,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的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具有污水入口的箱体,风机供气装置、产水反洗装置以及置于箱体下部的排污装置,所述箱体分别与产水反洗装置、风机供气装置以及排污装置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向上延伸有间隔设置的多块下隔板,多块所述下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至少分隔成固液分离区、微生物处理区以及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区的顶部向下延伸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间隔设置并与相邻的下隔板形成能够进行固液分离的通道,所述上隔板的下端部弯折形成能够容纳浮渣的钩形槽,所述钩形槽的端部设置有带阀门的浮渣排放管路。
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供气装置包括鼓风机和供气管路,所述鼓风机通过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微生物处理区和过滤区相连通,所述供气管路设置有电磁阀,以控制供气管路的通断,所述供气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向所述微生物处理区和过滤区供气的出气孔。
再改进,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水中微生物的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与产水反洗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产水反洗装置包括反洗水箱、产水管路和反洗管路,所述膜组件通过过滤液收集管与所述产水反洗装置相连通,所述产水管路与所述过滤液收集管相连,所述产水管路并联有带电磁阀的所述反洗管路,所述产水管路上设有阀门、产水泵以及流量计,所述反洗水箱上设有与所述产水管路和所述反洗管路相连的管口,带电磁阀的反洗进气管路以及清水排放管路。
再改进,还包括与所述箱体相连通的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上设置有带阀门的取样管路。
再改进,还包括与所述反洗水箱相连通的加药清洗装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清洗装置包括加药箱和设置有加药泵的第一清洗管路,所述加药箱通过第一清洗管路与所述反洗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清洗管路通过带阀门的第二清洗管路与所述产水管路上阀门的输出端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排污装置包括有与所述箱体下部相连接的排放管路,所述排放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且另一端连接有回流装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放管路上的回流泵以及与回流泵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上并联有带阀门的第一回流分支管路和第二回流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回流分支管路和第二回流分支管路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液分离区和微生物处理区内,所述回流管路上还并联有喷淋管路,所述喷淋管路出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喷头且位于过滤区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体的固液分离区的顶部向下延伸有上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间隔设置并与相邻的下隔板形成能够进行固液分离的通道,上隔板的下端部弯折形成能够容纳浮渣的钩形槽,钩形槽的端部设置有浮渣排放管路,一方面使得粪便污水中的漂浮物截留下来,并将不能分解的漂浮的固形物截留在钩形槽内,并通过浮渣排放管路排放到箱体外,提高了处理效果;另一方面,隔板的设置减缓了箱体内粪便污水在列车行进过程中的波动,防止列车剧烈震动形成强烈冲击造成设备变形,进而防止污水泄漏污染车厢,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