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澄清器

发布时间:2017-12-21 14:17: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4.10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水澄清器,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壳体(10)、开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供处理后的液体溢出的溢出口(100)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絮凝机构(11),其中,所述絮凝机构(11)包括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具有出口(111)的絮凝筒(110),所述废水澄清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用于使得固体颗粒沉降的沉降机构(12),所述沉降机构(12)位于所述溢出口(100)和所述出口(111)之间。该废水澄清器能够加速固体颗粒的沉降,提高废水的固液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壳体(10)、开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供处理后的液体溢出的溢出口(100)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絮凝机构(11),其中,所述絮凝机构(11)包括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具有出口(111)的絮凝筒(110),所述废水澄清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用于使得固体颗粒沉降的沉降机构(12),所述沉降机构(12)位于所述溢出口(100)和所述出口(1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11)开设于所述絮凝筒(110)的下端,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分别在所述絮凝筒(110)的上端与所述絮凝筒(110)的内部相通的用于通入废水的进液管(16)和用于通入絮凝剂的加药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机构(12)包括环绕所述絮凝筒(110)设置的多个沉降板(120),其中,每个所述沉降板(120)沿所述絮凝筒(110)的径向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板(120)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溢出口(100)的溢流堰(15),所述溢流堰(15)围绕所述絮凝筒(110)设置在所述沉降板(120)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筒(11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0)内相通的取样管(10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壳身(101)和覆盖所述壳身(101)的底部端口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第一收缩体(102),所述第一收缩体(102)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端口和与所述底部端口对接的第二端口,并且所述第一收缩体(102)从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一端口处呈逐渐收缩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口对接的第二收缩体(103),所述第二收缩体(103)从上到下呈逐渐收缩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体(102)的壁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收缩体(103)的壁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β,其中,α<β。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用于刮取沉积在所述端盖内壁的固体颗粒的刮取机构(14),所述刮取机构(14)包括与所述絮凝筒(110)的共轴线的旋转轴(140)以及与所述旋转轴(140)相连且沿所述第一收缩体(102)的收缩方向设置的刮板(141)。

  说明书

  废水澄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废水澄清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废水,废水的直接排放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业对废水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排放或者是循环利用。

  以烟气脱硫脱硝领域为例,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该国标中规定,各石油炼制企业针对各自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在烟气脱硫脱硝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水,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如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等悬浮物,并且该废水的浊度较高(SS一般在2000~10000mg/L),悬浮物含量大,颗粒硬度高,盐分高,因此对设备腐蚀性大。处理该类废水通常选用澄清器,选用澄清器处理废水时,首先向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使得废水中的颗粒聚集,然后使得废水沉降,最终使得固体从澄清器的底部排出,清液从位于澄清器上部的溢流口排出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澄清器在完成絮凝步骤后对废水的固液分离效果并不好,导致最终排出澄清器的废水中仍然含有较多的固体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澄清器对废水的固液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水澄清器,该废水澄清器能够加速固体颗粒的沉降,提高废水的固液分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废水澄清器,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壳体、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供处理后的液体溢出的溢出口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絮凝机构,其中,所述絮凝机构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且具有出口的絮凝筒,所述废水澄清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用于使得固体颗粒沉降的沉降机构,所述沉降机构位于所述溢出口和所述出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絮凝筒的下端,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分别在所述絮凝筒的上端与所述絮凝筒的内部相通的用于通入废水的进液管和用于通入絮凝剂的加药管。

  优选地,所述沉降机构包括环绕所述絮凝筒设置的多个沉降板,其中,每个所述沉降板沿所述絮凝筒的径向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沉降板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溢出口的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围绕所述絮凝筒设置在所述沉降板上方。

  优选地,所述絮凝筒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内相通的取样管。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覆盖所述壳身的底部端口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第一收缩体,所述第一收缩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端口和与所述底部端口对接的第二端口,并且所述第一收缩体从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第一端口处呈逐渐收缩状。

  优选地,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口对接的第二收缩体,所述第二收缩体从上到下呈逐渐收缩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缩体的壁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收缩体的壁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β,其中,α<β。

  优选地,所述废水澄清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刮取沉积在所述 端盖内壁的固体颗粒的刮取机构,所述刮取机构包括与所述絮凝筒的共轴线的旋转轴以及与所述旋转轴相连且沿所述第一收缩体的收缩方向设置的刮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溢出口和所述絮凝筒的所述出口之间设置所述沉降机构,便于以及加速废液中的固体颗粒沉降,使得由所述溢出口溢出的液体中基本不含固体颗粒,大大提高了处理废水的效果。从所述絮凝筒中排出的废水经过所述沉降机构后,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加速沉降,废液中的基本不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称为上清液)上升,最终使得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